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想到,經宣武一朝,南方士族被削了不少權,以至於陳敏等人的作亂,都是南方士族被壓制所致,經幾代皇帝有意、無意的引導,以琅琊王家為首的北方士族有了崛起之勢,朝堂上,兩方士族的交鋒恐怕會逐漸激烈,真是多事之秋,不過古來王朝,乃至日後諸國,不管分裂還是統一,總有種種隱患,哪有萬事如意的盛世?只是有的王朝可以克服,有的麼……」

  整理了所得情報,陳止意識到,除了要揚名,還須培養些班底。

  不說陳止和陸映的心思,單是二人的這番論道,倒讓參加篩選的人苦不堪言。

  到了現在,誰還看不出來,十個奉書人的名額有個已被欽定——陳止都和那名滿江南的才子論道了,若還成不了奉書人,彭城怕是沒人能勝任這個位置了。

  這樣的事讓很多人難以平靜,比如彭林,若不是多年練字養出的定力,怕已經難以答下去了。

  半個時辰後,天色太暗,眾世家子弟一個接著一個的停下筆,篩選落下帷幕。

  陸映也知道不方便繼續下去,但還不甘心,就對陳止道:「今日與陳兄交談,受益頗多,來日再行討教。」潛台詞就是說,這事還沒完,咱們以後接著來。

  陳止無奈,他只是來參加個篩選而已,因為寫得快了一點,就惹上這麼個固執才子,但對方也沒嘲諷他,只想說服自己,總不能惡臉相向,只能點頭表示明白。

  不過,他也從對方口裡得了不少情報,算是意外收穫了。

  貴靜先生笑道:「明德、守一,你們都是一時俊傑,多多探討總是好的,但今天篩選為主,你看看,因為你們二人,這篩都差點沒搞成,就先歇著吧。」他的語氣中帶有一絲欣慰,看向陳止的目光滿是欣賞。

  這番話被彭林等人一聽,更感難受,心中苦笑。

  貴靜先生已正式將陳止和陸映相提並論了,陸映乃是篩選的考官,陳止和他並列,和彭林這些人自然不同了。

  果然,就聽貴靜先生對陳止道:「守一,你學問過人,但規矩不能破壞,你也說了『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所以你來貴靜書院,也只能先做個奉書人。」

  「是要按規矩來。」陳止點頭表示理解,他本不在意這些,但想到學院可以教書育人,心中一動,聯想到銅錢和簽筒,也生出一絲期待。

  邊上的幾位世家子聽了,卻在心中嘀咕,真按規矩來,怎麼直接就讓他陳止做奉書人了?不是該先排出前十名麼?

  不過,這只是他們的一點怨念,幾人也明白,有今日這個事,陳止不做奉書人,那才叫奇怪。

  「時候不早了,諸位也都疲乏,先回去吧,篩選結果過兩日會公布,……」貴靜先生見眾人神色不屬,大袖一揮,就讓眾人離去了。

  眾世家子拜別幾人,離開院子,沒過多久,整個貴靜書院就沸騰起來。

  書院的學生、士子,都關心著這次篩選,隨著消息在書院中擴散,詫異、震驚、意外之念此起彼伏。

  「陳止與眾名士飲酒論道?奉書之人,必然有他?」

  「山長也誇讚了陳止?」

  「半日不到,就答完了題,還與那江東才子論道,不落下風?」

  眾多考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的不信。

  陳止是什麼人?

  那陳蠢之名才過去多久,雖說這幾日有百姓傳誦他的事跡,書院學子也隱隱耳聞戒賭詩,可在他們看來,民間之名多偏頗,看不清局面,至於那首詩,貴在勸誡之意,單論品相,還不入他們法眼。

  沒想到,現在卻聽到這麼一個消息。

  「我就知道,我家少爺只要出手,沒有能難倒他的事!」小書童得了消息,立刻樂得手舞足蹈起來,時不時的朝不遠處的幾個人看過去,微有示威之意。

  這幾人正是午時議論勝負的幾人,現在都是一臉愕然和驚訝,尤其是其中一人,更是面色鐵青。

  「怎麼會有這等事?」那人先前看好彭林的,與同窗打了賭,這一得到消息,立刻就知道損失慘重,但更讓他意外的,是山長等名士對陳止的推崇。

  倒是他的一名同伴,經過最初的震驚後,笑了起來,揶揄道:「看來你也得讀讀那首戒賭詩才行啊。」

  這幾人的震驚,只是整個書院的縮影。

  「陳止已經能和江東才子相提並論了,豈非是我彭城的第一才子?」

  這個想法,在書院眾人心中泛起,帶來的是難言的彆扭感,因為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前幾天還是個荒唐子,如今就是第一才子了,周處除三害也沒有這麼快啊!

  但無論如何,有貴靜先生、劉侃等人背書,沒人敢質疑篩選結果。

  很快,隨著世家子歸於各自家中,又帶來各大家族對陳止的改觀。

  那劉家、張家、彭家且不多說,就說陳家幾房,各有說法。

  「我就知道,陳止絕非池中之物。」陳邊聽著回報,品味片刻,「我陳家有此子,未來幾十年可以無憂了,當務之急是與他修好,將他拉到我這邊,馬上就是年末歲旦,到時各方拜賀,本來是要去大哥那裡的,如果我讓陳止來府上暫住,以我二人的影響力,說不定幾家,會直接來我府上拜賀,那代表著什麼?」

  「那豈不是說,老爺才是陳家真正的話事人?」身前的僕從趕緊討好附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