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陛下當真利用我查出永王那樣的逆賊,防患未然,安定天下,我興許也就認了。但是陛下想防範的,顯然不僅僅是潛在的永王而已。

  我坐在帘子後面暗暗窺伺他們,像一隻躲在暗處監視看守羊群的獵犬,哪只羊要是膽敢越欄逃跑,我便報告給我的主人,將這只不乖順的羊殺了送上烤架。

  或許在陛下眼裡,我們都只是羊和犬罷了。

  宴中有人似乎注意到了黑暗中的這道帘子,眯起眼朝我的方向看了幾眼,我不由心虛地低垂下視線,不敢與他對視。

  人心固然齷齪骯髒、陰暗自私,但我現在做的事,比別人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更卑劣。

  散席後陛下將我召到跟前,問:“可有看出是誰在背後推動?”

  我回答:“臣女只能看到別人心裡的惡念,諸公是因為愛護陛下的名聲才勸誡,臣女看不出來。”

  陛下追問:“一點都看不到嗎?”

  我想了想,說:“平原侯對陛下有怨。”

  “何怨?”

  “他怨陛下寵信佞臣、提拔虞剡做宰相,把祖宗法度都丟掉了。田稅改制後,平原侯家的永業田減收過半,他夫人本就吝嗇摳門,逼他喝了好幾天稀粥。平原侯忍無可忍,照此下去,他要麼休妻,要麼聯合受損的勛貴一起彈劾虞剡。”

  陛下頓了一頓:“還有嗎?”

  “還有,陛下以後莫讓安國公和高少師同席,他們倆年輕時就結怨,互相看不順眼,全程都在心裡對罵互毆,不堪入目,我都看不清其他人。”

  陛下問:“就沒有和這回聯名有關的?他們能毫無私心?”

  “有。黃大學士一生未納姬妾,清名在外,其實是因為畏妻如虎,有心無膽。他眼紅陛下年近不惑娶豆蔻少女,因而隨諸公一道進諫,此為表里不一、沽名釣譽之輩也。對了,他還垂涎旁邊那名美貌宮婢來著,真叫人噁心。”

  陛下擺手道:“罷了罷了,以後這種無關緊要之事,你不用全都報與朕聽。”

  他心中忖道:「一群行將就木的老匹夫,果然不能成事,定是被人利用了。不讓朕封賀氏女為妃,是與賀鈞為敵,還是與朕為敵?難道還有其他人對賀家女兒心存覬覦?」

  我就知道,陛下沒有那麼好糊弄,他一定會起疑心的。假如現在哪個人還跟我有情弊糾葛,即使他只是喜歡我,陛下也會武斷地認定他別有所圖。

  何況……他並不喜歡我。

  陛下看著我說:“朕就不該一時心軟,答應永嘉不納你入後宮。縣主,終究還是要嫁人的。”

  公主說得沒錯,陛下納妃的心思果然還沒斷。我只有徹底成為他的禁臠附庸,牢牢地鎖在他身邊,他才會放心安枕。

  我跪下對他說:“陛下加我封號,命我執子女孝儀為姑姑守孝,我便相當於是她的女兒了,實在無法再侍奉陛下,不但悖倫棄德,我自己也會無顏面對九泉之下的姑姑。”

  陛下道:“那你說,朕要怎麼杜絕宵小之輩妄想覬覦你?”

  我狠下心,伏地拜道:“年幼時陛下曾戲言要我做兒媳,不知現在可還當真?”

  陛下詫異道:“元愍不在了,朕的三個兒子,大的十一歲,小的才七歲、六歲。”

  我抬起頭問:“陛下介意我比您的兒子大五歲或是十歲嗎?”

  陛下滿意地笑了起來,離座扶我起身:“好孩子,果然懂事。現在你輔佐朕,朕百歲千秋之後,你繼續輔佐朕的子孫。五歲十歲算什麼呢?你放心,不管朕的哪個兒子繼位,朕都讓他們立你為後。當年你姑姑,朕也是想讓她當皇后的,礙於先帝遺命而未能如願,你不會再受這委屈,也算告慰你姑姑在天之靈了。”

  倘若姑姑真的有靈,只怕此刻愈發惶惶不能安息。

  陛下回到座上,又問:“朕先前好像聽貴妃提起,有幾家人跟你議過親,是哪些人?”

  我端正地回答:“有去年的狀元邵墉、宋相公的長孫宋士柯、我繼祖母周氏娘子的侄孫周嶧,後來因為德太妃參與,周家公子未見過面,換成了信王。”

  “這些人,你姑姑是不是都看過,一個也不滿意?”

  “對,所以親事便擱置了。”

  陛下沉默片刻,說:“看來朕沒記錯,信王確實曾想跟你結親,怎麼現在又文定了你家妹妹?你們家不是只有一個女兒嗎?”

  原來他懷疑的是信王。

  我略鬆了一口氣,回道:“臣女這個堂妹其實一直養在家中,但是沒有名分,最近才認祖歸宗的,連貴妃都不知道。信王與舍妹也是陰差陽錯、姻緣天定,之前跟我議親,大概是德太妃不清楚我家的糊塗家務事,誤會了信王的心意,幸好及時糾正了,沒有耽誤一對有情人。”

  陛下沒有繼續追問這件事,改問道:“你姑姑出事以來,你是不是還沒見過信王?”

  “有數月未見了。”

  “以後你要在宮中長住,”陛下緩緩道,“有空去拜會一下太妃吧。”

  “臣女明白。”

  我明白,他要我去刺探德太妃和信王,看看他們心裡是不是有不忠不軌的念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