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事會談結束,常凱申又去印度邊境視察了開伯爾山口要塞,周赫煊則留在新德里跟印度各界進步人士會面。

  首先來拜會他的就是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尼赫魯還帶來了兩位醫生,中文名分別叫木克華和卓克華。這些“華”字都是中華之華,是他們支援中國抗戰時特意起的。

  當初前往中國的共有五個“華”,現在有兩位依舊留在中國。

  柯棣華擔任白求恩國際醫院的第一任院長,他在百團大戰期間,幾天幾夜不睡覺,13天內共進行了558例手術,接診傷病員800餘名。另一位叫巴蘇華的印度友人,則在八路軍衛生部附屬醫院工作,兩年後還將擔任陝甘寧邊區參議員。

  木克華和卓克華都是因病返回印度,特別是木克華,他病癒以後立即籌集藥品,親自押送前往中國。結果在緬甸被英國人攔下,當時英國還在搞綏靖主義,害怕引起日本的不滿,直接把木克華遣送回印度。

  卓克華回印度以後,一邊做醫生一邊搞宣傳,把他在延安的所見所聞向印度人民做介紹。他這次陪同尼赫魯拜訪周赫煊,還有個身份就是記者。

  此時的印度國大黨絕對屬於進步黨派,整天跟世界各受壓迫民族搞友好交流。抗戰之初,尼赫魯就應朱老總的邀請,決定派一支醫療隊前往中國,印度各界對此熱烈響應,僅是報名援華的醫務人員就有700多人,“五華”就是從那700多人裡面選出來的。

  “你好,周先生。”

  “你好,尼赫魯先生。”

  “你好,木克吉先生。”

  “你好,卓克先生。”

  尼赫魯說:“我對中國人民的抗戰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你們的事跡鼓舞著印度人民。”

  周赫煊說:“感謝印度人民的支持,更感謝國大黨和援華醫療人員的慷慨相助。”

  尼赫魯這位未來的印度開國總理出身於婆羅門,是標準的白種人。如果按照各種奇妙誤解來算,尼赫魯跟希特勒還是同族——都是雅利安人嘛(斜眼笑)。

  至於木克華和卓克華兩位醫生,則是一白一黑。黑的那個明顯種姓較低,但肯定不是賤民,因為賤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力。

  聖雄甘地雖然一生反對種姓制度,鼓勵高種姓和低種姓通婚,但卻並不包括賤民在內。印度的賤民群體占總人口的20%多,但寬容偉大如甘地都不把賤民當人看,白白浪費了五分之一的人力資源。

  尼赫魯很快聊起了他在英國的留學生涯,又談起了愛因斯坦、羅曼羅蘭、蕭伯納等朋友。緊接著,他又對孫夫人稱讚不已,還托周赫煊幫忙給孫夫人帶去禮物。

  尼赫魯從包里拿出一本《大國崛起》,說道:“周先生,你的巨著令我受益匪淺,請務必留下簽名。”

  “那是我的榮幸。”周赫煊迅速在扉頁上簽名留念。

  尼赫魯請教道:“周先生,你是國際問題專家,你覺得像印度這樣的國家該怎樣尋求獨立解放與發展崛起?”

  周赫煊笑著說:“印度的獨立是必然的,這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契機。”

  尼赫魯搖頭道:“英國早在20年前,就釋放出了要讓印度獨立的消息,但每次都是騙人的把戲。這次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雖然英國明文表示願意讓印度獨立,但他們總是在敷衍,印度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周赫煊說:“印度獨立的關鍵在美國,而非英國。”

  “美國?”尼赫魯像是捕捉到什麼靈感,但又想不通透,驚異道,“請周先生詳細說明,萬分感謝!”

  第一千零九章 智如象頭神

  尼赫魯此人的先祖,是莫臥兒皇帝的御前學者,其家族在莫臥兒帝國世代為官。有點像中國兩漢時代的士族,掌握著極為稀缺重要的知識資源。

  到尼赫魯的爺爺輩就家道中落了(毀於印度大起義),幸好他爹是個有能力的,重振家業成為了百萬富翁。

  以尼赫魯的才識而論,此人極為博學。他精通印度教典籍和傳統印度哲學,在劍橋學的又是數理化,同時還兼修人文科學,接著又進入倫敦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為了擴大獨立運動的影響力,尼赫魯提出“到農村去”的口號,深入偏遠鄉村搞運動,由此精通印度各地的方言。

  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尼赫魯就是個無所不知的全能天才。人們稱呼他為“班智達”,這在印地語中是“大博學者”的意思。

  尼赫魯此時與全世界的進步人士都保持著友好關係,包括中國共黨的諸位大佬們。所以在印度建國之初,與新中國的外交關係非常親密,他還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

  直到某天,這位印度的“大博學者”徹底膨脹了,利慾薰心之下侵犯中國領土,被開國先賢們吊起來打得懷疑人生。

  40年代的尼赫魯還是很謙虛好學的,他就像一個小學生,欠著身子向周赫煊請教問題,甚至掏出隨身小本本等著記述重點。

  周赫煊沒有直接闡述觀點,而是問道:“現在國力最雄厚的是哪個國家?”

  尼赫魯想了想說:“軍事力量最強大的是德國,經濟實力最強大的是美國。”

  “你覺得這場戰爭誰會贏得勝利?”周赫煊又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