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生米以成熟飯, 嚴江明白糾結「臨江」的臨是不是「臨幸」毫無意義,但下一個臨江台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他只給了秦王一個白眼,自己轉著碳筆, 開始思考建個什麼在房子更適合自己。

  不可能太高,這個時代技術不夠。

  而且要耐用。

  泰姬陵那種建築其實挺美的, 可惜耗費太大了,叉掉。

  中國風的古典建築更適合建築成群的園林景觀,而不是獨自美麗,可是建一個院落,以他現在的身份,安全很沒保障, 建一個大的莊園, 只用來住自己, 又顯得太耗費了。

  他思維轉的飛快, 如果要建一個大的莊園,那麼要如何利用起來呢?

  嗯, 可以建立一個集市的話——不行, 商業的事情太麻煩了, 可以打造一個圖書館, 可以讓寒門弟子來抄書為生,書肯定不能借出, 只能在館中閱讀抄寫。

  嗯, 可以在館裡賣筆墨紙硯, 然後,可以做一個劇院,也不用天天演戲劇,可以給學者們用來講學,也可以借給各大流派舉行集會,討論各家各派的內容。

  周圍如果還有多的房間,可以租給外來士子求學。

  要知道,等一統六國之後,咸陽就是天下之都,到時想上進的人,就肯定會大量過來。

  這房地產倒可以炒炒。

  嗯,做一個學院莊園,需要各種配套。

  嚴江隨手畫了咸陽附近的圖,目光落到咸陽城對岸,也就是渭水南岸的大片空地上。

  後世長安幾乎要把咸陽也吞成區了,這麼好的方,完全可以提前開發啊,而且現在渭河上是有木橋的,交通也很方便。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這地方還沒開發,是秦王的家族獵場,平民是不許進去的。

  不過問題不大,嚴江揉了一下腰,拿著圖坐到秦王身邊,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秦王轉頭一看,大筆一揮,把整個百里的獵場都劃給他了,霸道異常。

  於是嚴江開始畫效果圖,思考要修成什麼樣子。

  羅馬鬥獸場、衛城之類的圖在腦海中轉了又轉,都被他刪除,這個年代沒有揚聲器,所以想要有表演效果,就要考慮聲音的迴蕩和傳播。

  他描繪著內部結構圖,一個座全新的建築緩緩在他手中成形。

  他參考了現代無揚聲器的小院劇院的傳聲牆,儘可能地將會場做得大一些,以外牆扶壁支撐的形式減少會場的柱子,採光用天頂光來突出中央舞台效果,周圍可以用三層建築盤踞,加強空間利用……

  主體結構上方可以是飛檐摺疊……

  嚴江畫好時,發現秦王正在一邊凝視著圖畫,然後問他你我住哪?

  他還真沒設計好。

  ……

  找到新的事情,嚴江便投入到建築工程的大業里。

  用的是工匠和墨者為他的大計打拼,大興土木之下,嚴江為了提高效率,還做出了絞盤吊車、滑輪組、腳踏切割機等工程神器,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

  絞盤吊車就是車上加一個活動支架,架上吊個滑輪組,腳踏切割機和腳踏縫紉機的原現類似,只是轉軸帶動的是圓盤據而已,都是古代的建築器具,建築歷史裡都有記載的。

  相里雲手下的工匠看到時,差點給他跪下,說他是少府的大恩人了。

  然後仔細一問,才知道很多時候架梁和掛木都是極危險工作,需要數人到數十人通力協住,非常容易出事,有了絞盤車和滑輪組,那可以救下數不清的人命,而且還可以用來建橋建城之上。

  嚴江一邊嘆息著苛政猛於虎,一邊被飛過來探班的陛下用翅膀打了後腦。

  而在他沉浸於建築業時,秦王統一度量衡大業也開始轟轟烈烈地展開。

  秦人的法律就很粗暴,秦王原來的計劃是命令各地收繳六國原有度量衡,命令各地交稅收布全用秦制,敢有私藏舊制度量衡者,罰為城旦,敢有再犯者,流放隴西。

  嚴江覺得這太不人道了,好說歹說,秦王這才同意讓治下各地先備好秦制的度量衡,然後讓各地以舊換新,並且給了三個月緩衝時間。

  但這筆更換舊量的錢讓秦國出,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這意見是嚴江提出的,治粟內史和少府都沒有說什麼,畢竟這位嚴子堪稱秦國錢袋,不管是管工的少府還是收粟的治粟內史,都受過他恩惠,不過嚴子的意見並沒有得到六國舊民們的感激——他們只覺得秦國嚴苛又多事,簡直沒有一天安生日子。

  嚴江也沒需求他們的感激,如果說統一六國是構建華夏帝國的基礎,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就是統一文明的基礎。

  孔雀王朝大吧?統一印度又如何,還不是又分裂成無數小國直到兩千年後。

  巴比倫那塊就更不用說了,那裡的波斯和阿拉伯之間已經是打出比中日還深的深仇大恨。

  而這其中,文字和標準就是關鍵,只有這兩點確定了,所有的政令才可以傳達無誤,如果沒這一點保證,舊的文化會如野草一樣頑強復甦,試圖恢復它本來的力量。

  至於車同軌。

  嚴江給秦王的提議還是低價傾銷,結果當時王綰正好和幾位同事在秦王處討論攻楚的後勤匯總,被聽了去,他們當時就炸了——紙、車、茶、磨坊已經是秦國國庫四大收入,幾乎能抵一小半的稅賦。

  秦王和少府都對此非常抗拒——這失去的都是沉甸甸的錢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