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一個選擇就是退去淮東,再駐潁水之旁,據地利與秦軍一戰。

  項燕也是名將,立刻做出選擇,派出士卒斷後,自己收拾殘兵,渡過潁水,退向百里之外的郪丘,欲借潁水之利與秦軍相抗。

  他已經看出來了,當年那麼容易打敗李信,全是因為李信用兵喜奇,且輕而無備,而正面戰場上,楚軍一對一時,是打不過秦軍。

  而王翦收到這消息後,正與諸軍在沙盤邊拈鬚而笑。

  嚴江站在角落裡,肩膀上歇著一隻貓頭鷹,看著他們看沙盤討論軍情,正拿著碳筆在紙上悉悉梭梭地畫著王翦滅楚圖。

  他是一個致力於為國家留存寶藏的人!

  「諸將意欲如何攻之?」王翦笑問諸人。

  有李信這衝動少年當年誇海口被輸丟褲子的前車之鑑,大家的討論都很保守,什麼繼續對持時日再攻過去,什麼大軍圍城,什麼斷楚糧道再圍……

  李信倒是欲言又止,但想到之前的遭遇,這位跳脫青年閉上嘴,當起了悶葫蘆。

  蒙恬和李信是這群中年將領中最年輕的,他其實也想發現意見,但看著老爹蒙武都沒說話,於是只是憋著。

  王翦見此,不由笑道:「蒙小將軍不知有何見解?」

  蒙恬驟然被點名也不慌,看了一眼不贊成的父親,還是毅然道:「郪丘是惜年諸候會盟之地,水路繁華,利於楚師水兵,不易久戰。末將以為,當不理郪丘楚軍,應乘其大敗遣軍之時,順潁水南下,直取壽春!」

  如今楚國大軍在外,只要乘還在遠方修新營壘的楚軍沒回過神來拿下壽春,以各地封君們的戰鬥力,肯定望風而降,如此,大勢定矣。

  王翦哈哈大笑,對蒙武道:「蒙家後繼有人矣。」

  這條計策,正中他下懷。

  但還有一個關鍵點,李信終於忍不住道:「如今王上尚在陳城,若大軍南下,楚軍北上陳城,是否於王上不利?」

  項燕不是傻子,陳城離郪丘只有一百五十里,而他秦軍離壽春還有四百多里,要是人家也打陳城,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老夫自當上書秦王歸國。」王翦微微一笑,將目光落到嚴子身上。

  諸將一時恍然大悟,紛紛贊將軍英明。

  別人勸王上可能不那麼容易聽,但這位嘛……那不同,完全不同。

  嚴江聞言,拿碳筆戳了戳肩膀上的貓頭贏:「吶,你聽見沒有?」

  貓頭贏轉頭一百八十度,當沒聽見。

  寡人何等天威,怎麼能被嚇跑。

  再說了,王翦這裡離陳城有快兩百里,它一來一回飛來飛去,是想累死他嗎?

  陳城是楚國舊都,城高糧草,又有數萬士卒拱衛他安危,更與鴻溝相連,沒有斷糧之危,區區項燕,何足道哉,他要親眼見楚國覆滅,一報行刺之怒。

  嚴江平靜對諸將道:「在下盡力便是。」

  然後帶上鳥出帳門,對著愛鳥親親抱抱,愛鳥這才滿意地表示:「滅楚大事,當以大局為重,寡人這就先回新鄭等你。」

  嚴江自然答應的好啊好啊。

  於是陛下滿意地展翅飛走,然後換上秦王大號寫好手諭,加蓋王印,再自己綁到自己的爪子上,喝口水就換號飛回來。

  於是不到半天,嚴江就拿到了秦王巡遊,移駕新鄭的詔令,讓諸將大喜。

  秦王在背後看著他們好幾個月,他們日子過得就像每天被班主任盯作業的小學生,也過得很緊張啊,如今好了,大山終於被嚴子搬開,看他的目光都帶上了感激。

  君臣一心之下,王翦大軍先派數萬士卒在潁水建立碼頭,做出要東渡前去追擊的跡象,與此同時,他大軍主力揮師南下,不到三日,便順淮河直下壽春。

  而當項燕正式確定秦軍動向時,已經來不及了。

  壽春是楚考烈王在陳、巨陽、之後三遷之都,其中艱難抉擇不輸孟母,沒辦法,在丟掉雲楚漢江之地後,楚國占據的土地就華北平原南方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嘛,適合耕種,但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無險可守之地。

  所以當年本來想在下蔡定都時,春申君建議在下蔡的河對岸新修一城,這樣兩城相互保護,互成犄角,中間以數萬水軍封鎖江面,因為七國都在淮河北邊,這樣就算他國大軍前來,在淮河南面的壽春都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可王翦是何等老謀深算之人,他在淮河上游,遠離楚都還在百里的偏僻地方,令士卒搭起浮橋,全軍去向北岸,再從北岸,直攻壽春。

  楚都壽春建城才二十年,哪遇到過這樣的神兵天降,更重要的是,壽春人少,但城牆又寬又大,足有三十里長——因為東周時國都洛陽面積有百頃(十平方公里左右),所以規定諸侯國不能超過三十頃(三平方公里左右)。

  但東周崩潰,禮樂敗壞,大家爭著建大城,於是做為楚國新都,楚王便建立了一個面積巨大的新城——比其它六國的都城都大。

  萬萬沒想到的是,如今因城大人少,便顯得空虛,兩萬守備甚至不能手拉手繞城牆一圈。

  更重要的是,楚軍大敗,秦軍圍楚,散播項燕大敗之事,軍心更是脆的不堪一擊,幾乎沒有花多少時間,令尹(丞相)李園就在準備借水軍逃跑突圍的慌亂中,被春申君門客所殺。

  他的頭顱被扔到宮城的棘門之中,就如當年他把春申君的頭扔到宮門之外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