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投降字眼,也沒有懺悔認罪,更沒有提及任何關於中國的內容。

  但這就是一份投降詔書,因為真正的重點只有這行字: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願意接受其聯合公告。

  《波茨坦公告》的內容就是要讓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願意接受公告,那麼就是接受無條件投降,其他都是說的屁話和廢話。

  可笑的是,日本報紙還在封鎖《波茨坦公告》,日本人根本不知道天皇接受的那份公告的具體內容。日本《讀賣報知》更加厚顏無恥,竟以“為萬世開太平”為標題,聲稱:“我們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是自衛自存的戰爭,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東亞解放和十億民眾福祉。”

  中國淪陷區的很多日本兵也能收到廣播,一部分軍官和士兵選擇剖腹自殺,一部分則關掉收音機聲稱那是敵人的陰謀。比如東北地區的某些日軍就還在負隅頑抗,他們說天皇廣播是偽造的,然後繼續跟蘇聯紅軍進行戰鬥。

  不管如何,日本敗了,中國勝利。

  國人在歡呼慶祝之餘,更關心的是未來時局。鋪天蓋地的輿論根本不是國民政府能控制的,各行各業都高呼組建民主的聯合政府,而共黨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廣受人民的認可與擁護。

  面對如此形勢,常凱申也不得不選擇妥協。他無法直接鎮壓輿論,而是邀請太祖到重慶談判,並認為太祖不敢去重慶。

  於是,重慶談判開始,雙方簽署《雙十協定》。

  ……

  八月底。

  周維烈、鍾開萊和閔嗣鶴離開昆明,來到香港。他們要從香港坐船出發,分別前往英國和美國留學。

  火車沿著廣九鐵路行駛,在途徑新界和九龍的交界處時,三個年輕人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國軍部隊已經收復了新界,而九龍依舊是日軍在占領。

  按照常凱申的命令,國軍是應該收復香港全境的。但已經下台的邱吉爾攛掇英國政府,不斷向美國施壓,常凱申受制於杜魯門,不得不讓中國軍隊在新界停下腳步。

  英軍還在慢吞吞而來,在此期間,香港依舊由日軍控制著,英國佬竟然委託日軍負責香港治安。

  三人在九龍車站下火車,剛走上站台,就看到有人高舉著寫有他們名字的紙板。

  “朱叔叔!”周維烈欣喜地走過去。

  朱國楨笑道:“大少爺又長高了啊。”

  周維烈介紹說:“朱叔叔,這兩位是我的的同學鍾開萊和閔嗣鶴。鍾師兄,閔師兄,這位是著名武術家朱國楨先生。”

  “朱先生你好!”

  “兩位同學好,都是棟樑之才啊!”

  周維烈好奇道:“朱叔叔怎麼在香港?我爸也在嗎?”

  朱國楨說:“我跟隨先生一起乘英國軍艦來香港的,你們恐怕要在香港多待幾天了。英軍和日軍正在辦理交接程序,為了確保安全,交接期間港口暫時封閉。”

  “為什麼中國贏得了勝利,香港卻不能收回?”周維烈不忿道。

  朱國楨說:“這你得問先生,我一個粗人可回答不了。”

  朱國楨帶著三人來到九龍碼頭,乘坐小渡輪前往港島,接著又坐纜車直奔太平山頂。

  來到一幢西洋風格的別墅前,朱國楨指著別墅說:“這裡以前是港督山頂別墅,現在被先生買下來了,等明年還要把太太們接來。”

  “我還以為要搬回天津三樂堂呢。”周維烈滿肚子疑惑。

  港督山頂別墅就是未來的香港山頂公園,不過那時已經只剩下幾間守衛室了。這破房子多災多難,建好第二年就被颱風吹塌,重建好的第二年又被颱風吹塌,荒置幾十年又再度修建,結果還沒建好又碰到鼠疫爆發,再度擱置修建計劃。

  日軍占領香港期間,港督山頂別墅被嚴重破壞,修繕費用極其高昂。再加上粉嶺那邊還有一棟港督別墅,新任港督在跟周赫煊聊天的時候,便把山頂別墅賣給了周赫煊。

  新任港督詹遜只是“署理港督”,並非正式的。事實上,他一個月前還被關在戰俘營里,英國政府怕耽擱太久容易生變,就趕緊提拔詹遜做港督主辦交接事宜。

  周維烈跟隨朱國楨走進別墅,發現這裡破破爛爛的,還有幾個工人正在打理花園內一米多高的雜草。

  一處已經整理好的花園裡,周赫煊正在跟“港督”詹遜喝下午茶,一起喝茶的還有英國海軍上將夏愨。在戰後初期的香港,夏愨才是太上皇,他即將在香港成立軍政府,本人出任軍政府首長兼三軍總司令。

  現在香港的局勢很古怪,詹遜擔任署理總督並成立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任何實權,一切行政治安都由日軍負責。而馬上夏愨就要組建軍政府,但軍政府相關人員還未到達,所以夏愨又讓詹遜的臨時政府繼續管理香港。

  兩人現在放著交接大事和香港政府不管,跑來周赫煊的山頂別墅喝茶,其實就是在商量軍政府和臨時政府的問題。

  “爸爸!”周維烈上前喊道。

  “我兒子。”周赫煊給兩個英國佬介紹了一下,又對周維烈說,“這是你哈科特叔叔(夏愨),這是你金遜叔叔(詹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