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只是一介書生,可沒那麼大面子。”周赫煊笑道。

  蔡元培說:“教育部已經決定,任命蔣兆賢為北大校長,八月底即可到北平赴任。”

  周赫煊反問:“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是教育部應該做的啊。”

  蔡元培顯然不是個好說客,有些理屈詞窮,只能強調:“明誠,你也不想看到生靈塗炭吧,早一日結束戰亂,老百姓也能早一日喘口氣。”

  周赫煊死盯著蔡元培問:“那些人真的有為老百姓考慮過?”

  蔡元培硬著頭皮說:“不管有沒有為百姓考慮,但早點打完仗,肯定對百姓有好處。”

  周赫煊笑道:“現在好像是反蔣聯軍局勢占優,想要早日結束戰爭,那也該幫閻錫山、馮玉祥他們啊。”

  蔡元培急道:“若是中央軍失敗,那中國可就完了,必然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局面。到時候汪兆銘控制著政黨,閻錫山、馮玉祥控制軍隊,各地大小軍閥又要分贓。汪兆銘為了掌控政府大權,必然勾連李宗仁等軍閥向閻錫山發難。如今馮玉祥的西北軍戰力強悍,在戰場上出力最大,可反蔣聯軍的盟主卻是閻錫山。到時候根本不用汪兆銘挑撥,馮玉祥都會生出異心,西北軍和晉軍衝突那是板上釘釘的事。這仗得打到什麼年月?”

  “孑民先生,這些都是你的臆想,說不定中央軍失敗,蔣總司令下野後,新政府能夠和平共處呢?”周赫煊笑道。

  “就汪兆銘的治國能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只會挑亂子,根本沒有手段協調各方矛盾!”蔡元培瘋狂貶低汪兆銘,接著又說,“西北軍和晉軍的矛盾難以解決,明誠你應該很清楚。馮玉祥在北伐時就出力甚多,所獲甚少,受了大委屈。以閻錫山的老摳性格,他要是做了政府主席,必然也不會給馮玉祥太多好處,馮玉祥能忍嗎?他的西北軍,可是比閻錫山的晉軍強悍得多!”

  周赫煊嘆氣道:“孑民先生,實話跟你說吧,我只是張漢卿的謀士,最後拿主意的仍是他自己。”

  蔡元培見周赫煊口風鬆動,立即喜道:“只要明誠能幫忙說服張漢卿即可。”

  周赫煊說:“僅憑一張嘴,是無法說服張漢卿的。你回去轉告蔣總司令,他想獲得東北軍相助,必須做到兩點:第一,巨額軍費支持,東北如今財政困難,沒有錢是絕對無法開撥的;第二,中央軍必須在山東或者河南戰場取得一些勝利,東北才好配合,否則張漢卿不會貿然行事。”

  “我一定原話轉告,告辭!”蔡元培拱手道。

  ……

  南京,憩廬。

  常凱申面帶喜色地問:“周明誠真這麼說?”

  蔡元培點頭道:“確實如此。”

  “你能不能看出來,他說這話時有多少把握?”常凱申問。

  “他非常篤定。”蔡元培回憶道,“周明誠好像非常了解張漢卿,而且他也承認是張漢卿的謀士,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張漢卿的意見。”

  常凱申點點頭,把蔡元培送走後,又讓親信帶著1000萬元前往北戴河。

  中央政府的財政也捉襟見肘啊,最近用各省稅收做抵押,發行了大量軍用券,全都攤派給大大小小的商人。本來國黨還想控制各地商會,現在為了獲得商會的財力支持,都已經放棄了控制商會的計劃。

  “周明誠啊,周明誠。”常凱申嘆息道,“希望真的如你所說,張漢卿能夠幫忙吧。”

  如果張學良入關幫助反蔣聯軍的話,常凱申除了下野沒有其他辦法。到時候不說各地老軍閥懷有異心,中央軍各派嫡系也會成為新軍閥,中國百分之百會再度陷入軍閥混戰的亂局。

  第三百七十五章 電影公司

  常凱申是個聰明人,周赫煊曾說服張學良東北易幟,這次似乎又有希望說服張學良援助中央軍,這讓他對周赫煊愈發重視起來。更何況,周赫煊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這樣的大學者同樣值得拉攏。

  在蔡元培送來書法作品的第三天,廣州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下屬出版社的編輯,突然跑來上海登門造訪。對方直接說明來意,想要再版周赫煊的《大國崛起》,並且新版書籍還要附帶常凱申的序言,說是印出來以後在各級政府內部發行。

  這可就牛逼了,政府採購啊。相當於中央政府和國黨黨部,幫忙推廣《大國崛起》一書。

  到時各級政府要員,以及國黨高級黨員,人手一本《大國崛起》,周赫煊想想都覺得有意思。

  只是出版社那邊提出要求,希望能刪減《俄國篇》的部分內容,把說蘇聯好話的章節全部剔除。周赫煊對此無所謂,反正他又不是蘇聯的宣傳人員,沒必要為此跟南京政府鬧得不愉快。

  常凱申要為新版《大國崛起》作序,文章自然不可能由他親自來寫,而是找秘書陳布雷代筆。陳布雷此人乃是常凱申的文膽,抗戰初期,常凱申有一句著名抗戰宣言叫“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這段話就是出自陳布雷之手。

  南京政府不僅要再版印刷《大國崛起》,甚至還對《神女》、《狗官》和《狗官外傳》完全放開限制。官方口徑把這三本書,定性為對舊式軍閥的批判,並稱中國在蔣總司令的領導下、在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必將徹底掃除北洋弊政,《神女》中的慘事不會在國黨統治下的中國發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