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書華胸有成竹道:“不妨先試試。”

  周赫煊建議說:“我們可以找一塊已經成熟的稻田,再請眾多記者和商家前來見證。把稻田分為均等的兩部分,一面由收割機負責收割,另一面用傳統方式收割。你看如何?”

  “這法子好,直觀而可信。”易培基笑道。如果真能成功推廣收割機,並給廣大農民造福,對他而言也是提高名聲和政績的大好事。

  ……

  如今中國廣泛種植的還是傳統稻穀,生長周期比後世雜交稻稍長。

  七月底到八月初,比較早熟的稻田已經一片金黃,晚熟的則要等到八月中旬和下旬。

  這天早晨,由農礦部官員、報社記者、上海商界代表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赴上海遠郊的金山地區。

  “易部長、虞先生、周先生、李先生、梁記者……”當地富紳孟懷明上前逐一抱拳敬禮。

  孟懷明是金山的大地主,這次收割實驗就選在他的稻田裡進行。

  當地農民紛紛跑來看稀奇,記者和商人也對此非常感興趣,就等著看比賽結果。

  一塊金黃色的稻田被分成兩部分,四個長工使用傳統收割方式,另外兩個長工使用人力收割機。

  李書華擔任裁判,他打開懷表喊道:“預備,開始!”

  最初時,由於長工對機器不熟悉,搞得手忙腳亂,常常顧手不顧腳。慌亂之下,甚至出現把稻杆攪進脫粒輪,導致機器被卡住的狀況。

  而另外四個長工,則非常利落的使用傳統方法收割和脫粒,收割速度反而比機器更快。

  李書華臉色有些難看,吩咐隨行的北大學生去清理機器,而看熱鬧的農民則議論紛紛:

  “這什麼破機器啊,弄著弄著就歇工了。”

  “哈哈,那些喝墨水的先生,怎麼可能會做農活?”

  “用機器織布還行,收稻子還是咱們農民更厲害。”

  “……”

  包括那些商人和記者,都以為機器要輸掉比賽。因為十多分鐘過去,靠傳統方式收割的稻穀數量,已經是機器的兩倍有餘。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失,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在兩個長工熟悉機器後,居然漸漸趕上來,非常輕鬆地實現反超。

  直至機器那邊收割完畢,他們的對手才完成三分之二的工作量……

  第二百四十七章 推廣

  一直沒說話的虞洽卿,在比賽結束後突然拍手鼓掌:“真是個好機器啊!”

  李書華笑著介紹道:“我們這種收割機還有個優點,那就是主體為木質結構。便於製造,成本低廉,適合大範圍推廣,中等家產的農民也能買得起。”

  易培基哈哈笑道:“此物甚好,我會督促農礦部,將這種機器快速推廣向全國農村。”

  周赫煊說:“還需要商會幫忙支持。”

  “虞某一定竭盡全力。”虞洽卿立即表態。

  虞洽卿現在的身份是全國商會聯合會副會長、上海總商會會長,他雖然自身不搞機械製造,但卻可以幫忙聯絡全國的相關商人。

  商人代表當中,突然有個中年人說:“這種機器對農民幫助極大,我願把它引進到沙縣!”

  說話的正是沙縣商會副會長黃爾康,此君跟虞洽卿一樣,也是貧困學徒出身,靠自己一步步努力才發展起來。

  黃爾康去年開始涉足糖果生意,今年便來上海開分店(總店在福州),明年甚至把分店開到了天津。周赫煊跑去請虞洽卿時,黃爾康順便跟來看熱鬧。

  黃爾康做生意的信條便是重視窮人,去年有個小孩到他店裡買白糖,而且只買一銅板的糖。店員嫌小孩買得太少,便說沒有糖賣。

  黃爾康聽到以後,立即叫住小孩,並把白糖賣給他。事後對店員說:“炎日當頭,叫小孩來買一銅板的糖,定是家境貧寒且又有急用。你嫌一銅錢生意小,麻煩多,可見不會做生意。你還是另謀高就吧。”

  於是黃爾康把店員辭退了,並且定了個店規:遇有穿草鞋進店的,店主應親自送茶敬煙,以示親切;遇有穿皮鞋進店的,則由學徒送茶敬煙,以盡禮貌。

  這是個厚道人。

  “贛州的生意我包了!”

  “別的地方我沒法做主,我代表益陽訂購500台收割機!”

  “安慶,我們安慶也要。”

  “……”

  商人們紛紛許諾,這些人顯然看到了收割機的價值,不想錯過這個既能賺錢又可利民的好生意。

  不過嘛,也有些奸商死盯著機器細看,想要找木匠來仿製山寨品。

  這玩意兒主體為木質結構,非常容易仿造。也就脫粒器的疏密程度不好把握,太密了易卡住穗子,太疏了脫粒不乾淨。

  周赫煊笑著說:“先不急,咱們再來比一場。”

  很快又找了兩塊差不多的稻田,這次長工已經熟悉機器,稻穀收割起來飛快。而那四個用傳統方法的長工,由於已經連續工作一小時,體力稍微有點下降,稻穀收割速度還不如之前。

  最後通過計時測算,使用機器和傳統方式收割效率比為2.8:1,也即是說一個人差不多能抵三個人的生產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