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飯桌上,白朗不禁感嘆:“周先生這部作品寫得真好!”

  羅烽點頭道:“是啊,一般人難以駕馭這樣篇幅的大部頭,他不禁寫出來了,而且還勾畫出屬於東北的一個時代。”

  “聽說,周先生是看了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初稿以後,才誕生出寫《黑土》的念頭。”白朗笑道。

  羅烽道:“端木那時天天往周先生家裡跑,專門講述東北的風土人情。”

  白朗不禁想起了蕭紅,感慨道:“也不知端木和紅姐姐有沒有安全抵達香港,她是個可憐人,生活總是不順。”

  羅烽正準備安慰,突然外頭響起敲門聲。

  “誰啊?”羅烽問。

  “我。”

  “進來吧。”羅烽說。

  來者也是東北流亡作家,筆名駱賓基。他抗戰初期曾經參加游擊隊,去年初加入共黨,輾轉各地又來了重慶,上個月他描寫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小說《邊陲線上》由巴金推薦出版。

  白朗站起來招呼:“吃飯了沒?我去拿副碗筷來。”

  “吃過了,吃過了。”駱賓基連說,不好意思地搓手道,“那個……我聽說羅烽買了一套《黑土》,能不能借我看看?”

  羅烽笑罵:“你這狗鼻子還真靈,怎麼聞到味道的?”

  “呵呵呵呵呵。”駱賓基一臉的憨厚傻笑。

  白朗抿嘴說:“自己去書房看吧。”

  駱賓基進書房沒多久,又來了兩人,這頓飯是沒法吃得清淨了。這些東北流亡作家都住得很近,一有風吹草動全來了,趕巴巴地跑來蹭書看——沒辦法,全套《黑土》太貴,流亡作家們又太窮。

  大家各自取下一本,也不管是從那部開頭,翻開就那麼讀起來。

  接下來的兩三個月,他們一有空就來坐坐,整套《黑土》很快就被翻舊了,時不時地還要聚起來討論情節和小說技巧,光是關於《黑土》的評論文章就寫了七八篇。

  不僅是東北流亡作家群體在關注,整個中國文壇都在討論,甚至包括廣大的淪陷區也在悄悄傳閱——這套小說從第二部就有濃厚的抗日思想,已經被日本派遣軍和偽政府列為禁書。

  巴金在《烽火》雜誌評價道:“《黑土》一書,可謂抗戰文學的傳世傑作。它以東北三個家族為線索,揭示出半個多世紀以來東北社會的巨大變遷。整部作品關於抗日的篇幅很少,但無處不體現著抗日的思想。書中的三大家族,從興盛到衰落,都有日本人的影子在。正是日寇對中國的侵略,讓無數家庭破滅,讓無數家族傾覆……《黑土》是對日本侵略者最有力的文學控訴。”

  梁實秋也寫文章讚嘆,順便還為自己辯訴了幾句:“我一向反對抗日八股。什麼是抗日八股?就是但凡文學創作,必然生搬硬套的往抗日內容靠攏。就連喝口水,吃頓飯,也要高喊兩聲抗日……宣傳抗日當然是愛國行為,但我們不能為抗日而抗日。特別是搞文學創作,大量劣質的抗日文學出現,只能讓讀者生厭,反而會對宣傳抗日產生負面影響。周先生的《黑土》就該作為抗日文學的範本,除了書中有少數人物正面抗日以外,九成以上的角色都沒抗日,甚至還有很多是漢奸。這種情況是符合實情的,我們讀起來很合理,並由此對小說產生共鳴。不管是書中的漢奸還是愛國者,他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共同展現出四個字——國讎家恨!這才是抗日文學的真正寫法。”

  張恨水雖然以愛情消遣小說成名,但現在已經改寫抗戰小說。自從得知了南京大屠殺,他就申請自費到敵後戰場打游擊,可惜不知該如何操作,只能繼續寫小說。他如今已經開始創作《大江東去》,這是中國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小說。

  張恨水寫文章評價道:“才子佳人好寫,國讎家恨難書。自寫抗戰小說以來,我就感覺寫起來很艱難,滿腔悲憤化成文字,卻總顯得那麼蒼白。周明誠的《黑土》讓我深深震撼,洋洋灑灑400餘萬言,呈現出的是整個民族的苦難。不要什麼《神女》,也不要什麼《狗官》,只一部《黑土》,周明誠就足以堪稱大文豪,今後的抗戰文學恐怕再難超越。”

  第九百二十五章 元旦

  “咚咚咚咚咚……”

  在歡慶的鑼鼓聲中,重慶數萬群眾正在舉行元旦大遊行。

  各機關、學校、團體整隊出發,所有樂隊集體出動。老百姓雖然窮,但參加遊行的人,至少也準備了幾根蠟燭,或在身上紮起彩帶紅布。

  西洋樂手們吹著小號,拉著手風琴,旁邊伴有中國樂隊的嗩吶聲。

  後面有廣東同鄉會的舞獅表演,緊接著是湖南同鄉會的舞龍表演。各工商團體帶著花燈緊隨其後,還有孤兒院的學生和數百童子軍,邁著稚嫩又雄赳赳的步伐快速前進。

  在八年全面抗戰期間,每年重慶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元旦慶祝活動。

  這是非常必要的,長期挨炸的老百姓神經緊繃,迫切需要有一個情緒發泄口子。國府也會在此時回顧抗戰以來所取得的成績,預測抗戰勝利的前景,以此激發軍民的抗戰熱情,堅定民眾的抗戰決心。

  沿途的戶外廣播裡,常凱申正在做新年致辭,他把剛剛取得的崑崙關大捷作為宣傳重點:“……就在昨日,英勇無畏的國軍將士,於桂南戰場再次獲得勝利!杜聿明將軍率第五軍第三次攻克崑崙關,殲滅日寇第21旅團5000餘人,日寇第21旅團班長以上軍士官死亡率在85%以上,當場擊斃日軍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崑崙關大捷,只是中國抗戰歷次大捷中的一部分,今後我們還會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