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封君們甚至有聲音,說項燕是不是要和王翦一樣傭兵自重,他們是不是答成了什麼交易,所以才這麼有默契?
於是項燕無奈,只能主動出擊,攻取秦營。
但立刻就嘗到了王包工頭的營壘有多厲害,還沒靠近城牆百步之類,牆上萬箭齊發,秦軍的器械的標準化程度極高,在嚴江推廣了流水線做業後,箭支的成本暴降,外包肥了庶民的同時,箭支的數量堪稱鋪天蓋地,齊射之時,黑壓壓一片,宛如蝗蟲過境。
配合上投石機,楚軍在牆下丟了數千屍體,卻連城牆都沒有摸到。
如此攻伐數日,終於摸到牆角時,楚軍損失慘重,牆頭秦軍損傷卻微乎其微。
萬般無奈之下,項燕只得退走。
而消息傳回楚國,國內更是一片譁然,不有人甚至提出項燕無能,要求楚王換將。
楚王終是沒有糊塗,強行壓下了,這些要求,只是又給項燕去書。
書中內容又臭又長,但翻譯過來只有兩個字「速勝!」
楚營之中,四十餘歲的項燕在這一年之間,頭髮已盡斑白,比去歲老了不止十載,項榮看得難過不已,卻又勸慰不得。
楚王悍已經連下三道昭令,命項燕不得耽誤,拿下平輿,而說好三月初就要到的春糧,如今都快初九了,還在路上,糧官說是天雨路滑,車馬難行,但項氏還不知楚地麼,淮水浪小水緩,最宜運糧,秦楚雖在淮水上游的支流汝水邊對持,但淮水下游泗水、穎水皆是膏腴之地,怎麼可能拿不出糧?
說一千道一萬,不過是封君們不願意再割肉下去,怕封地生亂,怕自己傷筋動骨,都指著別人掏箱底,卻也不想想,若是秦人占了楚國,能有他們的好?
說在父子兩相顧無言時,突然有斥侯急急來報軍情。
項燕打開信紙,頓感峰迴路轉。
「王翦出兵!」
項榮大喜。
-
王翦是出兵了,經過一年貼膘,秦軍兵強馬壯,上下戰意猛烈,戰意昂然。
楚軍卻已是軍心動盪,人心不安,士氣更是一鼓作氣後,再而衰,三而竭,只盼著打完回家耕田。
於是,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百萬人的大戰,就此展開。
平輿城北,到處是烏壓壓的人群,踐踏著本該是青苗盈綠的農田。
兩方先小規模地用箭雨試探一番後,便開始行軍布陣。
嚴江當然沒錯過這種大戰,早早選了個高地,爬上高樹,而陛下更是盤旋高空,觀看著兩方部陣。
秦軍善於用器械,這一年中,秦墨已經做出大量投石車、大型連弩開道,有千餘戰車護兩翼,前軍持盾,中軍持戟,各為其陣,各有其鋒,絕不是一個呼哨大家和我一起沖那種。
嚴江遠遠看著陛下在天空正著飛滾筒飛俯衝飛,心想以陛下的體重能激動地飛出這種花樣,看來這一年也把他給憋壞了。
六十萬大軍在外,且不說糧草耗費、國中田地荒蕪,光是這種將性命交給大將的壓力,就夠人受了,更不要說秦王頂著這種壓力,頂了整整一年。
成敗在此一舉,此戰勝之後,秦國一統天下就算成了。
若是敗了,秦國必然三五年都恢復不了元氣,甚至所得四國之地,都要吐出去。
此一戰,秦楚兩國,都輸不起。
飛了半個時辰後,陛下抖著翅膀,落到嚴江身邊,交流出四方軍陣情況。
嚴江在阿爾沙克手下混了快兩年,對古代戰陣有所了解,看得清楚分明,楚國軍陣嚴緊,盡顯大將之風,相互之間皆能援助相守。
而這種大規模的團戰中,誰能選好軍陣,誰就能首先攻擊,而王翦在這方面,顯然要優於項燕。
「陛下,緊張麼?」嚴江順著陛下的毛,低聲問。
陛下負翅一笑,恣意霸道。
曉敵之短,明我之長,明君明將皆在大秦,不知何輸。
作者有話要說: 秦王(陛下驕傲臉):寡人都不知道怎麼輸!
