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中自然有我黨的身影,我黨趁著災荒在山東發展出不少前期武裝。某些部隊甚至生存到抗戰時期,成為敵後抗日的中堅力量——除了東北,山東敵後抗日打得最慘烈。

  山東不僅有起義,還出現了無數打家劫舍的土匪,某些地方甚至成為土匪的世界,家境富裕者紛紛躲到青島避難。

  張宗昌對此毫不在意,照舊徵收重稅,甚至從前線調回部隊鎮壓起義。有些士兵殺紅了眼,乾脆化身為土匪,他們甚至連普通災民的口糧都搶,導致情況更加嚴重。

  周赫煊本來興高采烈去東北,現在被搞得興致全無,整天倒在鋪位上睡大覺。

  清晨睡醒,張樂怡拉開車窗簾說:“快到地方了吧……天啦!周大哥,你快看。”

  周赫煊趴在窗後向外眺望,只見沿著鐵路,不時便出現幾具路倒的屍體。這些人都是來闖關東的,但卻病死餓死在途中,有的甚至還沒死透,躺在地上艱難掙扎,睜大眼睛無助地望著天空。

  “去他媽的張宗昌!”周赫煊忍不住爆粗口。

  第一百五十八章 馮庸大學

  “招工啦,礦山招工。只要青壯勞力,月薪1塊,包吃包住!”

  “工廠招女工,聽好了,只要女工,18歲以下,姿色出眾者優先聘用。”

  “……”

  周赫煊一踏出車站,便看到整排整排的招工攤位。從山東湧來的災民,在東北的商人老闆眼中,就是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力。

  就拿礦山來說,在當地招礦工薪水較高,而且出事故還要給撫恤銀子。災民則不同,本來1塊的月薪連女傭都不好招,但現在卻可以隨意挑選青壯,就算礦難死了也無所謂。

  更有甚者,打著招女工的幌子做人口買賣和皮肉生意,完全就是在趁火打劫。

  但災民們卻沒有選擇,能夠活命已經極為難得了,哪裡還顧得上以後?他們在招工攤位前,排著長隊緩緩前進,就好像一隻只待宰的豬羊。

  周赫煊不忍卒睹,去車行叫了一輛馬車,便往郊外的汪家河子村(後世瀋陽鐵西區)而去。

  車把式很健談,一邊甩著鞭子,一邊說話道:“幾位是新來的老師吧?”

  周赫煊笑道:“你怎麼知道我們是老師?”

  車把式說:“先生、小姐一看就是讀書人,現在又去往汪家河子,當然是要到馮庸大學做老師。”

  “連你都知道馮庸大學?”周赫煊驚訝道。

  車把式笑道:“全奉天誰不知道?馮五爺仁義啊,把家產全都捐出來辦大學,而且還不收學費,前陣子城裡貼滿了招生告示。我一個親戚家的娃,就通過了學校的錄取,報的還是啥機械專業。”

  “學機械好,中國就缺工科人才。等畢業以後,走到哪兒都能找到好工作。”周赫煊說。

  “那可不。”車把式健談地說,“我那親戚也不是啥富裕人家,供孩子讀中學已經費盡力氣。他本來是想去讀師範大學的,師範免費嘛。結果一聽說馮庸大學讀工科也免費,馬上就去報名了。那孩子聰明啊,腦瓜子好使,從小就有出息……”

  車把式滔滔不絕,說起來沒完沒了,一直抵達了目的地才終於閉嘴。

  出現在周赫煊眼前的,是大片新式建築。紅磚黑瓦、玻璃門窗、中西合璧,而且占地面積極大,把周赫煊的家底兒掏空了,也不夠興修這麼多房屋。

  馮庸正站在學校大門口,指揮著十幾個挑工安放石獅子:“左左左,再左邊一點,往前挪……誒,好嘞!”

  周赫煊走過去笑道:“馮校長,別來無恙啊。”

  馮庸見到周赫煊頗為高興,他哈哈笑道:“我喜歡這個稱呼,再叫兩聲來聽聽。”

  “馮校長好!”張樂怡湊趣的也喊了一聲。

  “哈哈哈,以後別喊五哥了,就喊馮校長。”馮庸笑得滿臉開花。

  周赫煊遞過一支香菸,問道:“學校的教員夠用嗎?”

  “夠,都是我高薪聘請的。”馮庸沒有接煙,他說,“菸酒我都戒了,咱身位校長,應該以身作則,摒除以往惡習。”

  周赫煊由衷贊道:“馮校長有魄力。”

  馮庸拍著兩尊石獅子說:“威風吧?六子送的。”

  張學良送給馮庸大學的石獅子,一直流傳到後世,就是瀋陽和平區新華路燃氣集團公司門口那對,當地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

  聊了幾句,馮庸對周赫煊、張樂怡說:“走,我帶你們去參觀學校。”

  幾人從校門進入,裡面別有洞天,樓房林立,操場、球場、運動場設施齊備。

  周赫煊吃驚道:“這麼多建築,你半年就建好了?”

  “不到半年,只用了四個月時間。”馮庸得意道,“教室、辦公室、圖書館、宿舍,加起來有200多間。”

  張樂怡問:“耗資不菲吧?”

  馮庸笑著說:“我把家裡的現款全拿出來了,還賣了兩家工廠、幾處宅院,總共捐給學校310萬元。”

  瘋子!

  破家辦學,只有瘋子才做得出來。

  周赫煊說:“就算辦大學,也用不到300多萬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