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承蒙錯愛。”周赫煊微笑道。

  今天晚宴的主角是張學良,周赫煊刻意低調,一直默默地吃菜。但他明顯是不容忽視的,顧維鈞、蔣履福等外交官,以及張群等上海地方官員輪番敬酒,不知不覺就已經喝下十多杯。

  張學良面面俱到,跟誰都能聊得起勁。但他偶爾故意說些年輕人喜歡的話題,用來吸引蔣四小姐的注意,一頓飯還沒吃完,兩人已經眉來眼去了。

  隨後的幾天,張群每天都安排有節目,要麼設宴款待,要麼舉辦舞會,把上海的頭面人物都請了個遍。就連杜月笙這種青幫大佬,都跟張學良混得非常熟了。

  而每當張學良出現,蔣四小姐必然在場,兩人經常用英語說悄悄話,頗有些你儂我儂的意味。

  張學良和蔣四小姐的緋聞,瞬間就傳遍了上海灘,蔣四小姐也因為頻頻出席舞會,一躍成為上海炙手可熱的社交名媛。

  只不過嘛,蔣四小姐跟趙四小姐還是不一樣的。她明年春天樂滋滋的去北平看望張學良,結果發現對方身邊還有個趙四小姐,二話不說直接走人,直到半個多世紀後才重新見面,那時兩人都已經進入暮年。

  用張學良晚年的話來說:“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一荻是最患難的妻子,貝太太(蔣士雲)是最可愛的女友。”

  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其他的都排不上號。

  周赫煊懶得跟著張學良出席社交活動,他更喜歡和徐志摩這種文人一起玩,沒那麼多心機和利益糾葛。

  就在張學良、蔣四小姐秀恩愛時,羅明佑帶著阮玲玉來見周赫煊,商量合作拍攝《神女》的具體事宜。

  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聲電影

  海格路,周公館。

  客廳里坐著四人,分別是周赫煊、阮玲玉、羅明佑和孫瑜。

  羅明佑見面之後沒談正事,而是打量著房子說:“周先生,你這房子買得好,可沒少花錢吧?”

  “岳父買的。”周赫煊笑道。

  “嘖嘖,你老丈人可真捨得。”羅明佑咋舌道。

  羅明佑的感嘆很正常,上海的房子如今都只租不賣,90%的上海常住人口需要租房子住。很多人並非買不起房子,而是房主不肯出售,好房子甚至連租都不好租。

  就拿徐志摩和魯迅來說,他們兩個來上海以後,都是“頂”的房。即向原有的租客轉租,不僅要出租金,還要一次性付給別人幾百元頂租費。

  除非房主急需用錢,或者出價奇高,否則根本不可能在上海買到房子。

  張謀之購置的這處房產,花費了八萬大洋。如今上海的房價還在漲,轉手一賣的話,估計十萬元都有人願意接手。

  羅明佑笑著說:“我如果有閒錢,要麼用來開公司,要麼用來遊山玩水,決計不會買棟房子把自己困死。”

  “羅老闆這叫遊戲風塵,兩人著實羨慕。”周赫煊笑著說。

  “他們說我是浪蕩無形,哈哈哈。”羅明佑大笑,然後拿出《神女》的劇本問,“周先生,這部電影你準備怎麼合作?”

  周赫煊道:“我打算拍有聲電影。”

  “這可有些麻煩,聯華影業缺乏有聲電影設備。”羅明佑為難道。

  孫瑜突然插話,建議道:“有聲設備可以找明星或者友聯公司租借,我聽說明星公司的有聲電影已經拍完了。”

  明星電影公司出品的《歌女紅牡丹》,屬於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採用的是“盤蠟法”,即把聲音錄製在唱片上,播放電影的同時播放唱片。

  這是最原始的有聲電影,只能聽到人物說話,聽不到其他背景聲音,所有場景都是靜悄悄的。

  即便很簡陋,《歌女紅牡丹》的製作費用仍舊用去12萬元,堪稱當今中國影壇數一數二的大製作。當然,由於是第一次拍有聲片,這部電影前後經過5次試驗才拍成,試驗過程中可能浪費了兩三萬。

  周赫煊笑道:“我想拍真正的有聲電影,而不是只能聽見人物對話的片子。”

  “真正的有聲電影?”孫瑜沒聽明白。

  羅明佑倒是見多識廣,他問道:“周先生說的是‘片上發聲’法?”

  周赫煊點頭說:“不錯。”

  孫瑜滿頭霧水地問:“什麼是‘片上發聲’法啊,我也是從好萊塢回來的,怎麼聽都沒聽過?”

  羅明佑笑道:“這兩年剛剛研製出來的新玩意兒,就是拍電影的時候,能把聲音同步錄製在膠片上。就連好萊塢,也只有華納兄弟採用這種技術。”

  “機器很貴吧?”孫瑜問道。

  周赫煊說:“機器不貴,膠片很貴,因為片上發聲技術使用的是特殊膠片。不過正因為太貴了,所以這種技術雖好,但推廣起來不容易,美國西電公司正在降價促銷。”

  一直沒說話的阮玲玉,突然驚訝地說:“周先生對拍電影也這麼在行?”

  周赫煊笑道:“我兩個月前發越洋電報,請岳父詢問了有聲膠片的情況,所以知道得比較清楚。現在美國有95%的電影屬於有聲片,但卻只有幾部電影採用‘片上發聲法’拍攝。西電公司為了推廣有聲膠片,已經把價格降到普通膠片的一倍,但還是沒有公司願意購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