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徒美堂在統一美國洪門之前,曾創立過洪門分支機構“安良堂”,總部(安良總堂)設於紐約。而羅斯福那時正在做律師,擔任安良總堂法律顧問長達十年之久,直到他準備競選副總統才卸任(1919年)。

  羅斯福根本不缺錢花,少年時期就繼承了父親留下的12萬美元遺產,他母親又在外公那裡繼承了130萬美元遺產,而且叔叔還是前美國總統。這樣一個富二代、官二代,卻在擔任海軍助理部長期間,一直兼做司徒美堂的法律顧問,可知兩人的私交非常深厚。

  周赫煊乘火車前往紐約州時,梅蘭芳和他劇團已經輾轉芝加哥巡演。百業凋零的大蕭條時期,梅蘭芳的演出居然場場爆滿,足見美國人民對他的痴迷。

  《舊金山紀事報》關於周赫煊的採訪刊登後,立即被各大報紙轉載。他提出的“產能過剩、財富分配失衡”觀點,被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重視,甚至連美國國務院和州政府都在對此展開討論。

  ……

  奧爾巴尼,美國東部的一座小城市,它最初只是荷蘭人建立的貿易站,如今卻成為紐約州的首府。

  嗯,紐約州的首府不在紐約(市)。

  州政府大樓,是一座西方宮殿式建築,造型非常宏偉。可惜許多地方沒有建完,屬於一棟爛尾樓。

  據傳,當初因為建樓時耗資太大,州長責令停工,以至於牆上的許多雕刻都沒雕完。原本設計的是圓形穹頂,亦被草草改為普通屋頂,怎麼看怎麼彆扭,畫風差別太大,丑爆了。

  羅斯福自從當上紐約州長後,全家都搬進了這座爛尾宮殿。

  紐約州是美國最富裕繁華的州,許多大公司總部都設在這裡,股災受損最嚴重的華爾街亦位於紐約市內。做為紐約州州長,羅斯福最近焦頭爛額,整天都忙於開會,或者是接見各類大資本家。

  這天傍晚,羅斯福家的客廳里,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12歲的小兒子約翰,盯著桌上的烤火雞問:“媽媽,我們要提前過聖誕節嗎?”

  羅斯福夫人埃莉諾笑道:“今天宴請了重要客人。”

  “又是哪位資本家?”獨女安娜冷笑道。

  埃莉諾糾正說:“是一位淵博的學者。”

  安娜嗆聲問道:“就是那種只會說空話假話騙人的經濟學家?”

  “安娜,注意你的言行。”羅斯福非常不高興,他最頭疼的就是這個女兒。

  安娜雖然才23歲,但已經結婚三年。她結婚的原因很簡單,外婆要她去國外留學,而她不想讀大學,於是隨便找了個男人嫁掉。

  她的丈夫比她大10歲,只是個普通的股票經紀人。夫妻倆感情本來就不好,丈夫這次又在股災當中破產,兩人大吵幾架後,安娜便帶著剛滿周歲的兒子回到娘家。

  這妞夠叛逆任性的。

  一家人等到晚上七點多,女傭終於帶著周赫煊進來:“先生、太太,周先生到了!”

  羅斯福夫婦立即起身迎接,跟周赫煊握手道:“周先生,歡迎你來我們家做客。”

  “非常榮幸。”周赫煊笑道。

  埃莉諾夫人介紹道:“周先生,這是我的女兒安娜。”

  周赫煊伸手道:“安娜小姐你好。”

  “嗯。”安娜毫無教養可言,只是隨口應了一聲。

  周赫煊只好尷尬地把自己的手收回來。

  羅斯福更加尷尬,連忙介紹兒子轉開注意力:“這是傑米,我的長子。”

  22歲的傑米就穩重得多,微笑著和周赫煊握手道:“周先生你好,我是詹姆斯·羅斯福,目前在哈弗大學讀金融專業。我非常佩服你對股災的預判,這次聽說你要來家裡做客,我專門從學校趕回來。”

  “詹姆斯你好,很高興認識你。”周赫煊笑道。

  這個年輕人,可是二戰中的遠東和中東觀察員,得好好聯絡一下感情。

  至於羅斯福的二兒子艾略特、三兒子德拉諾,此時都在寄宿學校里讀書,並沒有出現在晚宴中。

  倒是小兒子約翰,一直好奇地看著周赫煊,因為他很少見到黃種人。

  周赫煊被領到飯桌前坐下,羅斯福夫婦熱情的招呼他吃東西,聊的儘是家常,絲毫沒有涉及股災和經濟危機的話題。

  直到用餐完畢,羅斯福把周赫煊請到會客間,親自添加木材,在壁爐中燃起熊熊火焰。

  周赫煊想起關於羅斯福的傳說,這位在當上總統後,邀請了很多學者做智囊團。他向專家請教問題時,並非用正式開會的方式,而是坐在壁爐前閒聊。

  羅斯福的大兒子詹姆斯也好奇的跑來,搬凳子坐在旁邊聆聽,甚至手裡還握著個記事本。

  羅斯福拿出一本《大國崛起》,笑道:“我喜歡看書,但只讀歷史和傳記類。對於經濟學,我是絲毫都不懂的,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

  第三百二十四章 隆中對

  “請講。”周赫煊笑道。

  羅斯福按住輪椅的扶手,身體稍微坐直說:“現在美國經濟亂得一團糟,政府能夠做些什麼?”

  周赫煊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你剛才所說的政府,是美國聯邦政府,還是紐約州政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