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這就是他當年在陸小鳳世界怎麼也找不到仙妖的真相?

  肖卿面癱著臉,默默的盯著古月聖。

  古月聖將一個包裹遞給肖卿後,深施一禮:「人界安危便請道友多多費心。」

  肖卿側身讓過:「我意外來到此,便也是因果夙緣,補天這般大事自當盡心盡力。」

  「如此我也安心了。」古月聖的說罷,便向著天外村盡頭而去,消失在了不遠處。

  古月聖回了仙界,肖卿也御劍離開,再一轉頭回望,天外村已經不見了蹤影,似乎從來沒有存在過。

  肖卿嘆息一聲。

  這麼看來,這個世界就應該與陸小鳳世界是同一個。現在的肖卿可不是當初什麼都不懂、二了吧唧的愣頭青,修仙有成之後,雖然本性仍然有些二,卻也深深的明白因果的厲害。

  既然確定了是一個世界,那麼他就不能亂來了,不然影響到了六百年後,有他的好果子吃。他仔細回憶,當初在陸小鳳世界時,貌似沒有唐朝,隋朝之後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朝代……隋朝延續了多少年來著?他還記得,葉孤城貌似就是隋楊後裔?

  在心裡盤算了一番,肖卿決定去大興城接觸一下隋文帝,至少先把瓊華建立起來。

  隋朝國都大興城正是唐朝長安城的前身,隋文帝時期建立,因隋文帝早年被封為「大興公」,所以命名為「大興城」。隋煬帝時期,大興城格局基本定型,李唐皇室亦是定都於此,將其更名為長安城,此後進一步修建和完善。

  他覺得,代表天命正統的和氏璧一直被武林所謂正道藏著,楊堅心裡一定很不爽。這個時候,真正的仙人去找這位隋文帝,所起到的效果絕對會很好。

  果不其然,他直接去找了楊堅,在仙術技能的加持下,很容易便忽悠了隋文帝。在答應對方去取回和氏璧之後,便在皇室的支持下,於華山之巔建立瓊華仙門。

  楊廣此時已經是太子,而楊堅在位也沒幾年了。

  對於楊廣,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總體來說,可以歸為「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八個字。前半生的隱忍,讓他得到了皇位,之後種種作為,顯示出了他心急於將他的政策推廣下去,卻沒有處理好當時的社會關係。

  肖卿想了想,覺得先觀察觀察,實在不行就去接觸楊廣的兒子楊昭。

  當楊素帶著宇文拓平定各方叛亂後,再回到大興城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隋文帝楊堅的一道十分突然聖旨。

  楊堅不知從哪裡找來了一個道士,並封此人為大隋國師,異常信任。

  楊素聽到這個消息,心情凝重起來。

  隋文帝楊堅是漢朝太尉楊震的十四世孫,他的父親楊忠是北周政權的開國元勛,為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戰功赫赫,官至柱國,封隨國公。楊堅十四歲就開始了仕途生涯,楊忠死後,楊堅襲父爵後又娶大將軍獨孤信之女為妻。

  將長女楊麗華嫁給北周宣帝宇文贇後,楊堅的政治地位更上一層,也更加穩固了。宇文贇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幼時被管教極嚴,被扭曲成了蛇精病,在他父親北周武帝宇文邕死後,安葬的當天便將孝服脫了以示慶祝。

  宇文贇死後,他的長子宇文闡繼位,此時朝政被楊堅把持。後年幼的宇文闡禪位於楊堅,後者三讓後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隋,是為隋文帝,建元開皇,後遷都大興城。之後的二十多年,被稱為開皇盛世。

  從楊堅的發家史上來看,他絕對不可能是那種對誰都完全信任的人。這個不知從哪裡山旮旯里跑出來的道士,竟然能一下子被封為國師,這件事本身就讓朝野驚疑不已。

  楊素了解楊堅,所以他對所謂國師的身份來歷更加警惕了。

  楊素為弘農楊氏之後,先祖世代為官,祖父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周靜帝宇文闡時期,楊素投靠了當時的左丞相楊堅,隋朝建立後,更是官至司徒公。

  在世家集團橫行壟斷的時代,寒門出身者無論多有才華,都不能身居高位。即使開掛如宇文拓,在不能暴露出北周后裔身份的情況下,也不能堵住世家的嘲諷。又被楊素收為養子後,宇文拓便也算是士族出身,在朝堂之上的狀況也好了很多。

  此時,楊素看到一頭白髮、面無表情看著自己的大隋國師,不禁猜測此人是楊堅早就準備好的後手,還是臨時拉來的炮灰?

  太師楊素平定各方叛亂、凱旋而歸後,看到的就是隋文帝楊堅身邊站著的穿著藍白道袍的國師。

  楊堅道:「這位便是我大隋國師玉虛真人。」

  新上任的國師玉虛真人看著的卻不是楊素,而是宇文拓,那雙左藍右棕的陰陽妖瞳在熟悉的臉上顯得更加詭異。

  宇文拓抬頭與他對視。

  肖卿露出了一個很淡的笑容,然後小聲對楊堅說了句什麼,便轉身離去。

  楊素眉頭緊鎖。

  帶著宇文拓離開皇宮、回到自己府中後,楊素單獨將宇文拓叫進了書房。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開口便問:「拓兒,你對上那道士有幾分把握?」

  宇文拓猶疑道:「師父想殺國師?」

  楊素道:「來歷不明之人,總歸是個威脅。」

  「可是……」宇文拓皺眉,「國師並未做危害天下之事,傷及無辜恐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