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周赫煊買糧食沒花多少錢,他購進的是最廉價的玉米。由於大批量購買,每千克單價才0.001美元,15萬噸玉米總共花費15萬美金。反倒是運輸、儲存費用賊貴(美國農民不願出運費,需要上門收購),美國國內的收購轉運,再加上運到中國來,總費用高達3萬美元。

  所以說南京政府那些當官的腦子不靈光呢,買個屁的小麥,在美國買一斤小麥的錢,可以買40多斤玉米。玉米賤到農民都懶得去收穫,好多農場直接一把火燒個精光,這些玉米運到中國能救活多少災民啊!

  同樣的場面還發生在天津碼頭,隔日,第二批6萬噸玉米運抵天津,用來賑濟北方地區的災民。捐贈給北方的玉米沒有南方數量多,是周赫煊出於實際考慮,畢竟這次的重災區在江淮一代。

  隨後的幾天,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報導,引起劇烈的輿論轟動。

  宋子文也隨即發布公告,宣稱賑濟水災委員會,已經向美國政府賒購了45萬噸小麥,各地災民請暫時忍耐,馬上大批的救災糧就能運到。

  這個公告讓很多人鄙視不已,美國洪門和周赫煊都聯合捐贈了35萬噸糧食,中央政府居然才訂購45萬噸。

  《申報》不吝讚美道:“中國今日遭遇百年難有之大水災,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周先生個人捐贈糧食15萬噸,當為華夏第一義士豪傑!”

  于右任看到新聞報導以後,甚至專門寫了副對聯,從南邊給周赫煊寄到天津,內容為:學貫中西,滿腹錦繡棟樑材;活人無數,一腔熱血菩薩心。

  ……

  南京,憩廬。

  宋美齡的母親剛剛病逝,她已經回老家奔喪去了,常凱申卻萬萬走不開。

  常凱申放下手中的報紙,問道:“周明誠和美國洪門,真捐了幾十萬噸糧食?”

  “此事屬實。”宋子文說道,“我專門讓人檢查過,都是優等品玉米,暫時可以緩解江淮災區的饑荒。”

  “唉,天災不斷,賊寇又起。”常凱申鬱悶地咒罵道,“娘希匹,這陳濟棠、白崇禧真會挑時候!子文啊,你暫時放下手裡的工作,去廣州一趟,爭取把汪兆銘拉攏過來。他要多少錢,我給,他要當行政院長,我也給!”

  宋子文遲疑道:“汪兆銘現在是廣州偽政府的領袖,高官厚祿恐怕難以說服他吧?”

  “就他汪兆銘還想當領袖?哈哈。”常凱申不屑地笑道,“他就是被陳濟棠頂在前面的一塊招牌而已。”

  如今廣州和南京屬於敵對關係,宋子文可不願意去冒險,他推脫道:“賑災工作事務繁忙,我還是過段時間再去吧,至少得先把粵桂聯軍給擊退。”

  常凱申仔細想想,也覺得拉攏汪兆銘的時機還有些不成熟,點頭道:“也好。對了,你以國府賑濟水災委員會的名義,給周明誠發一道嘉獎令。他喜歡收藏名人書法,你再找人寫一副。”

  汪兆銘得到命令立即離開,他可是大忙人。

  常凱申端坐在沙發上,精神疲憊地揉著太陽穴,他在國黨內部已經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如今全國水患災害嚴重,可廣州國民政府居然不顧災情,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開戰。就在昨天,粵桂諸將在汪兆銘的督促下,由陳濟棠為主帥,白崇禧為先鋒官,攜唐生智等各部,揮師5萬北上進攻湖南。

  造反的粵軍已經和桂軍聯合出兵,而湖南守將又是何健。常凱申對何健很不放心,何健手下的軍隊又是唐生智舊部,很可能打著打著,粵、桂、湘三軍都要聯合起來反蔣。

  此時已是九月初,粵桂聯軍大舉北上,湘軍岌岌可危,全國各地又被淹得一塌糊塗。常凱申一邊要籌款賑災,一邊要籌款出兵,他已經窮得砸鍋賣鐵了。

  不但如此,常凱申在政治上也非常不穩。國黨諸多派系正在秘密搞事,準備召開國黨第四次全國大會,使用政治手段逼迫常凱申下野。

  而此時此刻,閻錫山也坐著日本人的飛機,從大連飛回老窩山西。

  部下擔心閻錫山的安全,問道:“司令,你回山西,不怕受常凱申和張學良的壓迫嗎?”

  閻錫山笑著回答:“他們顧不上我的。”

  確實顧不上,天災、內亂、外寇入侵,閻錫山選了個東山再起的好時機。

  九一八就要來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老毛病

  天災屬於湊巧,內亂卻是精心策劃的。

  自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7月18日,石友三起兵反對常凱申和張學良。

  7月21日,廣州國民政府頒布北伐討蔣令。

  7月22日,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陳友仁秘密出訪日本,多次會見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表示願以東北權益換取日本支持,但未得到響應。陳友仁隨即又會見蘇聯駐日大使尋求支持,也遭到拒絕。

  8月5日,閻錫山乘坐日本軍用飛機,返回山西重新主政。

  8月底,馮玉祥策反甘肅舊部雷中田反蔣,一度控制甘肅軍政。

  9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進行總動員,任命閻錫山、馮玉祥、韓復榘、鄒魯等人為北方軍政委員會委員。

  9月2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出兵。

  9月13日,粵桂聯軍兵分五路進攻湖南。

  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動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