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眼默背,陳止隨之下筆,不見一點停滯,墨跡落於白紙,有如江河入黃土,順勢流淌。

  王川立於旁邊,看著陳止行雲流水的動作並不感到意外,但他好奇的是,陳止這次寫的字,能否一樣出色。

  王希等人帶去的書信,王川在來之前就見過了,更在其中發現了一點端倪。

  「先前四封書信,表面看起來相似,實際上卻有不同,行筆結體間有四種不同的神韻,似乎可以延伸出四種字體,正因如此,老爺才會那般驚訝,還是此子之字已然入品,這次我就在他旁邊觀摩,倒要看看,他是否真的能有這等功底,這次寫出的會是哪一種神韻!」

  第30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

  王川對書法之道也有研究,論造詣或許不怎麼樣,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書法品鑑和欣賞。

  事實上,因自家老爺對書畫的偏愛,王川跟在王謙身邊,著實是見過不少名家作品,其中有古人流傳下來的,也有當世名家的作品。

  正因如此,王謙、王川等人一見陳止那幾封書信才會意外,因為四封信上的字,在些許細節上不同於現行字體,雖能看出過往的骨架和端倪,但在神韻上明顯有延伸和發展。

  現在,王川站在陳止身邊,看著他一筆一划的書寫,將自家老爺的《明月賦》一個字一個的謄寫下來,隱約之間,仿佛在字裡行間看到了一抹夜色、一輪明月!

  「這……寫的分明是隸書,可筆畫間卻又有篆字的神髓,字形似於畫!與那四封書信上的神韻全然不同,隱隱又是一種新體!」

  字畫之始,因於鳥跡。蒼頡循聖,作則制文。

  作為象形文字的代表,漢字筆畫本就有臨摹乾坤萬物的深意,而陳止筆下的一筆一划,竟仿佛溝通了夜色美景與文字筆畫,將《明月賦》中對明月的欣賞和讚美,用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將每一個筆畫、字形背後的自然原型勾勒了出來。

  這種奇特的韻味,很快就讓王川沉迷進去,深陷其中,忘記了本來的目的。

  等到了這篇賦的後半段,王謙的文章從明月引申出來,借物喻人,將對過往親人的追憶、對王家子侄的期望逐步展現出來,陳止的字也將內里繁雜的思緒、情感刻畫出來,瀰漫而出。

  王川這樣深知內情、了解王謙生平的人,立時感覺到了文字深處的一抹哀愁,一絲憂傷,隨後又逐步展現出對未來的期待。

  以文贊景,借物喻人。

  文章百變,但根源還在人文。

  等陳止擱下筆,整篇《明月賦》已然爛熟於心,對那位清湖先生的觀感也有了變化。

  「這是一位有才之人啊,以文觀人,文藻還在其次,對家族的期盼,對自身責任的承擔,都堪稱士族英傑,難怪能有這般名聲。」想著想著,他將寫好的字微微一吹,墨香四溢,自有兩名青衣漢子過來收拾,拿著上好的封蠟給軸頭塗抹,整理文章表里。

  王川也從恍惚的狀態中恢復過來,可心裡還殘存韻味,回味無窮,他看了一眼陳止,鄭重的拱了拱手,由衷道:「這次沒有白來,多謝先生了。」話中已有了敬重的意思了。

  再一次,王川對陳止改觀,將之放到了比自己要高的位置上,服了。

  「能讓清湖先生滿意就好。」陳止點點頭,對王川的態度並不陌生,前世不知多少人都是如此待他。

  他一邊說,一邊揉了揉手腕,這書法之道,和腕力、勁力相關,他凝神書寫一篇不短的文章,自然也感乏力。

  「現在的身子骨不比前世,還要稍微錘鍊一下,得練練技擊,這樣不光有益身體,也可以進一步提升書法功底。」

  這裡可沒有內力之類的超自然力量,但卻有著特殊的運勁技擊技巧,前世他就曾以此練兵,這一世身子健壯,底子還行,但還需雕琢、錘鍊,因此有了想法。

  很快,陳止就從記憶片段中找到一些前身練劍的畫面,只是那把長劍還在燒毀的家宅瓦礫之下。

  「得找個替代品啊……」

  「辛苦先生了,」王川注意到陳止的動作,滿臉感激,又道:「先生之前與我聊到法家之說,想必也知道貴靜書院的事,若是有暇,不妨來我武原王家,王家藏書比之陳府也不逞多讓,可以借閱,相信有先生這幅字,我家老爺斷無不許。」

  「哦?」陳止神色微動,他對法家學說是真感興趣了,不光是為了即將到來的篩選,更出於自身的求知慾,但算算時間,在篩選之前,該是來不及去王家借閱了,但看書為學本就不是為了篩選,因此他還是承了情,「那是最好了,有機會一定拜訪。」

  王川接著欲言又止,想了想,最後還是說道:「有個消息,不知先生有沒有聽說,就是青州有名的書痴,最近在彭城地界遊學,此人博覽群書,為了觀書,甚至散了萬貫家財,若是能尋得此人,與他印證學問,相信對先生大有裨益。」

  「書痴?」陳止回憶片刻,搖搖頭,沒在前任陳止的記憶中找到半點痕跡,只是憑著王川的描繪,他意識到此人對自己或有大用,「不知這位是什麼來歷?竟被冠以書痴之名。」

  「此人為琅琊王氏之人,」王川既然開口了,就有了知無不言的意思,「愛書成痴,平生志向就是閱遍天下書籍,為此週遊天下,傳聞有言,說是天下間的書籍,他已看了十之一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