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但語氣一下子得和藹可親,甚至連憨厚的笑容都準備好了:「沒想到居然是大買賣,請跟我來。」

  有需求就有地位,但嚴江還是沒能直接見到頭曼單于,按這位叫都骨的匈奴人說,頭曼單于的闕氏(妻子)正好今天生產,他買紅糖就是為了給單于獻禮物。

  聞此言,嚴江立刻便有了興趣:「那這個孩子起名了麼?是不是叫冒頓?」

  都骨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弄錯了,冒頓是單于長子,他母親是單于的前任闕氏。」

  那便沒錯了。

  嚴江感慨地想著,後來這位頭曼單于也是準備費長立幼,結果讓大兒子刺成刺蝟不說,還讓兒子開發出了響箭這種新兵器,這王權之爭,真是從古今中外莫能更改。

  千里之外,齊國的臨淄正是一個陰沉的雨天。

  一名文雅的士子撐著華美的絹傘,走入無人的小巷中,推開一處木門。

  脫下鞋履,士子濕透的足衣在木板上留下數個沾濕的足跡,緩緩走入內室。

  室內昏暗,只有一燈如豆,散發著微弱燈火。

  「如何了?」燈下人低聲問。

  「太醫署中已經安排了新人進去。」來者淡定地回復道。

  「那便好,」燈下人輕聲道,「秦王好權,必以秤錘量書,不呈不歇,如此行事,必難長久,你讓人多提及羨門、高誓得道之事,以起其求仙之心。」

  「明白,」來者微微嘆息一聲,「只是秦王未免也太厲害了些,都找不到弱點。」

  「侯生,」燈下人微笑道,「人都有弱點,他也不例外。」

  「如今嚴子離他身旁,我等還需努力才是。」那侯生無奈道,「你說,他是真仙嗎?」

  「是或不是,皆不重要,只要秦王懼死,他們總會決裂,」燈下人笑道,「越是英明帝王,便越是世上最為畏懼生死之人。」

  第182章 禮物

  嚴江等了數日, 還是沒有得到晉見頭曼單于的機會。

  聽說他去最近忙著與東胡交易牛馬,想做一筆大買賣。

  「什麼要買賣,要頭曼單于親自過問?」嚴江好奇地詢問都骨。

  到了兩粒胡椒的匈奴的小頭領正吸香一般將胡椒放到鼻尖陶醉地輕嗅,聞言遲疑了一下,才道:「我並不太清楚。」

  嚴江也不糾結,感謝之後,便與他們道別。

  「這裡邊肯定有問題, 」李信蠢蠢欲動,「我們是不是要去打探一下?」

  嚴江是很想去打探一下, 但並不想帶上李信, 於是安撫道:「先靜觀其變。」

  李信有些失望, 但並沒有多說,蒙恬著看著這雜亂的城市, 若有所思。

  嚴江笑道:「蒙兄弟可是有所得?」

  蒙恬微微一笑:「只是覺得這頭曼城位置甚是不錯,若做成城塞,當能容下十萬軍民。」

  就差沒有明著說這些胡人太過浪費寶地了。

  嚴江也有同感,於是帶著他們一起,細心勘察了這座草原的聚居點, 這裡位於河套地區,水草豐美, 有開發農耕的希望。

  陰山匈奴的發源地, 如今他們已脫離了蒙昧,社會結構入奴隸社會,每個零星的小部落都是的牧民都是貴族, 他們自帶弓馬加入戰爭,戰鬥勝利後得到的戰俘就是他們的奴隸來源,掠劫來的一切物資都歸戰士所有,每得到一個首級,而且他們向秦國學習,戰士每得到一個首級,就能得到一盞酒。

  草原冬天寒冷,酒是超貴重的物資。

  但是草原並不是個好地方,天災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一但遇到大雪又來不及轉移到避風的草場,那麼部族的牲口便基本宣告報廢,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南下找補的時候了。

  趙國原來攻占這裡,設了九原郡,蒙恬仔細地收集著一切信息,李信也不甘示弱,就差拿個小本本記筆記了。

  秦國並不畏懼匈奴,相反,匈奴一直不在秦長城周圍鬧事,大多饒過黃河騷擾趙地。

  「我父親當年以義渠騎兵北上,征伐北地,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得封狄道侯,」李信對邊地胡人其實了解不少,「我秦國車馬精良,這些還在用骨箭蠻夷,也就跑得快些,待得硬碰硬時,便跑得飛快。」

  蒙恬聽得認真,但對李信輕敵的言語不置可否。

  嚴江就沒那麼客氣了:「你還沒學乖是不是?」

  李信傷疤被揭,一時委屈地幾乎冒煙,蹲在一邊低聲道:「這都是當年父親提起,我才就那麼一說。」

  「等等,」嚴江眉頭一皺,低聲道,「你說胡人都是磨骨為箭,劈石為矛?」

  李信點頭:「是啊,父親曾說,胡人無銅無錫,就只有幾個頭領有些刀刃,還多是撿我們秦軍留遺落的兵器。」

  嚴江還未說話,蒙恬已經皺起眉頭,李信也覺查出了不對:「等等,剛剛我們見那個都骨,他的腰上有銅刀。」

  「不止,」蒙恬低聲道,「看那箭袋之中,皆為鐵器。」

  他是武將,銅鐵還是分得清的。

  嚴江指尖在膝尖輕點:「有人販賣兵器。」

  販賣兵器入草原,不管在燕趙秦哪國,都是重罪中的重罪,但如今秦滅六國,這九原郡當然不在秦法的範圍內——或者說,這賣武器的商人們,或許很喜歡看到秦國有麻煩呢?

  遇到這種事情,當然要順藤摸瓜,把兩邊都一窩端了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