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汪日章、居亦僑這兩個老蔣的心腹,已經坐火車前往美國西海岸,準備借道蘇聯回國復命。孫永振和朱國楨兩位保鏢,被周赫煊扔在了紐約的旅館裡,他只帶著馬珏前往公寓看女兒。

  “叮咚,叮咚!”

  華人保姆聽到門鈴聲跑來開門,推開一條門縫警惕觀察,見外面站著兩個中國人才放鬆下來,問道:“你們找誰?”

  “我找於珮琛。”周赫煊說。

  保姆道:“於小姐要很晚才回來。”

  周赫煊笑著說:“我是她的丈夫。”

  保姆是洪門幫忙物色的可靠人家,她聞言一喜:“你就是周先生啊,快請進,快請進!”

  保姆共有兩個,輪流負責帶孩子和做家務,此時另一個保姆正在客廳陪小傢伙們玩耍呢。

  或許是長期關在家裡的緣故,兩個女兒都比較怕生,見到周赫煊和馬珏頓時停下來,飛快爬到保姆的身後偷看。

  開門那個保姆笑著說:“小南,小寧,快過來,這是你們的爸爸。”

  可惜兩個小傢伙完全沒有爸爸的概念,依舊藏著不肯出來,這讓周赫煊感覺既心酸又慚愧。

  周赫煊拿出兩個毛絨玩具,哄了好半天才跟女兒熟悉起來,但她們還是死活不肯開口叫爸爸,也有可能是年齡太小沒學會。

  相比起來,馬珏反而更具有親切感,半個小時不到就把孩子們哄得很開心,趴在她腿上爬來爬去咯咯直笑。

  一直到晚上九點多,於珮琛終於回來了。她驚喜道:“煊哥,馬小姐,你們什麼時候到美國的?”

  “於姐姐好。”馬珏微笑著問候。

  周赫煊說:“上午剛到的紐約,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於珮琛抱起兩個孩子說:“羅斯福先生剛剛連任了總統,我們華美協進社為他準備了一台慶祝演出,同時宣傳引導美國人民支持中國抗戰。你們吃飯了沒?我在演出結束時已經吃過了。”

  馬珏連忙跟保姆去端飯菜出來,他們之前一直在等於珮琛。

  “很累吧?”周赫煊問。

  於珮琛笑著說:“不會啊,這幾個月過得很充實。我們華美協進社今年已經籌集了7600美元捐款,都是美國人捐的,這非常難能可貴。另外,在我們的宣傳聯絡下,有8個美國人已經前往中國支援抗戰,有四個記者,兩個醫生,兩個教士。”

  “看來這個工作,你幹得比待在我身邊還開心。”周赫煊說。

  於珮琛不好意思的捋著額前秀髮:“還好吧,就是覺得自己也是有能力為國做貢獻的。對了,我聽胡適先生說,羅斯福總統已經確定了對華信用借款,很大的一筆錢,這真讓人高興。”

  周赫煊笑道:“我改天就登門感謝,順便祝賀他連任成功。”

  1940年的美國大選,絕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跌宕起伏的一次。首先是共和黨出了一匹黑馬,接著又是不想連任的羅斯福成為民主黨候選人,雙方的競爭如火如荼,最終羅斯福以500萬票的優勢獲勝。

  羅斯福剛開始是真不想三連任的,他的心很累,早就打算退休了。

  自1936年第二次連任以來,羅斯福的施政便異常困難,或許是走出經濟危機的大財團覺得他太礙事了。首先是羅斯福強行改組最高法院,招致黨內外一致反對。接著1938年美國再次爆發經濟危機,新政光環不再,羅斯福反而成了替罪羊。

  甚至於,民主黨內都出現了反羅斯福派,他們跟政敵共和黨勾結,聯手在國會封殺了許多羅斯福的提案。

  二戰爆發初期,羅斯福所作出的一系列決策,全都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心臟不好的人根本就扛不住。

  由於日本這幾個月在越南的大肆擴張,羅斯福成功連任後立即發威,力排眾議決定給中國1億美元的信用借款。注意,這是信用借款,而不是之前的貿易借款,擺明了立場是要不顧日本的反對而幫助中國。

  於珮琛又說:“羅斯福總統三天前還視察了華美協進社,對我們的民間交流工作非常讚賞。在他的支持下,我們打算舉辦一場援華演出,有好幾個美國大明星答應參演,時間就定在這個周末。”

  第九百六十八章 黑哥們兒

  從1940年的美國大選過程,就能看出美國正在一步步走出孤立主義。

  剛開始,有三個主要的競選者,分別是共和黨的托馬斯·杜威和羅伯特·塔夫脫,以及民主黨的溫德爾·威爾基。等到羅斯福宣布參加競選,自知無力對抗的威爾基立即叛出民主黨,投奔到共和黨陣營。

  威爾基的民眾支持率少得可憐,但等到英法聯軍大敗,他立即幹掉杜威和塔夫脫,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和羅斯福一起殺入總統大選決賽。

  威爾基能夠在共和黨黨內選舉中勝出,是因為他屬於共和黨僅有的國際外交主義者,而他的對手都是孤立主義分子。

  也即是說,1940年的美國大選,是在兩位“干涉主義者”之間落下帷幕的。

  這足夠說明美國財團和民眾的選擇,他們絕大多數都支持美國走出美洲,積極參與亞洲和歐洲的國際事務,孤立主義之風在美國是越吹越弱。

  羅斯福和威爾基這兩位總統競選人,在軍事外交政策上,觀點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威爾基代表著華爾街的利益,而羅斯福著眼於美國的總體發展,兩人在內政問題上分歧很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