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若送我歸咸陽,之後再來?」秦王反手將他推在牆上,低聲問。

  嚴江略一思索,討價還價道:「那便送王上船?」

  秦王乘船而來,自然是乘船而歸,鴻溝就在大梁外,一天就送過去了,也不耽擱。

  秦王自然不願。

  嚴江於是退讓:「陪王上至河水可好?」

  送你到黃河邊上,就是多陪你三天了,差不多了。

  秦王坐一邊,微微側頭,看向那隻老虎,仿佛在打量皮子的好壞,看得花花呲牙吼他。

  「渭水。」嚴江再退一步,擋住王上視線,目光堅定。

  秦王這才同意。

  滅楚時歸,那也並不是太久。

  -

  同時,咸陽宮中。

  扶蘇的兩隻老虎長著精神抖擻,兩隻正站起兩條腿打架,章邯已經十六歲,正和扶蘇討論著應該幹什麼職業去。

  這時,一匹快馬沖入宮城,手持太后手令,無視宮內不得縱馬之嚴規,直奔太后宮邸。

  「那人,是昌平君的屬下,」章邯記憶力極好,「是王上要歸咸陽了麼?」

  「大約是吧,」扶蘇拿起木劍,平平一指,「再來一戰。」

  「不戰了,」章邯年輕稚氣的臉上滿是失落,棄劍坐於樹下,「王上若歸,定是魏已經平定,可憐我生遲,未得替王掃平六國。」

  「不然,還有匈奴月氏呢,聽先生說還有百越西域,」扶蘇霸氣道,「等王氏老去,到時,你定是我大秦軍國柱!」

  這話說得章邯感動,立即起來,與他再戰。

  過了一會,一位宮人匆匆而來,帶著扶蘇的生母,飛快向華陽太后的後宮而去。

  扶蘇看著母親從未有過的慌亂神色,心中一突。

  準備母親回來後,好好問問什麼事情。

  但整整一晚,他的母親都未回宮。

  而華陽太后所在宮室,數十根蜂蠟大燭,燃了整整一晚。

  滿頭華發的尊貴老婦不佩珠玉,卻優雅天成,皺紋爬上她之眉眼,卻依然有成熟風韻,讓人輕易想像她年輕時,又會是何等風姿。

  她把玩著一方白紙信伐,老朽的目光依然清明:「可想清了?」

  扶蘇之母微微瑟縮,看她的目眸裡帶著祈求:「太后,吾只求扶蘇平安,其它,不敢妄想。」

  「吾又何嘗不想親眾皆安。」老太后微微嘆息,「可是政兒脾性,你再了解不過。」

  她老了,病了,政兒只需要拖延些時日,便能解決自己的勸慰。

  那孩子,本性兇殘,每一次的妥協,都只是下一次爆發的醞釀。

  便如這秦國虎狼之風,永遠也不會放棄自己欲得之物、之人、之國。

  楚姬只能叩首伏地,垂淚不已。

  「這事上,便無兩全啊,」華陽太后低頭又看著那信紙,幽幽道,「連破四國,他必會鬆了警惕,這機會,只有一次,若待他回了咸陽,便萬事皆休。」

  說到這,她苦澀地笑笑:「吾未如夏氏般早去,如今方看,未必是好事。」

  夏太后去的得早,看不到親孫滅掉韓國。

  而尚活著的她,也無法無視著楚國八百年國祚,盡於此世,否則,便是故去,又何顏見先祖於九泉?

  第131章 火源

  雖然說要回咸陽, 但秦王起駕準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中間涉及到糧草調撥、線路規劃,沿途的各種軍隊守備、郡縣接待, 都馬虎不得,再加上, 王賁攻楚正在進行中,秦王也不緊不慢地進行著自己的統一大業。

  淮北地勢非常平坦, 正是適合秦軍的鐵蹄奔騎,滅趙之後,大量的好馬被收入秦軍治下,趙國就是靠著李牧鐵騎抵擋匈奴秦國,在李牧被反間計掛掉後,秦國在軍械軍資上, 都吃了個大飽。

  而淮北的楚國封君們堪稱聞風而逃, 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 幾乎達到了一天下一城的速度——順利得連王賁都有些難以置信。

  這裡便要說說楚國的制度了, 當年楚王建國時,被周天子封的是一個湘水邊小小的子爵, 只有五十里的國土, 而那時的長江流域, 堪稱窮山惡水, 楚國乾脆學習周天子,把王族封到南方, 竭力開拓南方土著, 但山高林密交通不便, 貴族們的開拓也不是全是暴力鎮壓,也有通婚、通商、教化吸收,如此一來,就變成一個個楚文化的聚落。

  楚王管理封君,封君管理封地,但是楚王管不了封君之封地。

  而封君們一但失地,只要不失人,等楚王派兵過來收復封地之時,他們又可以重新成為封地的封君,但如果這時封君們死了——楚王會跳起來哈哈大笑,然後笑納了他們的封地。

  當年貴族們射殺吳起,傷了楚王遺體,牽連了七十多家貴族,那可是讓繼任的楚王吃了個飽。

  自那之後,楚王室和昭景屈三家,隔閡就越來越深,甚至楚王開始扶植起在軍中崛起的項氏新貴,來和這些舊貴打擂台,讓景家擔任了百年的大將軍之位旁落項家。

  「封君逃入壽春,以此為由,楚王方可招開封君朝會,」秦王放上軍情,意態輕蔑,「否則,楚王難以負大軍糧草資。」

  嚴江一時也有些無語,楚國兩百多座城池,比起魏如今的三十多座,齊的七十多座多到不知哪裡去了,但居然連數十萬大軍的糧草也拿不出來,需要小弟們一起招開股東大會,大家一起湊錢,以集糧草,這也太尷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