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周赫煊和中國電影製片廠的人,今天的觀眾對影片都沒啥了解,全是看在周赫煊面子上才來戲院的。

  很快,戲院裡就陷入死寂,直到片尾曲《我的祖國》響起,人們才開始唾罵和詛咒。

  林森的眼眶有些濕潤,嘆息一聲,默默離開了。

  周赫煊卻被記者團團圍住,接受大屠殺的相關採訪,他把早已印刷好的資料分發給記者們。

  第二天,超過四分之三的重慶報紙,都在義憤填膺的報導南京大屠殺。國黨中央宣傳部亦給予配合,宣傳日軍的殘暴獸性,號召青壯年踴躍從軍報國。

  文化界也紛紛響應,包括前段時間被噴得快死的梁實秋,也在文章裡頭說:“昨日目睹大屠殺紀錄片,不由背心發涼,未能想人類竟能暴虐至此,與禽獸何異?日本不僅是中國的敵人,更是全人類的公敵。”

  這次梁實秋沒有再被噴,大家跟著他一起罵,同時文藝界各宣傳小組,也在前線和後方拿著南京大屠殺的相關資料進行宣傳,激起全體民眾的同仇敵愾之心。

  至於梁實秋為什麼被罵,那得提到抗戰時期的一場筆仗。

  去年底,梁實秋擔任《中央日報》副刊《平明》的主編,他在副刊上說:“現在抗戰高於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筆就忘不了抗戰。我的意見稍有不同。於抗戰有關的材料我們最歡迎,但是與抗戰無關的材料,只要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勉強把抗戰截搭上去。至於空洞的抗戰八股,那是對誰都沒有益處的。”

  這番話頓時引起文壇的一致狂噴,反對者說:“在今日的中國,與抗戰無關的‘真實’是沒有的,每個人都與抗戰息息相關。”

  老舍、宋之的、魏猛克、羅蓀、張恨水、巴人、張天翼……不管是左派文人還是自由文人,輪番寫文章把梁實秋罵得狗血淋頭。連續被罵四個多月,梁實秋終於頂不住壓力,從《平明》副刊辭職了。

  南京大屠殺紀錄片迅速在四川引起轟動,每天的觀影者把戲院都擠爆了。這種情況漸漸傳播至西南和西北,中央軍委會宣傳部門,還特地把拷貝送去各個兵站放映。

  到八月初,周公館突然有熟人拜訪,正是曾經救過周赫煊一命的沈醉。

  “小沈,你來找我是公幹還是私事啊?”周赫煊熱情招呼道。

  沈醉說:“公事,請周先生跟我到軍統走一趟。”

  若是普通人被邀請去軍統走一趟,估計會被嚇得尿褲子,周赫煊卻笑道:“戴局長請我去喝茶?”

  “您去了就知道了。”沈醉突然低聲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具體情況我也不明白,因為我還不夠那個級別。只是因為我和周先生有舊,上頭才派我來通知的。”

  周赫煊欣然前往,結果剛上車就聽沈醉說:“周先生,得罪了。”

  “什麼?”周赫煊沒反應過來。

  沈醉掏出一截黑布,解釋道:“需要把你的眼睛蒙上。”

  第九百零七章 破譯電碼

  大概40分鐘以後,周赫煊被扶著進了一棟建築,上樓行走十餘步才被解開雙眼蒙著的黑布。

  周赫煊見沈醉已經不在了,問道:“小沈呢?”

  身邊的軍統特務說:“沈處長只是負責傳消息,他沒資格進這棟樓。”

  周赫煊終於開始感到驚訝了,沈醉現在可是重慶衛戍司令部稽查處副處長兼督察長,還是戴笠的心腹紅人,在軍統當中屬於絕對的實力派。

  沈醉居然沒資格進這棟樓?

  “這是什麼地方?”周赫煊忍不住問道。

  那特務說:“這層樓是密電組的辦公地點,其餘樓層請恕我無法告知,也請周先生不要隨意亂走。”

  周赫煊又問:“你們帶我來做什麼?”

  那特務道:“我不知道,我只負責把周先生帶過來。請跟我來吧!”

  兩人很快來到一個房間,門口掛著牌子——組長室。

  那特務敲門說:“報告!周先生已帶到。”

  屋內立即有人過來開門,熱情握手道:“周先生,今天真是打擾了,鄙人魏大銘。”

  “原來是魏處長,幸會!”周赫煊說。

  魏大銘,軍統電訊處長,抗戰期間負責情報搜集工作,被稱為“戴笠的靈魂”。

  魏大銘把周赫煊請進辦公室,親自給他沏了杯茶,說明緣由道:“今天把周先生請來,是希望你能幫個忙。”

  周赫煊撇著茶沫子道:“請講。”

  魏大銘說:“重慶是霧都,時常有大霧,按理說日本飛行員很難準確轟炸。但日機每次轟炸重慶,都正好趕上晴天,就連夜間轟炸也能準確找到人最多、最繁華的地方。”

  周赫煊道:“你們懷疑重慶有日本間諜?”

  “肯定有,但能把情報實時精確發送,那就不是一般的間諜能辦到的。”魏大銘嘆氣說,“事實上,年初的時候我們就抓到一個間諜,但卻因此打草驚蛇,導致日寇把電碼更換得非常複雜。這次請周先生來密電組,就是希望你能幫忙破譯日軍的電報。”

  周赫煊有些無語,苦笑道:“魏處長,我只懂簡單的摩爾斯電碼,實在愛莫能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