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這才做罷。

  於是嚴江便從燕地歸秦,發現秦王真的行動力超快,這才半年的時間,就已經將收繳的六國兵器鑄成農具,發賣諸國庶民,而且都是要按戶籍來算,有戶籍登記的,允許按低於市場價的兩折買農具,如果沒人戶籍,那便要按市價的原價買賣。

  他不由得為秦王鼓掌,一大籮筐的好聽話灌進去——這位老大做事從來就是做一步走三步,不放過任何微小機會,有這個規定,庶民會既不敢多買,也不想少買。

  畢竟多報人數戶籍,那可是要服勞役與交稅的,若是少報或者不報,被查出來在秦律是重罪,也會少了這一次購買便宜農具的機會——李信出門在外這半年,已經明白一件農具對庶民有多重要了,說是關乎生死也不為過,按原價買一件基本是要存個三五年的銀錢才能夠。

  這個時代的庶民們,還在青黃不接中掙扎,能吃飽的,都已經算小康之家,更不要說餘糧了。

  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有人中飽私囊,提價轉賣,但大體還是在控制之中,雖有不法之事,卻只是少量,同時也相當於做了一次戶籍的大清查,當然也得到庶民們普遍的感激。

  秦法的嚴苛這便體現出來優越性,秦王在命邊將嚴查武器走私後,抓到數個販賣六國武器入草原的大商人,他們遍布趙、燕齊楚四國,這次大案牽連人數達到近一萬,主犯皆被族誅,其它人則被拖去修馳道。

  這場大案有效地威懾了六國餘孽,一時間,連秦法在各地的推行都順暢了許多。

  這種恩威並重的治國之道引起了秦王的思考,開始和阿江討論這種恩該不該多施。

  阿江覺得就是要多施恩於民,這才能得到大家愛戴,光是威脅治不了天下,你是秦王又不是匪徒。

  秦王則覺得不能太多,因為施恩多了便不珍貴了,若是重威而寡恩,施恩時便更能感覺到他的仁德。

  這聲討論還把李信和蒙恬牽連了進去,蒙恬支持覺得恩應大於威,李信覺得威重於恩好,李信當然沒有秦王那麼敏銳的才思和治國經驗,於是在辯論中被蒙恬幾乎按在地上摩擦。

  在這種快活的氣氛中,他們在秦王十八年的夏天回到了咸陽。

  路過咸陽東邊的龍首原時,嚴江看到了一座即將竣工的巨大宮殿群,在夕陽之下,巍峨雄壯,熠熠生輝,宛然仙境。

  無數民夫工匠還在其上忙碌,在支架上或上漆、或畫棟,遠遠望去,螞蟻搬家一般。

  而居高臨下,看遠方的咸陽,更是比之先前大了一圈,一時心中大慰,縱馬回家。

  只是才一入城,嚴江便覺得不對。

  咸陽城中,竟然隨處可見方士打扮的士人——有人甚至專門開館,為人占卜讖緯,說是非常靈驗,得到過秦王的誇讚。

  嚴江甚至還未入宮,便被一名三十業歲的年輕方士攔住。

  「燕人盧生,見過正卿。」來者面容俊雅出塵,眉目湛然,只是站在那裡,就仿佛隨時會跌足而起,乘風而去。

  「何事?」嚴江微微挑眉。

  「無事,只是仰慕正卿已久,欲求一見。」盧生言語恭敬,姿態灑脫,半點不為富貴權勢折腰的模樣。

  嚴江輕笑一聲:「正好,我途經燕地,也聽過方士盧生大名,既如此,相請不如偶遇,你我秉燭夜談,以術相交,如何?」

  居然還有這種好事?

  本來做好被拒準備的盧生一時有些驚訝,但卻立刻的打蛇隨棍上:「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嚴江微微一笑,在李信耳邊道:「你和蒙恬自去見陛下,就說我今晚有事,明天再去找他。」

  第184章 方術

  秦皇聽到李信傳話時,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蒙恬李信在秦皇的威嚴下瑟瑟發抖,前者更是體會到了弟弟蒙毅當年那位職位有多難過,低聲道:「那盧生在燕地甚有名氣,正卿亦是求仙之人,自然想要一試高低,想來很快便會回宮,還請陛下息怒。」

  但陛下並不想息怒地樣子, 冷聲斥退了兩將,幾乎把手中的硃筆折成兩段。

  他連哄帶騙加恐嚇才叫回來的人, 做的第一件事居然平上回來見他, 而是去找什麼盧生, 他有什麼……

  思及修仙問道之事,秦皇驟然冷靜下來, 察覺到了不對。

  在與他確定關係後,阿江處事便認真甚多,從不會隨意誇人,更知曉自己的性情,不應在這久別重逢之日另生事端才是。

  除非, 他覺得這件事更重要。

  更重要……

  秦皇指尖在案上輕點,思考著的其中關卡, 對了, 上次徐福,怕也是阿江套路——他甚至有些愉悅地回想著,阿江陰人時也甚美, 想——罷了,先別想這些雜事,如今阿江還在那盧生身邊。

  他是想讓朕私下裡見他對何應對盧生?

  可是兩人素未謀面,能有何異樣?

  他想著這些天接見盧生的細節,這些燕地方士入咸陽後,影響甚大,有人為他推薦了盧生為他講解了許多養生鍊氣之道,還演示了仙法,讓他覺得此人還有此手段,準備回來讓阿江一見深淺。

  但萬萬沒想到,他還未引見,兩人便已私下相見相約……

  真是豈有此理!

  朕倒要看看,這次你做何解釋!

  秦皇眸光裡帶著凜冽殺氣,以手支頤,飛快閉上眼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