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早知凶多吉少,但一時間,整個府上都已經是痛哭流涕。

  項氏對嚴子感激不盡,卻沒有告訴他要遷移至何地,嚴江也沒有問,只是溫和地勸慰兩句,然後又重點關懷了以後一定要讓項羽好好讀書這事。

  項氏對他保證會將此事放在心上,然後便上了車馬,棄了府邸,奔向茫茫湖澤之中。

  亡秦必楚……

  「呵呵。」嚴江放下心事,拍了拍有些困惑的鳥兒,笑著離開了。

  第161章 古蹟

  嚴江很不喜歡項羽, 從歷史讀到他的六次屠城, 到氣量狹小, 再到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反正從頭到尾都寫著有勇無謀——看看人家蕭何,去咸陽第一件事就是找戶籍,你項羽搶珠寶後宮美人就算了,居然把所有先秦珍貴典籍都一把火燒了!!

  沒文化太TM可怕了,後世的許多典籍, 還是科學家張蒼保留背誦下來的。

  但先秦文化就此斷層, 考古發現的各種黑科技都成為歷史之迷, 墨家、法家皆被重創, 讓儒家找出頭之機。

  不過他再不喜歡都不會因為一件沒發生的事情動手,在別人沒有惡意時, 他從不會主動出手。

  這是他的底線。

  而且項羽能反秦,歸根結底是秦朝的大廈崩塌,比如秦始皇在世時, 那些人豪傑哪個不是安靜如雞, 後世把秦王像反人類里寫的儒生們, 在秦皇在世時可是最能捧他的。

  倒是楚國……

  牽著駿馬, 嚴江從會稽北上, 沿途看來, 周圍潰敗的楚軍, 反而是更可怕的劫難, 沿途許多縣城都是大門緊閉, 就怕遇到潰兵或者群盜。

  而很多鄉村都匯聚一起,集結起剩餘青壯,包圍家鄉。

  一些偏遠的小村落們,則是有人在要道看守,一但有潰兵亂匪前來,就逃亡到山裡,躲避求生。

  嚴江的一路走過邗溝這條中國最古老的運河,一邊在山野採集草藥,遇到可以治的人,便救一救,他的治療水平雖然不高,只能做點外傷急救,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扁鵲之流的名醫了。

  所以一路在山野救助了不少逃難村民。

  沒辦法,這年代,歸隱山林是不存在的。

  山中豺狼虎豹遍地都是且不說,光是小蟲子就能要去大量性命,他們這些聚落的小蟲們叫「瘴氣」,一進林子,便如轟炸機群一樣圍過來,一不小心就會被盯出一身施瓦辛格樣的肌肉,然後發冷發熱。

  後世甚至有一種專門的自殺方法,叫「披髮入山」,南明的很多軍隊就是這樣消失在茫茫山林里,再也不見。

  百越之民數量不多也有這個原因。

  他順著運河,他又到了淮陰,去看了那韓家夫人。

  那女子背著出生不久的小兒,正費力地漿洗衣物。

  她那從軍的丈夫看起來並未回家。

  廣陵離淮陰只有兩百餘里,項燕軍城破卻已經月余,如今都沒回來,想是回不來了。

  嚴江嘆息著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上前掛了個路上遇到的一名重傷韓姓士卒,托他將送回一些財物,然後便給了她一些楚地蟻鼻錢,再悄悄告訴他自己在城角某某地方埋了些財物,你以後若是困苦,便可取用。

  她一獨一人帶幼子,直接給太多錢給她不是福,是大禍。

  韓氏女感謝了他,收下了那二十來個錢,向恩人詢問姓名,等她小兒韓信長大,也好回報。

  嚴江只與她道別,沒留名。

  然後便繼續起程北上,而他一路看得更多的是,很多封君縣公們開始收拾財物,賣掉土地,隱姓埋名,並不打算為秦國的發展添磚加瓦。

  這也是正常的,畢竟秦人來了,他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然後回頭就戳陛下,讓它記得多開學堂,多取貧士,以留大任。

  陛下懶懶地點頭,就很敷衍,然後問他多久回家,我等你好久了。

  嚴江也很敷衍地回答快了,就快了。

  兩個大豬蹄子相互忽悠著,一路來到了下邳(音同「披」)。

  嚴江頓時興致大起。

  下邳,歷史上超有名的地方啊,他第一件事就是問了沂水橋在哪裡,然後到橋上看人來人往,又問了這周圍有沒有什么姓黃的老人。

  然後在橋邊遙想著的如果自己遇到一位丟鞋的老人會不會去幫忙撿呢?

  第一次肯定會,然後撿上交給老人了,對方要是再丟下來讓再撿一次,他肯定會以為這老頭老年痴呆,然後給對方一點銀錢,讓他去買雙好的,我還有事先走了——然後就和黃石兵法錯過了吧?

  要不然以後把張良派到這裡噹噹縣尉?看能不能遇到那位讓他三次撿鞋的恩師。

  逛了沂水橋他又去了後世道教丹祖葛洪煉丹的洞想看看。

  可惜並沒有找到,於是他就去了下邳城的南大門,這裡以白石修建,所以有一個特別的名字——白門樓。後世呂布就在這裡戰三英然後被吊死。

  現代時他曾來這旅遊,當時這裡可是湊足了八景,但如今嘛,一切都尚未發生。

  但也很快樂,這天大地大,歷史真是太有趣了。

  嚴江叫上一艘船,把城外玩的花花叫上,繼續沿沂水向北。

  然後到晚上時,陛下起來飛了一圈,就很生氣了,幾乎要炸開。

  因為下邳是水路要道,有三條河在此交匯,向北沂水直通齊國,向東睢水卻可以直通大梁到新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