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說是你的,它應你麼?」這年頭庶民吃點肉非常難,被貓頭鷹的掙扎在臉上抓出血痕的中年秦卒並不願意放手。

  嚴江讓陛下快應一聲啊。

  陛下氣瘋了,一聲不發,以前有人傷我,你不都是先殺再說嗎?

  見陛下氣得幾乎冒煙,嚴江無奈地拿出自己符節——這是使者證明自己身份的憑證,材質越高,身份越高。

  一見玉符節,兩人秦卒立刻乖巧將鳥奉還,並且百般道歉。

  嚴江也沒追究,只是將鳥帶回帳內,繼續寫信,但很多士卒已經心生畏懼,那玉節份位之高,不輸校尉,也不知這人這是哪位大神,《束伍令》里,什長能誅十人,伯長得誅什長,千人之將得誅百人之長,想殺他們這些最低階的軍士,都不用打報告,還是遠離保平安為好。

  他身邊也是士卒們聯合起來留下的一些感謝物品,有一隻拔毛的雞,有一串秦半兩錢,還有漆器和一小卷布。

  而這時,黑夫兄弟有些不好意思地問起他是哪位上官帳下,他們可以送他過去。

  嚴江對這位後世在各種秦國記錄片寶藏篇出境的兄弟也很好奇,便與他們攀談起來:「你們信送出去了?」

  「還未,」兩兄弟有些拘謹,「謝過上官。」

  「這些信要如何送回安陸縣?」嚴江有些好奇地問,「可是走郵驛?」

  郵是官方驛站,秦國的所有文書都是通過驛站傳送。

  「我等庶民,不敢以郵驛送書。」黑夫到底年輕,膽子要大些,「是讓熟人捎帶回家。」

  嚴江細問了一下,才知如今的郵驛是公郵,三十里一傳舍,十里一亭舍,傳與亭會將各地公文一站一站接力送出,有專門的傳令吏,全是國家財政運送,他們兄弟的私信,是不能用這種公家的郵政系統,只能托受傷或者服役結束的老鄉幫忙帶回去。

  因為是熟人幫帶,所以他們的木牘就不能太大,兩兄弟又對他幫忙寫信的事情表示了感謝。

  嚴江一邊說著無妨,一邊問他們到時送錢送衣又怎麼過來呢?

  兩兄弟相視苦笑,說這也只能找人捎帶,一般是找運送糧草的吏者幫忙,若是找不到他們,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差不多是就是命了。

  嚴江又問了一會兩兄弟在軍隊裡的生活細節,這才讓兩兄弟帶他去王翦大營。

  老將軍歇息了,但副將蒙恬還在巡營,半路上就遇到了,立刻幫他安排了住處。

  待周圍無人時,嚴江這才撫摸了一下一直渾身散發冷氣的陛下,低頭親了一口:「阿政還生氣呢?」

  陛下冷哼一聲,不悅地將頭扭了一百八十度,不看他。

  嚴江又被萌到了,順毛道:「這不一樣嘛,當年你被抓時,周圍都是敵人,我順手殺了便殺了,可這裡是秦營啊,這些都是你的子民,怎麼能隨便殺了,對不對?」

  陛下還是轉頭不看他。

  「你回頭髮一份文書,不許傷害梟鳥唄,」嚴江蹭了蹭它的頭頂,溫柔道,「就說是被我美色所惑,為了寶貝你的安危,這鍋我背了。」

  陛下這才滿意地轉頭頭來,問:美色所惑?

  「當然,阿政卓如鶴立雞群,皎如玉樹臨風,」嚴江溫柔地道,「初見你時,便心如擂鼓,輾轉反側,見之傾心。」

  這種凝聚後世兩千年文化的吹噓,讓陛下矜持地抬起頭,終於決定不再追究那兩士卒的冒犯——難得阿江理虧,才能聽到他這般真心的誇讚呢。

  又說了一會小話,嚴江把陛下哄得開心了,才緩緩道:「對了,我還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陛下一邊吃著魚鬆,一邊抬了下頭,示意他說。

  「這驛站耗費,必然不小。」嚴江溫柔道,「吾有一法,或可略略減少耗費。」

  陛下抬頭,開始認真傾聽了。

  「亭驛只收公文,又要為接待信使賓客,耗費凡多,不如開放私信,允許軍中民夫搭送信件上,每信收取費用,」嚴江微笑道,「秦軍素來有戌卒入邊,與家中妻兒斷去聯繫,生死不知,若有信件來回,也能安些民心。」

  秦國的常備軍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秦王這種喜歡折騰的君主在世時,東西南北都耗費靡多,如果有了郵政系統,對士氣的催發和軍心的凝聚都是非常有用的。

  更重要的是,郵驛擴大對加強控制偏遠地區的做用是難以取代的,而且對刺激經濟有奇效,與其把巨大的郵政系統放在那裡發霉、等著某個亭長干不下去後揭竿而起,不如把這變成一個肥差,容納培養秦吏。

  還可以印些每年的人事任命、朝中政策的內容,做成如月報之類的東西,對各地的讀書人,可以有明顯的催化歸順作用。

  嚴江把這些好處一點點分析給他聽。

  陛下聽得非常入迷,也主動給阿江商量,他這些日子也在想統一六國之後,政令不通的問題,他原計劃是一統六國後,就徵發天下民夫,將各郡城都用大道連接起來,修成馳道,方便政令發行。

  但是聽了阿江的建議,覺得這個事情完可以用先用亭驛之名做下,定然會比各地直接馳道更容易一些。

  「陛下,你知道各地郡城相連的馳道有多長麼?」嚴江戳了他一下,隨手畫出一個東方地圖,「這是咸陽到洛陽,這是平輿到陳城,也就是說,前者你要飛七個時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