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位老者聽得是目瞪口呆。

  上次在陳府,許志從陳邊的話語和態度中已看出一點端倪,知道伯侄之間存在矛盾,結果此時在陳邊口中,他對陳止簡直比親爹還親。

  不過,他沒有揭穿對方的想法,陳邊、陳止再怎說都是一個姓,他一個外人沒資格置喙,否則徒惹一身騷不說,說不定兩邊都不落好。

  但話說回來,許志自認是德高望重的高潔之人,對陳邊這樣見風使舵、信口攀附的行為是很看不上的,這眼裡就有些看輕的意思了。

  「我就靜靜的看著你,這些話都說出來了,最後怎麼收場。」

  這個道理,陳邊也是知道的,他本來還擔心三老拆穿自己,見對方不動聲色的看著,暫時放下心來,可緊接著又頭疼起來,知道這次麻煩大了,不知道事後要怎麼做,才能把今天的事圓過來。

  就是眼下也有個問題,張太公、彭太公想要學習一下先進經驗,讓陳邊多說陳止練字的情形。

  可陳邊怎麼會知道?

  陳止的這一手字,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的,鬼知道是怎麼練出來的?

  可這時候卻不能退縮,陳邊只能用些模稜兩可的話敷衍:「具體的我也不怎麼知道,陳止這孩子從小自立,練字的時候又喜靜,旁人不敢打擾,不過,我聽說他家有幾口水缸,經常倒換,聽下邊的人提過,說可能和書法有關。」

  按在場之人的想法,陳止的字這麼好,練字的方法肯定非同小可,必須具有一定的傳奇色彩,陳邊也明白這個道理,只能刻意誤導一下,但又不把話說滿了。

  點了幾個關鍵,又推說是下人傳聞,自己沒有親眼見過,其實什麼都沒說。

  你練字研磨需要水吧?水缸里有水,還經常換,具體怎麼樣,自己想去吧,再多的我也不說了,事後也有法子分說。

  果然,幾位長者自覺是抓住關鍵了,暗暗記憶下來,在場的人卻不知道,這次陰差陽錯的逼問之下,居然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這都是後話了。

  卻說眾人說說笑笑,慢慢的,就有其他家族的人過來拜見,這些都是與陳邊同一個等階、輩分的,話題漸漸離開陳止,天南海北的擴展開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晚宴的時間,張太公一看,也不耽擱了,就道:「諸位,時候不早了,下邊的人也準備許久了,把小輩叫過來,正式開宴吧,他們肯定是等不及了。」

  第43章 請尊者評

  「終於要開始了!」後院一處小庭院中,接到消息的彭林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站起身來,揉了揉跪坐的有些發麻的雙腿,對身邊幾人說道,「今夜要好好見識一下諸位的本事了。」

  除了彭林等人外,邊上還有其他幾個青年,加起來也有十人出頭了,都是彭城縣大族的後輩傑出人物,其中又以彭、劉兩家為最。

  剛才,眾人齊聚,沒有吟詩作對,而是探討百家學問,隱隱涉及天下大勢,縱論之後,皆很盡興,這時有人過來讓他們準備開宴,便停了下來,醞釀情緒,準備在長輩面前也能有上佳表現。

  不過,其他人幾家的人也很清楚,他們只是陪同,這次宴席的主角,終究是彭家、劉家的兄弟。

  果不其然,等眾人到了地方,各自落座,晚宴開啟,幾位長者酒過三巡,觥籌交錯間,開始詢問些儒家、法家、黃老學問,早有準備的彭林等人,登時對答如流,一個比一個精妙。

  後來,彭林等人,更是和左淵談古論今,爭相表現學識。

  「……是故聖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強,先戰者勝。」待得劉綱回答了幾個問題,諸位長者都是紛紛點頭,露出笑意,很是滿意。

  一番問答下來,高下在他們心中也有了區分。

  此時的諸老,沒了求墨寶時候的煩躁,一個個鎮定下來,端坐各方,給人以威嚴之感,讓諸多小輩心存敬畏。

  回了長者之問,眾人都微微鬆了一口氣,但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接下來還有正事,就是要聽長者對他們的評判。

  這個時代,上位者、長者、名望高者的評判,對一個人的影響十分巨大,這個習俗,甚至可以追溯到前漢,最為有名的,還要數東漢末年、諸侯割據之時,其中的很多諸侯,就曾經被人評價過。

  就如曹操,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知道為他提升了多少名望。

  發展到現在,連朝廷都在制度上規範了這套體系,通過參考評判和其他因素來確定鄉品,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仕途、前途、社會地位和特權。

  這些小輩剛剛踏上人生旅途,對未來充滿了野心,任何一次重大的聚會都不會放過,期待著得到一個好的評價。

  就算這些長者不是中正官,可德高望重,便是訪問官來了,也得尊重他們的意見,在一些地方官的連任問題上,老人們也有發言權,更何況士族子弟的評價。

  就在眾人的期待中,諸多長者也不囉嗦了,知道眾人中的期待,進入了正題。

  「諸生之中,彭棋回答的最為得體啊,」劉太公感慨起來,「明法家之勢,又得老莊之境,對老莊、法家的認識最深,言必中要害,當為本縣年輕一輩的學問第一了。」

  彭棋年齡不大,但性子很穩,平時喜怒不形於色,可聽了劉太公的這個評價,還是免不了露出喜色,周圍的人也不禁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