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凱申略作考慮,便點頭同意道:“這是好事,可以去一趟。”

  宋美齡立即對威爾基說:“我願意去美國訪問,請威爾基先生幫忙聯繫羅斯福總統。”

  “當然,我會安排妥當的。”威爾基說。

  眾人一直聊到傍晚,宋美齡又留大家吃晚飯,中間還跑了一次防空洞。

  到了晚上九點多,兩個美國佬告辭離開,常凱申才把周赫煊叫到書房,問道:“明誠找我有什麼事?”

  周赫煊把二十多張災情照片放到書桌上:“關於河南災荒的事情。”

  常凱申笑道:“河南災荒純屬造謠,明誠別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騙了。”

  周赫煊說:“《大公報》在河南是有記者的,而且不止一個記者,那些記者都說河南有大災,災情還非常嚴重!”

  “記者為了搏名,難免誇大其詞。”常凱申說,“河南有災我是知道的,但只是小災。上個月我就勒令李培基賑災了,還成立了河南救災委員會,而且中央還減少了河南的軍糧配額,此刻救災糧已經開始從陝西往河南運了。”

  歷史上,1942年河南大饑荒確實是從9月就開始賑災的。但地方官員怕吃掛落,各種瞞報災情,導致中央政府根本沒有足夠重視。

  直至10月底,前一章找周赫煊幫忙的那個郭仲隗徹底爆發,在國民參政會上拿出榆樹皮、觀音土、雁糞等災民所吃的食物,又哭又罵又哀求,終於把事情鬧大了。

  老蔣連續向河南撥發了三次賑災款,但貪墨剋扣現象太嚴重,地方官員依舊捂著災情不上報,災情依舊在持續並且不斷擴大。

  到了1943年,河南大災荒登上了《時代》周刊,這讓正在美國訪問的宋美齡羞怒交加,河南的救災行動才真正步入正軌。

  周赫煊嘆氣道:“委員長,你被李培基騙了。”

  “他還沒有那個膽子!”常凱申說。

  周赫煊道:“就是因為他膽子小,才會騙你的,你回憶一下他是在什麼情況下給你匯報災情的?”

  常凱申立即陷入了回憶,表情有些陰沉不定。

  從1942年夏天開始,常凱申就下令打土豪征糧食。他對那些大地主也是深惡痛絕的,認為不管是徵兵還是征糧,大多數仍舊是貧寒人家居多。而富紳地主反而設法躲避,串聯保甲長不肯應徵。

  於是老蔣在西安軍事會議上,不斷強調要對富紳地主加大控制力度,同時把河南軍糧問題列為重要討論議題,順便把征糧不利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臭罵一頓。

  李培基膽子小,害怕被摘掉烏紗帽。本來想上報災情的他,在受到老蔣斥責後,立即矢口否認河南有大災,並保證足額完成河南的征糧任務。

  正因如此,河南的軍事將領和富紳雖然不斷報災,但都被常凱申認為是小題大做,甚至有藉機躲避征糧的嫌疑。畢竟這年頭的中國年年有災,哪年沒有反而是個稀罕事兒。

  接著又是多家報紙開始報導災情,常凱申也意識到可能真有災,但並不認為是大災。他還找了何應欽問詢情況,何應欽又聯繫省主席李培基,李培基從頭到尾都在否認,而且繼續保證完成征糧任務。

  這裡咱們必須為常凱申洗一洗了,後世說政府不救災還征糧,大都引用自馮玉祥的回憶:“河南大旱餓死人無數,就在這樣慘痛之下,常凱申還叫河南征糧。河南主席沒有辦法,向常凱申說:‘旱災太厲害。’常凱申把桌子一拍,就大罵起來:‘一點廉恥都沒有,一點人格都沒有,就是胡造謠言。我知道河南全省都是好收成,而你偏說有旱災!”

  馮玉祥這段話純屬胡說八道,而且是在倒向共黨後說的,屬於政治正確。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不但沒說“旱災太厲害”,反而是瞞報災情最積極那個,也是征糧徵得最積極那個,一切只為完成老蔣布置的任務。

  老蔣這次是真被地方官員給騙了,或者說他寧願相信河南收成很好,對將領和士紳上報的災情選擇性忽視。

  周赫煊說:“《大公報》記者從河南發回來的詳細災情,已經快寄回重慶了。從他們的電報內容來看,今年河南災荒可能並不亞於36年的四川大災,而且受戰事影響,危害比四川大災更嚴重。河南的征糧任務必須馬上停止,否則還可能影響到中原戰局。”

  “你儘快把記者從河南發回來的消息匯總給我,《大公報》明天可以復刊,但暫時不准報導災況。”

  常凱申說完就把周赫煊打發走,然後又立即打電話叫來何應欽,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說:“馬上派專員去河南調查,不得有半點延誤和瞞報!”

  第一千零三十章 屁股決定腦袋

  何應欽派去河南的調查員還未傳回消息,郭仲隗就已經等不及了。

  此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在國黨建立之初就擔任總部機要,又接連參加了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並於1927年在河南起兵響應北伐。

  從履歷來看,郭仲隗經歷了晚清以來的歷次革命,按理說應該身居國民政府高位才對。但他不是老蔣的嫡系,從一開始就無法進入核心圈子,現在更是淪為只有虛名的國民參政員。

  國民參政會是在抗戰時期成立的,包括國黨、共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在內的全國最高諮詢機關。比如太祖、周公夫人等,都曾受聘擔任國民參政員。但自從皖南事變爆發後,共黨一度拒絕出席會議,並幫助中間人士另組“民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