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國的稅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當年收成、有無受災、以及戰爭需求三點來定的。

  而要支持數十萬大軍在不到十年時間裡滅六國,稅賦徵發,可想而知。

  至徭役,據嚴江所查,這三年間,魏地的兒郎已經被數次徵發,兩三年未見了。

  先說是征去滅楚,兩度攻楚,滅楚之後,又征伐去攻占各地郡縣,這便罷了,攻了楚,又去了代地,至今未回。

  秦人在各地徵召本土讀書人當吏,但讀書人怎麼願意當一小吏,大多逃去齊國。

  只有一些家窮貧困,不能移的人,才能去給秦人當小吏。

  不過日子還算過得去,習慣很難更改,但改過了,又會接受的不願再改。

  嚴江路過高陽鄉時,便遇到村人在與稅吏相爭。

  村人祖輩皆按魏制算一斗,不願意按秦制交賦。

  而抗稅在秦地可以說是大罪了,如果真惹火了秦吏,這村人就得去當刑徒。

  這時,本在喝酒的里村的門吏醉熏熏地上前,三言兩語,說動了村人,按秦制交了稅。

  他沒說什麼大道理,只是說聽說代地地動,王賁不費一兵一卒就已經成功拿下代地,你家兒子必能回家,你切不可讓他回家孤苦一人。

  村人仿佛有了盼頭,便補足了稅賦。

  嚴江一時好奇,便上前去,以旅人求口水喝為由,與那門吏交談起來。

  那門吏姓酈,三十多歲,細長眉眼,長得只能算端正,是個家貧的讀書人,祖上也闊過,但是戰國數百年,沒落的世族多得數不過來,就比如秦滅魏後,他家族主支都已經去了齊國,只留下他這隻沒錢沒勢的,留下「看守祖地」。

  嚴江問起他為什麼不去咸陽求職,咸陽學宮求才,以你的見識,混口飯吃不難。

  那門吏笑而不語。

  只是提起秦制時,略有輕蔑,不肯多說。

  嚴江更好奇了,轉身拿自己的醫用酒精兌了水,請這位自稱「高陽酒徒」的狂生喝。

  在這隻有七八度的糧食酒水時代,他相信自己這勾兌酒沒什麼酒鬼拿不下來。

  果然,只是一口,對面的狂生立刻驚為天人,不敢大口,只一點一點啜飲,神色沉迷。

  於是在他引誘下,高陽酒徒傲然一番言語,把當世七雄一一評論了個遍,趙王昏庸,楚國分裂,齊國偏安,秦國殘暴,反正哪個都是要玩完的,他哪個都看不上。

  嚴江又問起天下英雄,他說秦王自然是天下之主,只是有他在,自己的才能根本展現不出來,只有等秦王死了,他這縱橫之士才有出頭之日。

  嚴江微笑著把對方的話一一記住。

  又問起那嚴子呢?

  對方深思許久,說了句天人也,可惜事秦,便說不出來了。

  嚴江又與他對飲到他倒地。

  這才緩緩將酒水收走。

  他想起這人是誰了。

  酈食其。

  在蘇秦張儀去後,他是縱橫家的最後榮光。

  看過楚漢爭霸的人,都對這傢伙的一張嘴無法忘記。

  他一個人,幫劉邦說下七十城市,連秦國之亡,也少不了他的參與——電視劇里,劉邦沒有走天下第一險的函谷關,而是走咸陽的南方武關,就是這個人,說通了武關投降,讓這千古雄關不戰而下,就此,咸陽無險可守,繼位的子嬰便被劉邦就此拿下。

  而後項羽攻來,劉邦打開函谷關,項羽火燒咸陽,大火三日不絕,秦國就此斷絕。

  不過他也沒什麼好下場就是了。

  後來劉邦攻齊地時,他去說齊地之主投降,已經成功了。

  誰知道韓信也想要滅齊之功,於是故意在齊願投降之時攻打齊地,當時齊王大怒,以為酈食其是騙子,於是把他扔入滾水,活活煮死。

  這位可以說是戰國最後的一位縱橫家了。

  他凝視著這醉倒的酒徒,默默想著酈食其酒後的話。

  六國將滅,生不逢時,縱橫者,無用矣。

  想多了,誰說沒有用的,百越部族,夜郎,還有北方諸胡,朝鮮,絲綢之路那麼多國家……

  看著這三十來歲的青年,他微微一笑。

  第170章 翻車

  高陽酒徒酈食其醒來時, 便見燈火如豆, 一時間, 頭暈眼花,抽搐噁心。

  而那位旅人在床邊嘆息說自己的酒太烈了, 沒能勸你少唱一點,真的是太對不起了。

  說著, 心虛地給他倒了一杯水。

  忘記這是頭道蒸酒,裡邊是有少量甲醇的,還好這傢伙抗不住這種高濃度酒, 並沒喝多少, 這麼快就醒了, 看來問題不是很大, 自身能代謝掉。

  嘖, 差點翻車。

  一邊的酈食其回味了一下美酒,立即說自己沒事,能嘗到這樣的好酒,他死而無憾。

  嚴江於是請他去咸討生活,這樣就能經常喝到這樣的好酒。

  酈食其有些渾濁的眼睛狐疑地看他一眼,雖然知道這位肯定不是尋常人家,但這麼直接就能說去咸陽居住的, 肯定不是一般人了。

  他深思數息後, 還是委婉拒絕了。

  嚴江坐在一邊, 淡然地倒起一杯酒, 放在唇邊, 開始背誦:「當今天下,秦之苛政已行天下,六國人心莫不思變,雖有秦王鎮壓天下,然聞秦王以衡石量奏書,日夜不得休息,如此貪於權勢,必難長壽,待其身死國滅,自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