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止這一世見過的世家子,比起前世來,那是差得太多了,但這劉綱一現身,就給他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不過更讓陳止在意的,還是銅錢的一點變化。

  這劉綱和銅錢有關?正好試探一番。

  「世兄不必客氣,請進,」簡單見過禮後,陳止就請劉綱入書閣,問起來意,「世兄此來,所為何事?」

  在陳止觀察劉綱時,劉家子也在打量著陳止。

  這一看,頓時就發現了不同。

  人還是那個人,可是神態舉止都有了變化,讓劉綱一看,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過去劉綱也見過陳止,甚至還說過話,只是兩邊差距太大,並無深交,而且他對陳止的印象也算不上好,但經過張府晚宴一事,卻不敢再以過往目光視之了。

  他這次過來,其實是自己的主意。

  昨日,劉家兄弟又去了彭府,緩和兩位太公的關係,然後和彭家兄弟交談起來,聊得還是陳止,照彭林和劉緲的意思,要先觀望一番,看陳止有沒有資格加入自己等人的圈子。

  不過,劉綱卻有著自己的判斷,他記著祖父的吩咐,同時考慮到除了那幅字之外,自己幾人對陳止毫無了解,不如先試著接觸一下。

  只是,他的兄長並不支持這個想法,因此劉綱這次過來,也找了個藉口。

  他一進書閣,看到了桌上擺著的幾本書,就道:「打擾世兄溫習了。」又說起來由,「是這樣的,我之前在彭家看了本書,跟彭世兄約好借閱幾日,昨日詢問,才知道那書也被送過來了,書中講的是軍中法度,軍禮、軍制……」

  「原來是這樣,」陳止笑了起來,從一疊書裡面抽出一本,遞了過去,「就是這本,世兄謙謙君子,定然不會作偽,你就直接拿去,我事後著人去跟彭府交代一句。」

  「這倒不必,我只是提一下的,等世兄看完再給我也不遲,」劉綱這麼說著,這只是個藉口罷了,可他也奇怪,陳止竟一拿就准,「世兄你剛剛拿到,還是你這邊要緊,你先看。」

  「我已經看完了,也記下來了。」陳止卻說著就將書遞過去,卻見劉綱已然愣住了。

  「世兄?你……已經看完了?」劉綱驚疑不定的看著陳止。

  書才送來多久?這麼多本書,就算一天到晚都在看,也未必能看完一本,那些長者送書過來,不是真指望陳止在篩選前能看完,只是表態罷了。

  結果,陳止卻說自己已經記下來了。

  「故作大話吧?」

  不只是讀完,還說記下來了,這裡面的區別可不小,起碼得是背誦並默寫全書的水平。

  注意到劉綱的表情,陳止這才反應過來,意識到將前世習慣帶過來了,在前世,他過目不忘的本領,軍中上下人盡皆知,就連出使其他諸侯的時候,對方都要小心應對,防止被他看到了什麼,就給記下來了。

  可這一世的人可不知道。

  但話已出口,陳止總不能否認,況且這個能耐傳出去,也沒什麼壞處。

  眼下和剛剛復生的時候不同了,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和名聲,再傳出點過人之處,別人只會說「你看看,我就說這個人不同凡響吧」,而不會有太多的詫異。

  不過,陳止的默認卻讓劉綱將信將疑。

  想了想,劉綱直接說道:「沒想到世兄的記性這麼好,這本書涉及不少軍中之制,小弟對此很是感興趣,恨不能早生幾十年……」他這是有試探之意。

  陳止卻搖頭打斷道:「早生幾十年,那可不是什麼好事,群雄逐鹿只是聽著有趣,真要身處其中,絕非幸事,尤其是沒有身世背景的,更是艱難。」說著說著,他眼中流露些許追憶之色。

  「哦?」劉綱仿佛來了興趣,順勢就道,「世兄似有感悟?但有時候,這種事無從避免的,為免生靈塗炭,總要有人挺身而出,我大漢雖然強盛,卻還是賊患不斷,同樣需要英雄。」

  聽著劉綱的話,陳止心中一動,忽然意識到,這劉綱似乎知道不少時事,或許是個了解時局的機會。

  陳止的這個前身見識有限,記憶中有關彭城、徐州之外的內容很少,陳家這方面也欠佳,可劉綱作為劉家的傑出子弟,學問不錯,志向看起來也很遠大,自然關心天下大事。

  一念至此,陳止便道:「聽世兄的話,對這天下之勢有所了解,在下願聞其詳。」

  「不敢當,我也只是略知一二,」劉綱沒有推辭的意思,他這次來,本就有心探探陳止的底,看看是不是個值得交往的人,「過去沒機會和世兄探討,今日正好,既然世兄感興趣,我就說些淺見,就當是拋磚引玉吧,在我看來,當今天下有兩大隱患,世兄,你知不知道那蜀中之賊?」

  陳止略略思索之後,問道:「說的是那李家?」

  「正是李賊,」劉綱點點頭,「這一支賊人據聞是氐人之苗,遷徙入蜀,不思朝廷恩義,扯起反旗,賊首李特授首後,其子李雄反覆無常,幾次招安復叛,致使川軍損失慘重,荊襄兵卒入川,給了那義陽蠻張昌機會,差點釀成大禍,幸好有周玘、陶侃等人傑挺身而出,平定南方,但那李賊復又歸降,欺瞞朝廷,乃是一患。」

  「蜀地李家……」陳止聯想到原本歷史上的一些記載,知道在原本歷史上,這將是一個割據勢力。

  我都已經改變歷史了,難道還有隱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