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這傢伙知道不吃老鼠會真瞎後,不一樣沒什麼障礙地吞下去了麼。

  早知道他那麼識實務,我就直接告訴他了,這是何苦來哉。

  就很氣,於是他伸手襲擊了床邊的沉眠帝王。

  仿佛感覺到什麼,貓頭鷹一百八十度回頭,冷眼看著阿江正掐自己腰。

  但看阿江身上的青紫更多,陛下便淡定地回過頭去,只把這堪稱大逆不道的行為當情趣了。

  ……

  在燕地的各種小事情平定後,群臣不堪勞頓,請求陛下歸朝。

  於是嚴江好不容易熬過了大王的秋收算帳,又被群臣的明示暗示轟炸了三五天,幾乎不出一點自己上山下鄉的時間。

  還能怎麼辦,當然只能勸陛下國事為重了。

  所以在當晚的賢者時間裡,嚴江撐著頭,一手繞著陛下的長髮,便開始輸出枕頭風,暗示自己玩夠了,累了,想花花了。

  但頭鐵的秦皇並沒有感覺到這風,他覺得自己這趟並沒玩夠,轉頭與阿江四目相對,便暢談起了自己的願望:「朕看大海無窮,數次觀海皆在山崖之上,甚不得勁,此番回朝,不如就從碣石(渤海)南下,乘船出海去齊地,再立幾碑……」

  嚴江的微笑漸漸消失,神色的開始冷漠。

  秦皇確依然興致勃勃地道:「你說海上還有大鯤,身長十丈,油脂甚足,若是遇到,朕便用攻城弩射殺一隻予你,對了,阿江你不是一直想出海麼,朕這便與你共賞海上明月……」

  他要從渤海南下,去齊地,然後再去吳越之地,最好在起兵而下,拿百越之地,讓四海天下,盡歸於秦。

  光是想想,就覺得的這才是不枉此生。

  「那你去吧,」嚴江一臉淡然,「我去北方箕子之地一觀,就不與你同路了。」

  到時去看東北虎還有後世已經滅絕的巨大勘察加棕熊,能的話就順著東北北上西伯利來,沒準還能趕上白令海峽的三月冰期,穿過去海橋去阿拉斯加,看看美洲印地安文明如今是什麼樣子,如今能找到土豆玉米南瓜帶回來……

  秦皇一時都怔了一下,這盆冷水有點太冰,但他那千古一帝的敏銳思維和第六感總能讓他卡在死亡的邊緣試探,並且活下來,於是瞬間想通關竅,便微微一笑,輕聲喚道:「阿江~」

  嚴江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你說過,海上危險尚在夏秋,朕並非一時衝動,」秦皇幽幽道,「你曾言世間懼死者帝王尤勝,如此,朕又如何為以己身胡來。」

  嚴江心說這倒也是,以你的求生欲肯定不會亂來。

  「吾想射鯤,也是當年你曾言『鯤之骨可作肥,脂可作燭,須可做架,』如是益民之物,由朕親做表率獵之,天下豈不效之?」秦皇一臉憂國憂民,仿佛對阿江不理解甚是難過,「如是為之,必有舟船為之大興,終有一日,能能得萬里之船,跨海而御四洲,天下盡可去得,大秦亦能興之。」

  嚴江被秦皇的理由說的目瞪口呆,明明你就是想出海浪,順手打條鯨魚裝逼,但被他這麼一說,仿佛的自己不答應就是耽擱捕鯨與造船業的發展,是大秦不能興盛的罪人。

  秦皇泰然自若地把天下萬民都拉出來當理由,還補充地問了一句:「阿江以為如何?」

  我、我還能說什麼?

  嚴江忍不住鼓掌道:「你說的對,我聽你的。」

  秦皇就很滿意,看阿江佩服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一時豪情澎湃,感覺比把他弄哭更有的滿足感,決定回頭讓史官把這段對話寫進史書里。

  嚴江當然不知道秦皇在尋思著自己知道會打破他頭的事情,只是思考著的捕鯨會不會生態——思及此,他不由失笑,沒有工業革命支持的捕鯨那就是正常的食物鏈生態循環,至於以後工業革命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後的事情了,想這個太遠。

  這一局秦皇大獲全勝,但嚴江還是覺得在渤海灣里轉轉就可以了,南下的話還是算了,南下海岸沒有大港,大船無法補給,再者徵集船隻太擾民了,渤海里也有你想射的魚。

  鯨魚喜歡在海灣尤其是河水出海口遊蕩,而且如今很多,它們有自己的固定軌跡,只要發現了,捕殺並不難。

  於是陛下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去海邊巡視,終於見到了大魚,找出軌跡,達成了射鯤成就——十二架攻城重弩架在船頭,弩師在一邊調整好瞭望山,他只要扣下弩機就好,不過就算是這樣,他也是整整射了五次才射中四十米外那足有十米長的坐頭鯨。

  帶傷的坐頭鯨在水中掙扎,立刻有更多一米的多長的攻城長槍飛快紮上去,染紅了大片海水。

  巨獸被拖上海岸,龐大的軀體如同山嶽,讓人不由自主地敬畏。

  達成千古未有成就的秦皇超滿足,立刻讓人在海邊建一座射鯤台,再刻個碑顯示自己的英明神武,還和阿江一起品嘗了鯤肉。

  嚴江就很無奈。

  射殺了傳說中的神獸後,秦皇整個人都仿佛輕鬆起來,讓嚴江很是困惑。

  「只是覺得朕亦是天選之人,」秦皇唇角微彎,笑道,「這天地何廣,卻終是未有長生。」

  身軀再大的鯤獸亦然死弩下,這天地間至強之品類,終究是人。

  是人,便無不死矣。

  嚴江越加困惑,伸手撫摸他俊美的眉目,看是不是發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