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和派的先生們為此殫精竭慮,奔走疾呼,自詡眾人皆醉我獨醒。主和派之領袖,政界以汪兆銘為首,學界以胡適之為首。汪胡兩位先生堪稱中國之俊傑,見識卓著,目光長遠,其所慮者蓋當發人深思。”

  “然則,汪胡兩位先生似乎搞錯了戰和關鍵,是戰是和,中國沒有選擇權,一切全看日本而已。中國的主戰派,並非渴望廝殺的戰爭分子,他們為何要主戰?皆因日本選擇了侵略戰爭。”

  “近十年來,國際主流思想是裁軍與和平,日本則反其道而行之。自裕仁天皇繼位以來,立即著手控制日本教育界和思想界,軍國主義侵略思想根植於日本國民血液當中,就連小學生都要定期接受軍事訓練。”

  “1929年爆發世界經濟危機,日本國民經濟受到重創,從此開始瘋狂的擴軍備戰計劃。因為日本政府無力恢復經濟繁榮,只能轉移人民視線,將危機轉嫁到中國人身上。”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1929年,日本每年的軍工投資,只占國家總預算的10%,到1935年已經占比30%;1929年,日本每年僅能生產10輛坦克,到1935年已經能年產坦克300輛;1929年,日本的常備兵力只有10萬人,到1935年已經增加到40萬人。從1929年到1935年,日本的步槍生產量增長6倍,機槍生產量增長3倍,火炮生產量增長6倍,飛機生產量增長2倍……”

  “按照這個勢頭增長下去,日本的常備兵力明年很可能達到50萬,軍工投資很可能占到國家總預算的50%,甚至是60%。日本國力再強,都不可能長期維持如此恐怖的軍費開支。更何況,日本正處於經濟危機期間,他們的財政早就趨於枯竭。”

  “即便日本的官員都是和平愛好者,他們也無法阻止戰爭的爆發。如果不打仗,整個日本都要亂,因為他們的國家和人民都沒錢了。想要有錢,就只能對外擴張,就只能來中國搶劫。”

  “這就好像一個強盜,把家裡的糧食都吃光了,把家裡的錢都拿去買刀槍。這個強盜孔武有力、披甲執銳,而他的鄰居卻孱弱不堪,強盜的選擇會是什麼?當然是入室搶劫,如果不搶劫,強盜就要餓肚子,強盜的刀槍就要生鏽!”

  “我們的主和派先生們,他們祈求的和平是怎樣的呢?他們想要送給強盜一些糧食,然後說,咱們不打仗,別傷了鄰居的和氣。但送出去的那點糧食,只夠強盜飽腹一兩頓,只能讓強盜吃得更有力氣。該來的強盜,依舊會來!”

  “我也期待和平,但可能嗎?”

  “和平的關鍵,不在中國,中國沒有權利選擇。和平的關鍵,也不在日本,日本已經無從選擇。從日本開始擴軍備戰那一天起,他們就走上了對外擴張的不歸路。日本已經沒法再回頭,他們的身後是萬丈懸崖,讓日本停止侵略,等於讓日本人自殺。”

  “主和派的先生們,汪兆銘先生,還有胡適之先生,以及兩位先生的支持者們。天亮了,諸位快醒醒吧,別再閉著眼睛說夢話了。美夢再美好,那也是在做夢。別等強盜殺進了家裡,你們還躺在睡榻上,被人殺死於夢中。”

  “中日兩國之戰爭,大約明年就會到來。因為日本政府之財力,想要維持現有的擴軍備戰速度,只能支撐到明年。明年日本若不侵略中國,後年的日本就要經濟崩潰。”

  “我只希望,國人放下戰和之爭,腦子清醒些,思考一下如何抵抗。”

  魯迅認認真真地把文章看完,忍住咳嗽,自言自語道:“明年,就要打仗了?”

  蕭紅坐在魯迅旁邊,跟著也讀完了文章,難以置信道:“或許是周先生猜錯了吧。”

  “如果文章里的數據都是真的,那就應該錯不了。”魯迅無力地靠坐在沙發上。

  事實上,真正關注日本而又有分析能力的,肯定能夠推算出大致的戰爭日期。比如老蔣,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預言了戰爭的準確時間,因為他能夠獲得許多相關情報。

  再次一級的,無法接觸到日本軍費數據,但卻可以根據日本報紙、日本政策,以及日本民間輿論風向,預感到日本會在未來幾年內對外擴張。

  周赫煊的這篇文章,只是戳破了國人的美好幻想而已,揭下了那一塊名為僥倖的遮羞布。

  這篇文章沒有罵誰,而是用冷冰冰的數字,劈頭蓋臉的扔到主和派身上,讓汪兆銘、胡適和他們的追隨者好好看看。

  對於大多數無法得知日本具體情況的國人來說,這篇文章卻像一聲驚雷,在死寂的晴空中炸響。包括宋哲元和他的將領們,看到周赫煊的文章都震驚不已,想要接受卻又難以置信。

  明年,日本真會打來嗎?

  全國各大報刊雜誌,瘋狂地分析討論周赫煊的文章,而愛國學生也利用暑假再次掀起抗日宣傳運動。

  周赫煊這次回國寫了兩篇文章,前一篇攪動華北局勢,後一篇直接轟動全國。

  就連常駐中國的西方外交官,都把周赫煊的文章寄回國,讓本國的軍事和外交人員仔細研究。

  第七百三十三章 忽悠到底

  南京,憩廬。

  常凱申最近心情很好,因為“兩廣事變”就要徹底解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