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管一聽,登時就愣住了,隨即眯起眼睛,想了片刻,點頭道:「哦,原來是這樣。」

  這下子,輪到報信人不解了,忍不住追問了一句:「先生,您明白什麼了?」

  鄭管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你之前提到,白青一事讓陳先生在民間的評價有了逆轉,那他先前是否多行荒唐事?」

  「對。」

  「這就是了,他這是要以一鳴驚人的方法養望,這陳先生過去蟄伏,故作驚人舉,然後再行逆轉之事,可以事半功倍,也是個有心人啊。」鄭管的語氣中流露出佩服之意,旋即又皺起眉頭,「不過,這事也有些麻煩,如果陳止先生沒有鄉品,我等以將軍的名義和他結交,被人知道了,難免要說閒話,引來不必要的關注,那就和初衷不符了。」

  在鄭管過來之前,朱守就對陳止進行了高度評價,為的就是顯得自己有先見之明,可如果陳止沒有鄉品,或者品階過低,無疑會影響朱守的形象,而且被有心人發現,進一步窺探,可能會發現陳止的本事,那就讓朱守獨占陳止之能的打算落空了。

  鄭管作為心腹,當然要避免這種局面的發生。

  報信的人一聽,趕緊說道:「回稟先生,其實還有一個消息,說是陳家老大陳遲,此次前往留縣,就有給陳止請品的意思,因為那新任中正也在留縣,而且聽聞在白家案之後,陳家又讓彭城的訪問官,送了一篇新的品狀書過去了,大概是要謀個好品階。」

  「還有這事?看來陳先生品狀將定,」鄭管一聽,眯起眼睛來,「看來歲旦之後,我得去中正那邊走一趟了。」

  想到這裡,他又吩咐起來:「這次拜賀,要弄的正式些,也好先給陳先生造勢,另外,讓人去往留縣,試試看,能否聯絡上那位中正官,我記得此人姓祖,和即將到任的濟陰太守乃是兄弟,對了,這次篩選,陳先生既然大放異彩,理應再有新評,動用咱們的關係,在訪問官那裡活動一下,再請一篇品狀送去留縣,相信這麼一來,中正官該謹慎許多,總該將事拖延到歲旦之後才行。」

  翌日清晨,留縣獨院。

  昨夜剛參加了場晚宴的祖中緩緩從床上起身,慢條斯理的洗漱、吃了早飯後,正打算打一套健體拳,就有人過來稟報,說是陳遷求見。

  「徙南此來,必然又是為了那陳止,嗯,讓他進來吧。」祖中正點頭,很快那陳遷就過來了。

  「徙南,你來的正好,早茶可曾喝了?正好來品一品我這壺茶。」祖中正指著院邊桌上的一壺茶,笑著說著。

  陳遷先是見禮,然後笑道:「吃過了,中正的茶,那可得好好品品。」

  兩人寒暄兩句,祖中正就直入正題:「是因為陳止的事吧,放心吧,之前拖延,不是我對他有成見,而是剛讓驛站送書,跟著就讓人追回,驛站那邊難免有點怨言,所以特地等了兩天,平息驛站之念,總不能因為人家官職低,就一味用強,不過我也知道你心急,所以昨日傍晚又讓人送去了,按著規矩,這會大概已經上路了。」

  「多謝中正,」陳遷先是致謝,跟著話鋒一轉,「不過,下官這次來,雖也是為了陳止的事,但並非是因為品狀書,而是因為那幅字。」

  「哦?那幅字啊。」祖中正的臉色有些不自然,「我正想著過兩天給你送去呢,哈哈。」他乾笑兩聲,可那點心思哪逃得過陳遷的眼睛。

  陳止給陳遲寫的《華源閣論》,從那天晚上起就放在祖中正這裡,他祖中正雖然喜好圍棋,可對書法也有涉獵,普通的字也就罷了,但陳止的那篇確實是佳作,被他留下品鑑至今。

  陳遷也不說破,只是道:「今天諸葛言要再起宴會,各家都會過去,正好品鑑書法,陳遲想著讓陳止那篇字藉機揚名,因此托我來說。」

  「這個自然,等會就讓人給你拿去。」祖中正心中不舍,但臉上沒有多少異色,「這個陳止啊,還是不錯的,他的字寫的確實好,就是不知道學問如何……」

  這一番話還沒說完,就被報信的家僕打斷了。

  「怎麼回事?」祖中正看著這家僕,詢問起來。

  「是彭城盧訪問派來的人,很急,催我過來,說是要遞一篇有關陳止的新品狀。」

  「什麼?又是新品狀書?」

  祖中正和陳遷面面相覷。

  第105章 左右為難難為品

  「又是陳止,又是品狀書,怎麼回事?」祖中正眉頭一皺,生出怒氣,他對這個消息確實有些惱火了,上次就發生了一次,如今還要再次上演?這種事,他有些無法容忍了,「難道陳止又有了什麼事跡?是佳話還是劣跡?」

  陳遷一聽祖中正的口氣,暗道不妙,知道這位中正官,八成是有些惱怒了,因為這事已經發生過一次了,這邊剛把品狀書送出去,若是再來一回,難免讓人不耐了,更讓中正面子受損。

  「這個……」報信的人只是過來傳話的,知道的不多,不過他來之前,那托他傳信的人,也料到了這個局面,所以還有一句話——

  「彭城來人說,這次的品狀書涉及貴靜先生等名士,和江東陸家也有牽扯,盧訪問不敢等閒待之,這才連夜讓人過來送消息。」

  「涉及到貴靜先生?」祖中正眉頭越皺越緊,但多少息了點怒火,吩咐報信的僕從,說把新的品狀書拿來給他過目,又對陳遷道:「徙南啊,你這同族還真不安穩,我倒是要看看,他又做了什麼,能比上次的公案還有影響?如果不是太大的事,送出去的品狀書,可不能再叫回來了,不然和驛站的人也不好交代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