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地方的行政系統當中,採用了黨政並行方式,由地方黨委和地方政府共同治理。

  重慶此時屬於四川的省轄市,最高統治機構為市黨委和市政府,另外還設有一個“市政參議會”。這屬於學習西方民主政治的蹩腳機構,有些類似後世的地方人大,李宏錕現在想讓周赫煊擔任重慶市人大的一把手。

  按照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的《市參議會組織法》,公務人員不得兼任議員職務,市政參議會可以提出議案。市長對參議會的議案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複議,如果複議之後還跟市長有衝突,那麼就要讓全市的公民投票表決。

  這個規定看似很美好,其實都是扯淡,你讓民國的地方百姓全體投票?呵呵。

  但是,既然李宏錕親自招募周赫煊做重慶市議長,那麼情況就又不一樣了,屬於對周赫煊的極度重視。以後周赫煊如果對重慶提出市政發展要求,只要內容不太過分,李宏錕基本上都會同意的,否則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臉。

  周赫煊對此感覺特別新鮮,老蔣以前招募他,都是許以部長、廳長之職,還從沒讓他去做什麼參議長。

  這個很有意思嘛!

  “既然李市長誠意相請,那我就沒法拒絕了。”周赫煊笑著說。

  李宏錕哈哈大笑:“有周先生參議,重慶以後的發展肯定會更加快速。”

  第七百五十六章 基建狂魔

  地方參議員是要靠公民選舉的,再由參議員選出參議長。

  周赫煊現在連議員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提當什麼議長了,李宏錕也沒有那個權力來直接任命。但所謂的公民選舉就是個幌子,曹錕當北洋政府總統都可以賄選,地方參議會自然不在話下。

  老百姓沒有幾個會參加選舉的,投票者大多數是公務人員,以及社會上的知識分子。

  到時候李宏錕隨便交代幾句,全重慶的公務員都會選周赫煊,絕對的高票當選議員。再給議員們打幾聲招呼,做做思想工作,一個議長職務自然手到擒來了。

  周赫煊之所以滿口答應,就是因為議長的身份很清貴,而且還不用擔任何干係。

  當官就不同了,想要尸位素餐自然容易,想要真正做事則非常困難。首先,你得打通上層關係;其次,你得交好部門同僚;最後,你還要籠絡下屬——派系、朋黨、裙帶……關係複雜得理都理不清,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人際交往上。

  周赫煊為啥不肯答應老蔣做官?

  就因為官場太亂了,他若是傻乎乎的赤膊加入,分分鐘就能被屬下架空。想要查處哪個不順眼的,嘿,說不定就引出背後靠山,最後各種扯皮抵賴拉人情。

  特別是,老蔣還想讓周赫煊加入外交部,但民國的這個部門,最大用處就是拿來背鍋,周赫煊才不會二到去做背鍋俠。

  做地方參議長就很舒服了,而且能幹的事情還很多,大概有五大職權:

  第一,議決權。地方上要做出重大決策,原則上必須拿到參議會進行表決,非常過分的政策是要受到議員抵制的。別以為這只是擺設,民國地方政府經常出現此類事件,議員們雖然沒有任何權力,但私底下進行各行業串聯就夠當官的喝一壺。

  第二,建議權。這個權力很好理解,就是向地方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第三,聽取政府施政報告權。大概相當於行政監督權,一般情況下沒卵用。

  第四,詢問權。同上。

  第五,自由發表意見權。脾氣大的可以直接找市長開噴,也可以寫文章登報開罵,這是議員們的正當權利。

  周赫煊忍不住問道:“李市長,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現任參議長是誰?第二,其他議員會選我嗎?我一個北方人,跑到重慶來做議長,恐怕會遭到當地人誤解。”

  “這些問題,周先生完全不用擔心。”李宏錕笑道,“現任重慶參議長是汪雲松,汪老先生年事已高,早就想退位讓賢了。來之前我也徵求了老先生的意見,他非常贊同讓周先生來做議長。有了汪老先生的支持,其他議員在選舉的時候,肯定會給周先生你投票。”

  “那就好,免得引起不必要衝突。”周赫煊點頭說。

  這年頭人們的鄉黨情節很重,就拿抗戰期間來說,老蔣親自任命康心如做重慶市參議長。康心如雖不是祖籍四川,卻在四川出生長大,而且在四川經商多年,他做議長依舊被本地人各種排斥。

  汪雲松咱們前面提過,鄧公的恩師,在川渝一帶威望極高。現在既然是汪雲松主動退位,有他的支持,其他議員自然要給幾分面子。

  把事情說定,李宏錕就笑呵呵地說:“周先生,現在我可以問政了嗎?老實說,我這個重慶市長當了三月有餘,到目前都還不知道該怎麼治理地方。”

  “李市長這是在考教我吧?”周赫煊問。

  “哈哈,考教不敢當,只是問政於賢而已。”李宏錕笑道。

  周赫煊道:“你的幕僚們怎麼說?”

  李宏錕直搖頭:“都讓我蕭規曹隨,效法潘文華。我的想法呢,就是想整出些新意來。”

  潘文華這位重慶首任市長,可以說是政績斐然,幾年時間就把重慶市區面積擴大一倍,而且還新建、擴建了幾座碼頭,修築了市區內的三條主幹線。此人雖然出身於軍旅,卻是個基建狂魔,一言不合就帶領軍隊修路,如今被調去成都那邊當軍長,閒得沒事幹又帶著軍隊在成都修路。反正他走到哪裡,就帶軍隊修路修到哪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