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新來的一篇品狀書,卻讓陳遷從簡單的文字中看到了某種手段,來了興趣。

  他還在想著,卻聽那祖中正忽然一拍腿,說道:「這下麻煩了,有了這麼個事,陳止的鄉品評定,理應提升一個位格了,可品狀書已經讓人送去了,這次不改的話,下次就得等個半年才能再改了,總歸不合適,乾脆叫人把送信的叫回來吧,待我重寫一書,只是那驛站的人,八成要抱怨了。」

  「也只好如此了。」陳遷也點頭同意,這也是他一接到品狀書,就急切趕來的原因,不過不是因為陳止,而是知道明年年初有吏部考評,無論是他陳遷還是祖中正,都得參與,這次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離考評太近,就怕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

  得了吩咐,陳遷就安排起來,要將已經跑馬的人追過來可不是簡單的事,好在間隔不長,還來得及。

  祖中正也沒有閒著,仔細看了這新來的一封品狀書。

  「真是沒想到,這次差點看走眼了,這個陳止,有點意思。」

  回到屋子裡,他提起筆來,遲疑片刻,又在品狀書的最後寫下八個字——

  知錯能改,書法精湛,定八品。

  「這樣就行了,等把那封品狀書追回來,驛站那邊不好交代,先緩兩天,再把這封送出去,這麼短的時間,他陳止總不至於再鬧出什麼事來吧。」

  ………………

  留縣的事先放一旁,就說公案過後,第二日,陳止一到陳府,就是一番新光景,不說僕從、家丁如何奉承,就連幾個兄弟姐妹也一一露面,過來給自己問好,顯是想要交善和攀附,只是除了胖子陳羅之外,陳止只是禮貌以待,保持著距離。

  接著,就是和陳邊等陳府的上層交談了,又是對陳止的一番誇讚,然後就提到了王家的事。

  「止兒啊,琅琊王家如今儼然是北地世家之首,你和他們有交情,該早點告知我等才是啊。」陳邊等人滿臉笑容,卻又謹慎的詢問著。

  陳止嘆了口氣,也不隱瞞,就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王奎,這人我知道,可是那王皿的名字,卻沒有聽過。」陳遠聽完,眉頭就皺了起來,「可聽你所說,王奎對這王皿又十分客氣,他王奎乃是琅琊王家的旁庶,能讓他如此恭敬的,恐怕只有宗家了,但是這個名字……」

  彭城陳氏中,論交友廣泛,就數這陳八爺陳遠,可連他都沒聽過王皿之名,讓其他人很是意外。

  最後還是陳邊道:「從王奎的事情來看,這王皿肯定不簡單,能被他看重,總歸是好事,止兒你可得把握住,我們陳家,以後就看你的了。」

  眾人接著一陣勉勵,陳止從容回應,而後就談到了對白家產業的處理問題。

  實際上,陳止一進入陳家,就感覺到了整個陳府的忙碌,從上到下都在行動,目標正是白家,這是一個家族對另一個家族的戰爭,涉及繁多,就算已經分出勝負了,但想將這個爛攤子收拾起來,也不是頃刻能夠做完的。更不要說,還有其他幾大世族盯著,想趁機分一杯羹。

  陳邊與陳止商量了一下,說是準備一旦得利,會把收穫的近一半拿出來,交給陳止,作為獎勵。

  別看只是一半,那可是白家和其他幾家累積多年的底子,就算陳家只能謀得部分,也非常龐大,要把一半分給陳止,那是十分驚人的了。

  陳止可以擊敗白青,但想要占領白家產業,沒陳府出手是不行的,但陳府是多大的架子?上上下下多少人、多少雙眼睛盯著,陳止獨占一半,裡面的含義已經很清楚了,族裡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但都被陳邊等人壓下,這才做出決定。

  另一方面,陳止拿了這麼多產業,必然需要人手經營,這些人還要從陳家的系統里出去,同樣加深兩邊聯繫。

  對於分配問題,陳止絲毫也不放在心上,只是遺憾產業這麼一分,以後利用副作用的機會就不多了。

  「這件事,我等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說服族中,你也知道,我們陳家宗族,不少人住在城外陳莊村,很多人也是靠著族產過活,血脈相連,認親不認理,很多事情說不通。」陳邊說完方案,就解釋起來。

  陳止點頭表示理解:「能得一半,其實已經過了,怎麼還敢有怨言。」

  「不過,不過,」陳迅卻笑道,「你不知道,若非你這事,他劉家也不願意鬆口,咱陳家的礦場營生差點沒了,就這一項,你拿一半,我陳老五沒有意見。」

  陳遠也點頭道:「小七你前途遠大,未來是我陳氏棟樑,可保陳氏安寧,給你一半是應有之意。」

  陳邊則道:「止兒,你就不要謙虛了,這產業的事都交給我等,你的當務之急是平心靜氣,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篩選,這個才是關鍵,想來大哥在留縣疏通、加上你昨日的佳話,定可讓你得個不錯的鄉品,若能在篩選上再有建樹,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

  第97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

  經過公堂一事,陳止聲名鵲起,再加上陳家推波助瀾,隱隱就要成為陳家的代表人物了,這樣的根基,可以說等於是陳家的臉面了。

  這種時候,陳止的一舉一動,都事關陳府聲譽,如果他能在篩選上再放異彩,那對闔府上下而言,都是一件喜事。

  對陳止自身而言,也是一次養望的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