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眾人的反應,王川頗為滿意,這無疑能增加他此行的勝算,只是當目光回到陳止臉上,看到的卻是一張沉穩、冷靜的面容,他頓時也清醒過來。

  「這陳止確實不簡單!」

  想著想著,他主動說道:「我家老爺知道墨寶不能輕易流傳,出於對陳先生的尊重,略備薄禮,還請稍後。」說著,他轉身沖門外使了個顏色,門外站著個看上去很機靈的少年點了點頭,然後拔腿就跑。

  這是回去報信,讓人將準備好的銀子、物件帶過來。

  做完這些,王川心裡卻有些忐忑起來,他很清楚,正常情況下,若有人過來求字,至少得親自上門,但自家老爺卻派出自己,本意是要趕在陳家反應過來之前用金錢購買,這種行為,嚴格說起來是有些不地道的。

  不過,考慮到清湖先生的年齡、地位,他親自過來的話,影響就太大了,連陳太公去世,王謙都沒有親自過來,畢竟論地位,那陳太公比王謙要差不少,兩人關係也一般,點頭之交而已。

  若是祖父過世沒有過來,卻親自來找孫子求字,傳揚出去,不僅王謙名聲受損,陳止也要受人非議,裡面的條條道道十分複雜,王川怕陳止想不通,萬一責怪起來,誤了自己的事就糟了,正估摸著不著痕跡的提醒。

  陳止卻通情達理,不在這方面糾纏,反而抽這個空擋,和王川交談起來,很快就談起了法家學問。

  幾句話過後,王川再次對陳止改觀。

  「本以為這陳止有一手好字,但行事放浪形骸,不拘俗理,沒想到他不卑不亢,頗有氣度,對法家學問也有研究,還真是不能輕信傳聞。」

  帶著這樣的心思,兩人交換了法家學問心得。

  這和與三老交談的時候不同,陳止沒讀心之能,但一天一夜泡在書閣里,收穫也不小,要知道他還有前世遺留的過目不忘之能,雖然略有減弱,但反覆兩遍就可刻印心中,那陳家書閣中關於法家的書籍,已讓他看了個遍,只等著理解過後,融會貫通。

  此時不比後世,書籍的流傳受到限制,就算大族的書館、書閣也不見得齊全,比如陳止先前所看的《商君書》,在陳家的藏書之中也不過只有五篇,可就是這五篇,在整個彭城縣已經排得上號了。

  這也是這個時代士族求學的一個難題,貴靜書院之類的私學興起便與此有關,相比於世家藏書的殘缺,專門針對某一家、某一個領域的私學書院,反而顯得底蘊深厚。

  陳止選在這個時候和王川交流法家心得,目標正是武原王家在法家一脈上的藏書底蘊,王川這等氣度,必然讀過王家所藏名篇。

  「和王兄一番交談,真是收穫良多。」等交換完畢,陳止真心致謝。

  王川卻搖搖頭道:「王兄之稱愧不敢當,陳先生你為世家士族,我不過一僕從,豈能相提並論,能對先生有所助益,實是榮幸。」

  「有才不在身份品階,」陳止沒試著糾正王川的說法,他無意與和世間價值觀為敵,「實不相瞞,我如今還沒有鄉品,算起來,比王兄你也好不到哪去,也就多一個世家背景。」

  這話一說,兩人的關係無形中親近許多。

  話到此處,門外傳來了細細碎碎的腳步聲,有兩名青衣漢子在外面,一人端著一個托盤,上面蓋著一塊布,另外一人則拿著一根字軸,亦步亦趨的跟著。

  王川一見,沖陳止露出了一個笑容,道:「銀白之物比起墨寶是俗了點,但多少能幫上先生的忙,也是我家老爺的一點心意,希望先生不要推辭。」

  「錢財可不俗。」陳止搖搖頭,在他看來,貨幣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工具,怎麼能說是俗?多多益善啊!

  大堂中,陳輔、陳停、陳息等人早被那蓋著布帛的托盤吸引了目光,隱約都猜出了什麼,個個神情興奮,渴望知道具體的數額。

  王川也沒讓他們多等,徑直走過去,掀開了蓋布,露出了五塊大小不一的銀餅子。

  「因為來得急,只準備了二十兩,先生千萬不要嫌少。」

  第29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

  「乖乖!二十兩,還是銀子!」

  門外不遠處,崔石攝手攝腳的躲在一旁,他之前躲藏卻不忍離開,躲在一角,見到王川到來,又見陳止相迎,已經放下擔憂,又看到接了王川命令跑回去的小廝,心中越發好奇。

  等見了那端著托盤、拿著軸頭的兩人,崔石隱隱有了猜測,於是就大著膽子靠近,在離著書林齋不遠的地方小心偷聽,等聽到王川嘴裡的「二十兩」這三個字,這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珠子差點都瞪出來了。

  「真是讓人代寫書信?就算是用金粉為墨,寫下來的字也不值這個價吧?」一聽之下,這位代寫先生整個的人生觀、世界觀都動搖起來,只覺得世上瘋狂之事莫過於此。

  不光是崔石,就是大堂中的陳輔、陳停、陳息都是聽得目瞪口呆,看著那托盤五塊銀餅子,久久無法言語,哪怕事先已經有了猜測、有了心理準備,可真正看到了真金白銀,那種震撼還是難以平復。

  就算自詡為見多識廣的吳掌柜也是一臉錯愕,他經手過的銀兩不止二十兩,可寫幾個字就能拿到這個數目,送錢的人還一臉抱歉、愧疚的說「不要嫌少」,這種事著實顛覆了他過往的經驗。

  末了,吳掌柜也只能感慨一句文化產業的暴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