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赫煊平復著急促的呼吸,站到舞台中央開始講話:

  “我想,只要是正常人,都會反對戰爭。不管戰爭的起因如何,它必然讓人們遭受苦難。這一次的戰爭不同,它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災難。在歐洲,德國納粹正在數以萬計的屠殺猶太人,他們對倫敦進行無差別轟炸。在亞洲,日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被殺害。而日本人的戰爭罪行還在繼續著,在農村,他們殺害農民搶奪糧食,在城市,他們炸毀學校、民宅和無辜市民!”

  “我在中國的重慶、武漢、廣州、昆明……親眼目睹了被轟炸後的慘狀,一個只有幾個月大的嬰兒,屍體不全的躺在我的面前。他的眼睛裡沒有天真和快樂,有的只是生命消逝的死灰色!就在一個月前的倫敦,有個13歲的小女孩兒被掩埋三天三夜,她獲救後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我要回家!”

  “美國的朋友們,你們不要幻想著遠離戰爭,也不要試圖外交孤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結成的邪惡軸心,已經劃分了全世界,美國的太平洋和東南亞領地,被劃為日本的地盤;美國本土和加拿大、墨西哥,被劃為德國的地盤。現在中國和英國正在艱苦抵抗,我們不僅是在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美國,一旦哪天我們被法西斯占領,下一個遭殃的就是美國!”

  “這不是恐嚇,這是事實。遠離戰爭只有一個方法,不是躲避它,而是勇敢的面對它,只有打敗侵略者才能迎來和平!”

  “中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我們抵抗了整整三年,財政早已崩潰。我們只能用血肉和意志,來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我們需要幫助。需要美國政府的幫助,也需要每一個愛好和平的朋友幫助。”

  “今天的演出所得利潤,全都將捐獻到中國戰場。如果有朋友願意捐款,我們更加感謝,華美協進社長期設有捐款箱。或許您只捐贈了一美分,但無數的一美分匯聚起來,就能為中國購買一架飛機、一門大炮、一支步槍、一顆子彈,拯救無數中國人的生命,支撐中國打贏這場戰爭,也為美國拖住日本這一頭惡狼!”

  “謝謝!”

  全場掌聲雷動。

  突然有不少觀眾齊聲大喊:“我們願意幫助中國,請再唱一遍《我們必須反抗》!”

  “再唱一遍!”

  “再唱一遍!”

  好嘛,這些美國觀眾聽搖滾聽上癮了。

  第九百七十二章 搖滾鼻祖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動作很快,第二天早晨就找到周赫煊,請他們去廣播公司的播音室進行現場演唱。

  當電台節目播出後,美國聽眾表現出三種不同的反應——

  上層和部分中層白人表示無法接受,這玩意兒太吵太鬧騰了,完全配不上他們高雅的身份。

  中西部的農村聽眾對此無所謂,既不是太喜歡,也不是太厭惡,他們的最愛還是鄉村音樂。

  而黑人群體、底層百姓和部分中產白人,以及各階層的廣大年輕人,則對搖滾樂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喜愛。

  爭議非常大,而爭議的來源,就是那些年輕人。

  一些身份高貴的議員和富豪,突然發現他們的兒孫輩抱著收音機不鬆手,而聽的竟然是那種吵鬧低級的歌曲。這讓他們感覺不可饒恕,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就在報紙上掀起了一輪罵戰。

  周赫煊對此哭笑不得,他能預料到搖滾樂會引起爭議,但沒想到最初的爭議居然與階層和種族有關。

  誰讓黑人和底層貧民才聽鬧騰歌呢?

  這比父輩討厭兒孫聽周杰倫還嚴重,已經升級為階級和種族矛盾。

  但其實也不那麼嚴重,就拿“搖擺樂”來說,它其實是爵士樂的一種,而爵士樂最初又屬於黑人音樂。在一戰的時候,爵士樂都還不怎麼被美國主流社會接受,但到20年代明顯有所改觀。

  到了30年代,爵士樂的變種搖擺樂,迅速風靡整個美國,這種低賤吵鬧的音樂形式,成為美國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的最愛——迅速從民間歌舞廳走向頂級音樂廳。

  搖滾樂,說穿了就是搖擺樂加布魯斯加波普樂的終極進化版,它在美國是有廣泛歌迷基礎的。

  而且說實話,周赫煊拿出的那首歌並不吵,在兩位黑人歌王的改編下,A節甚至帶著黑人靈歌的味道,清新、舒緩、悲傷而神聖。整首歌的情緒是層層遞進的,直到最後才變成瘋狂吶喊,這讓40年代初的人們更加容易接受。

  當主流輿論開始譴責一種新興事物的時候,就說明這種新興事物獲得成功了。就像21世紀初,全世界都在討論網癮的危害,僅過去十年,人人都在上網,上網成為一種習慣和生活常態。

  嗅覺最靈敏的當屬那些唱片公司,他們立即組織音樂人進行分析探討,許多搖擺樂歌手也自發嘗試搖滾樂這種新的類型。

  僅僅只過了一周,就有被改編成搖滾版的搖擺歌在舞廳出現。那些搖滾歌充滿了性暗示和髒話,得到找樂子的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的瘋狂追捧。

  這就導致了兩個結果:第一,搖滾樂迅速風靡;第二,搖滾樂被視為低俗的象徵,因為它充斥著色情和暴力。

  骨灰級搖擺樂手弗萊切·亨德森對此很不滿,他在《公告牌》雜誌上寫文章說:“被周赫煊先生命名為搖滾樂的這種新的音樂形式,不應該成為低俗歌曲的垃圾桶,它應該是積極向上的,追求自由與解放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