番外明天中午之前加……營養液可以提高番外掉落的速度和數量哦(暗示,瘋狂暗示)
-
番外,同人大戰二
武關,馳道南方最宏偉的要塞,大批罪人與無產者將通過這一站,發配象郡,去開墾越地。
「走快點!」手持鞭子的秦吏大吼著身前的罪卒,「這些都是送到象郡的糧草,誤了時日,便罪加一等!」
安陽眼含著淚水,推著裝滿糧草的大車,和楚先配合著推車。
「穿越都是騙人的!」楚先也沒了先前淡然自若,面色苦得幾乎要哭出來,「我相信嚴子不是穿越者了,媽的,就我們這些現代弱雞,落地一小時都不到,就全被抓去當勞役了。」
「誰讓我們沒有身份證呢。」旁邊的同行少年非常後悔了,「都怪我,真的,我不該看著有人像公務員就去問路,都怪我。」
古音和現音差別很大,但就像東北人去廣東,雖然的驟然間聽著雲裡霧裡,但只要的多聽一會,還是能分辨意思,更不用說字其實沒有變,抄個紙條就可以找識字的人問了。
但這些不知人心險惡的少年哪曉得古代這麼沒人權,一個沒有驗傳的人撞到游徼手裡,問咸陽宮怎麼走???
當然是被當成異國刺客拿下,一番審查拷問無果後,全被抓的抓罰的罰,沒一個漏掉的,他們被定為逃跑的軍奴,女的被送去當宮女。男的,有兩條路——一是發配內蒙古或者百越種田;二是一刀了斷煩勞根,去宮裡當公公。
於是項燕無奈,只能主動出擊,攻取秦營。
但立刻就嘗到了王包工頭的營壘有多厲害,還沒靠近城牆百步之類,牆上萬箭齊發,秦軍的器械的標準化程度極高,在嚴江推廣了流水線做業後,箭支的成本暴降,外包肥了庶民的同時,箭支的數量堪稱鋪天蓋地,齊射之時,黑壓壓一片,宛如蝗蟲過境。
配合上投石機,楚軍在牆下丟了數千屍體,卻連城牆都沒有摸到。
如此攻伐數日,終於摸到牆角時,楚軍損失慘重,牆頭秦軍損傷卻微乎其微。
萬般無奈之下,項燕只得退走。
而消息傳回楚國,國內更是一片譁然,不有人甚至提出項燕無能,要求楚王換將。
楚王終是沒有糊塗,強行壓下了,這些要求,只是又給項燕去書。
書中內容又臭又長,但翻譯過來只有兩個字「速勝!」
楚營之中,四十餘歲的項燕在這一年之間,頭髮已盡斑白,比去歲老了不止十載,項榮看得難過不已,卻又勸慰不得。
楚王悍已經連下三道昭令,命項燕不得耽誤,拿下平輿,而說好三月初就要到的春糧,如今都快初九了,還在路上,糧官說是天雨路滑,車馬難行,但項氏還不知楚地麼,淮水浪小水緩,最宜運糧,秦楚雖在淮水上游的支流汝水邊對持,但淮水下游泗水、穎水皆是膏腴之地,怎麼可能拿不出糧?
說一千道一萬,不過是封君們不願意再割肉下去,怕封地生亂,怕自己傷筋動骨,都指著別人掏箱底,卻也不想想,若是秦人占了楚國,能有他們的好?
