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不到明誠在語言學上也有造詣。”趙元任吃驚道,很快接過那套漢語拼音方案稿研究起來。

  周赫煊詳細解釋道:“我這套拼音方案,採用的是拉丁字母,分為聲母和韻母,外加四個聲調組成。”

  梁啓超皺眉頭問:“明誠也傾向於廢除漢字?”

  如今學界對於拼音和簡化字的研究,出發點並非降低文盲率,讓漢字易學易用,而是奔著廢除漢字的方向而去。周赫煊連忙解釋說:“我製作這套漢語拼音方案,目的不是廢除漢字,而是推廣漢字,它僅是輔助工具,讓小孩學字更輕鬆更快捷。”

  “還有這等事?”王國維是不相信的,他認為什麼羅馬拼音、切音新字都屬於邪道。

  趙元任是什麼人?

  中國語言科學的創始人,漢語言學之父。

  他只用十多分鐘就搞明白漢語拼音方案,口中念叨個不停,很快又用手指蘸酒,在飯桌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拼音:zhào、yuán、rèn。

  “哈,好法子!”趙元任拍手歡呼。

  梁啓超問:“此法可行?”

  趙元任高興地說:“比如今通行的羅馬拼音更加簡單實用,這套拼音方案如果得以推廣,對識字掃盲幫助很大。”

  “真那麼好?”王國維還是不信。

  “好是好,可惜恐怕難以推行。”趙元任嘆氣說。

  周赫煊不解道:“為什麼?”

  趙元任詳細解釋說:“為了推行標準國語,政府專門設立‘國語統一籌備會’,至今已有七年時間。全國的學者為了審定讀音、簡化漢字、規範羅馬拼音、編校國語辭典,付出了太多心血。任可澄剛剛當上教育總長,他也是想有做為的,前不久剛召集大家開會,已經決定於近日頒布《國語字母拼音法》。明誠啊,你這套拼音方案雖妙,卻絕不可能獲得教育部認同。”

  周赫煊默然,他聽懂了趙元任的意思。

  如果教育部認可並推廣周赫煊的拼音方案,那等於否定了全國學者多年來的成果。這種得罪人的事,教育總長怎麼可能會幹?

  沒有統一的、鐵腕的政府支持,這套拼音方案絕不可能獲得推行。

  見周赫煊表情失望,趙元任安慰道:“明誠,你也不必氣餒。你的這套拼音方案,我可以拿到‘國語統一籌備會’上討論,我相信大家還是識貨的。”

  “但願吧。”周赫煊苦笑,他對此不抱任何希望。

  第六十三章 名傳四方

  廈門,老太古碼頭。

  魯迅提著箱子走下輪船,遠遠看到林語堂在沖他招手。

  “豫才,可算等到你了。”林語堂高興地迎上去。

  魯迅抬袖擦了擦汗,抱怨道:“廈門的天氣好熱,這才早晨,就熱得我背心全是汗。”

  “多住幾天就習慣了。”林語堂笑道,“走,我帶你去學校。”

  林語堂和魯迅是多年好友,如今還未鬧翻,魯迅就是被林語堂推薦來廈門大學的。

  兩人在碼頭上步行十多分鐘,前方停靠著密密麻麻的小舢板。林語堂率先登上小船,回頭對魯迅說:“上來吧,小心落腳。”

  魯迅從小坐慣了烏篷船,非常輕鬆穩定地踏上舢板,好奇問:“怎麼坐這個,廈門大學不是在城裡嗎?”

  “在海邊上。”林語堂解釋道。

  船家麻利地操船起航,行不多久,隱約能看到一片荒灘,以及荒灘之上的一排洋房。魯迅有種被坑了的感覺,問道:“這就是廈門大學?”

  林語堂笑道:“教員宿舍還未建好,學校安排你暫住國學院的陳列室所。是三樓,很適合眺望風景,遠遠可以看到鼓浪嶼。”

  廈門大學自創立已經有七年時間,但在五年前才正式開校。教學樓和宿舍都還在陸陸續續建設當中,如今學生放假,學校里讀書聲全無,儼然一個與世隔絕的大工地。

  魯迅跟隨林語堂來到國學院陳列室,床鋪這些早已準備好,他放下行李感覺有些氣悶,便來到窗前極目遠眺。

  此時的鼓浪嶼已經淪為萬國公地,島上到處是西洋風格建築,只有鄭成功遺蹟還能找尋見一絲中國的存在。魯迅看得憋悶無比,他對這裡的印象非常不好,這種不好的印象促使他四個月後便離開廈門。

  林語堂走過來說:“圖書館和閱報室一直開放著,裡面還有些沒離校的師生,你可以去跟他們接觸接觸。”

  “也好。”

  魯迅又看了眼鼓浪嶼的公共租界,轉身跟隨林語堂去閱報室。

  兩人放緩腳步推門而入,本以為安靜的閱報室,此刻居然有人在大聲說著什麼。只見一個學生站在桌子上,捧著報紙激情洋溢的朗誦:“……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中國的每一個省份、每一個州縣和每一個鄉村,都將變成高樓林立、工廠遍地的文明世界……我們自由了,我們強大了,我們富裕了,我們不再承擔戰爭之苦,我們不再承受貧窮之厄。我們的孩子,可以坐在明亮的學堂里,學習最先進的文化知識;我們的子孫,可以跟洋人談笑共飲,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臉色;我們的國家,不再是被人嘲笑的對象,不用再簽署屈辱的合約。任何一個海外的華人,都可以挺直腰杆,大聲地高呼:我是中國人!我有一個夢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