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珏瞬間啞口無言。

  周赫煊嘆息道:“走吧,把行李放好,在小鎮上到處走走散心,還是別考慮那些國家大事了。”

  第九百六十二章 雨中

  這個小鎮離倫敦並不遠,但卻好似世外桃源,見不到絲毫戰爭的影子。

  鎮外是一片一片的新耕土地,冬大麥剛剛種下,農民正在使用傳統灌溉方式給水。周赫煊和馬珏漫步在小鎮邊緣,抬眼望去儘是忙碌景象,這在一年前還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面臨著和中國一樣的問題——戰爭期間糧食嚴重不足。

  早在1914年的時候,英國的殖民地面積比本土面積大111倍,大部分糧食都必須依靠殖民地提供。那時英國本土生產的糧食,只夠養活36%的英國人,到處都是拋荒的土地。這種情況不僅沒有改觀,反而愈演愈烈,二戰初期英國本土耕地面積比一戰時期又下降了45%。

  當英國的海岸線被德國飛機、潛艇封鎖,尷尬局面就出現了,英國的糧食儲備很難支撐到明年底。

  於是,英國政府開始獎勵開荒,大幅提高農產品價格。這導致農牧民們紛紛改種糧食,甚至一些城鎮居民都自發到郊外開荒,估計明年英國的糧食不足狀況能夠得到一定緩解。

  但自耕自足是肯定不夠的,英國在二戰後花了15年的時間發展農業,才終於扭轉國內農業的衰敗跡象,並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足足比美國晚了半個世紀。

  周赫煊指著鎮外的新耕土地說:“被德國封鎖海岸線的英國,許多情況甚至比中國更糟糕。英國本土的很多農牧民,甚至已經不知道怎麼種糧食了,他們只會種棉花和養牛羊。如果德國能夠實現海上全面封鎖,不出一年,50%的英國人都要餓死。”

  “那麼慘?”馬珏非常驚訝。

  周赫煊笑道:“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德國還沒有徹底封鎖英國的能力。但這也足以讓英國政府焦頭爛額了,每個月都要被德國炸沉幾艘運糧貨輪。”

  馬珏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周赫煊:“先生,你怎麼什麼都知道?呃,我是說,也沒見你在圖書館裡查資料啊,居然連英國糧食生產狀況都了解。”

  “這可以通過看報紙來推測。英國政府最近頒布了一系列振興農業的法案,農產品價格的增長遠超其他商品,那些炒糧食的投機者全都賺大發了。僅從農產品的漲價速度來看,英國比中國漲得還誇張,至少中國在全面抗戰的第一個半年還能勉強平穩糧價。”周赫煊隨便解釋了幾句。

  “那我以後該多看看經濟新聞。”馬珏莞爾一笑。

  馬珏少女時代的夢想是當作家,遵從父命在大學本科讀了政治,到英國留學又拿到法學博士。按照父親的本意,是中國的女性地位太低,希望馬珏姐妹倆可以為爭取女權做些事情。

  但馬珏顯然不適合做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而且國內的情況讓她連律師也不想當,還不如一邊做大學老師,一邊跟在周赫煊身邊長見識。

  受家庭環境影響,馬珏身上有著獨立知識女性的氣質,但她骨子裡還是個小女人,只想找個心愛的男人安穩度過一生。

  遠處大片的山毛櫸葉子金黃,有些還帶著紅色,與綠色的草地形成鮮明對比,明媚燦爛的陽光照下來,給人帶來一種古典而含蓄的驚艷。馬珏心情格外舒暢,忍不住讚嘆道:“想不到英國也有這麼美麗的景色。”

  “英國的自然風光,也就只剩下秋景能看了。”周赫煊笑著說。

  剛說完,太陽就被雲層遮住,天空只剩下朵朵低沉的暗雲。

  馬珏咯咯笑道:“又要下雨了。”

  周赫煊說:“我們回去吧。”

  英國的秋天確實很漂亮,可惜秋雨也多,應該說一年四季的雨都多。

  兩人快步返回小鎮,沒走幾分鐘就下起雨來。是那種剛好能打濕衣服的細雨,不如中國江南的細雨那麼纏綿,但也恰到好處,雨中的景色好似一副色調偏冷的油畫。

  周赫煊怕馬珏被淋感冒,便脫下外套罩在她頭上。

  “謝謝先生。”馬珏甜甜一笑,下意識的把身體往周赫煊那邊湊。

  這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周赫煊攬住馬珏的肩膀,漫步在細雨中欣賞田野風光。最難消受美人恩,馬珏都是已經30歲的老姑娘了,周赫煊不想再耽誤她的青春。

  兩人就這樣正式確定了關係,沒有轟轟烈烈,一切盡在不言中。

  民國時候確實有許多愛情轟轟烈烈,但更多時候是直奔主題和潤物無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錢鍾書和楊絳。

  錢鍾書第一次見到楊絳,是和表弟孫令銜前往清華女生宿舍,兩人當時就互相看對眼。結果孫令銜對錢鍾書說:“楊絳有男朋友了(指費孝通)。”又對楊絳說:“我表哥已經和葉家小姐訂婚了。”

  錢鍾書完全不信邪,悄悄寫信約楊絳見面。

  這是兩人第二次見面,之前根本沒有聊過幾句話,錢鍾書開口就說:“我沒有訂婚。”

  楊絳說:“我也沒有男朋友。”

  於是,兩人就正式談戀愛了……這恐怕能讓無數單身狗看傻眼,似乎也太簡單順利了點。

  “叮鈴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