說在父子兩相顧無言時,突然有斥侯急急來報軍情。
項燕打開信紙,頓感峰迴路轉。
「王翦出兵!」
項榮大喜。
-
王翦是出兵了,經過一年貼膘,秦軍兵強馬壯,上下戰意猛烈,戰意昂然。
楚軍卻已是軍心動盪,人心不安,士氣更是一鼓作氣後,再而衰,三而竭,只盼著打完回家耕田。
於是,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百萬人的大戰,就此展開。
平輿城北,到處是烏壓壓的人群,踐踏著本該是青苗盈綠的農田。
兩方先小規模地用箭雨試探一番後,便開始行軍布陣。
嚴江當然沒錯過這種大戰,早早選了個高地,爬上高樹,而陛下更是盤旋高空,觀看著兩方部陣。
秦軍善於用器械,這一年中,秦墨已經做出大量投石車、大型連弩開道,有千餘戰車護兩翼,前軍持盾,中軍持戟,各為其陣,各有其鋒,絕不是一個呼哨大家和我一起沖那種。
嚴江遠遠看著陛下在天空正著飛滾筒飛俯衝飛,心想以陛下的體重能激動地飛出這種花樣,看來這一年也把他給憋壞了。
六十萬大軍在外,且不說糧草耗費、國中田地荒蕪,光是這種將性命交給大將的壓力,就夠人受了,更不要說秦王頂著這種壓力,頂了整整一年。
成敗在此一舉,此戰勝之後,秦國一統天下就算成了。
若是敗了,秦國必然三五年都恢復不了元氣,甚至所得四國之地,都要吐出去。
此一戰,秦楚兩國,都輸不起。
飛了半個時辰後,陛下抖著翅膀,落到嚴江身邊,交流出四方軍陣情況。
嚴江在阿爾沙克手下混了快兩年,對古代戰陣有所了解,看得清楚分明,楚國軍陣嚴緊,盡顯大將之風,相互之間皆能援助相守。
而這種大規模的團戰中,誰能選好軍陣,誰就能首先攻擊,而王翦在這方面,顯然要優於項燕。
「陛下,緊張麼?」嚴江順著陛下的毛,低聲問。
陛下負翅一笑,恣意霸道。
曉敵之短,明我之長,明君明將皆在大秦,不知何輸。
作者有話要說: 秦王(陛下驕傲臉):寡人都不知道怎麼輸!
番外明天中午之前加……營養液可以提高番外掉落的速度和數量哦(暗示,瘋狂暗示)
-
番外,同人大戰二
武關,馳道南方最宏偉的要塞,大批罪人與無產者將通過這一站,發配象郡,去開墾越地。
「走快點!」手持鞭子的秦吏大吼著身前的罪卒,「這些都是送到象郡的糧草,誤了時日,便罪加一等!」
安陽眼含著淚水,推著裝滿糧草的大車,和楚先配合著推車。
「穿越都是騙人的!」楚先也沒了先前淡然自若,面色苦得幾乎要哭出來,「我相信嚴子不是穿越者了,媽的,就我們這些現代弱雞,落地一小時都不到,就全被抓去當勞役了。」
「誰讓我們沒有身份證呢。」旁邊的同行少年非常後悔了,「都怪我,真的,我不該看著有人像公務員就去問路,都怪我。」
古音和現音差別很大,但就像東北人去廣東,雖然的驟然間聽著雲裡霧裡,但只要的多聽一會,還是能分辨意思,更不用說字其實沒有變,抄個紙條就可以找識字的人問了。
但這些不知人心險惡的少年哪曉得古代這麼沒人權,一個沒有驗傳的人撞到游徼手裡,問咸陽宮怎麼走???
當然是被當成異國刺客拿下,一番審查拷問無果後,全被抓的抓罰的罰,沒一個漏掉的,他們被定為逃跑的軍奴,女的被送去當宮女。男的,有兩條路——一是發配內蒙古或者百越種田;二是一刀了斷煩勞根,去宮裡當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