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到兩宋之時,也就是一千六百多年後,湖南湖北之地才被完全馴服,想到這,他突然明白為什麼趙佗坐擁五十萬南軍不肯救秦——你都打發我們來這送死了,還想我們為秦國拼命,想啥呢?

  相比之下,比較好的事情是,秦國現在推廣農家肥數年,高效宣傳之下,庶民常會為搶肥撿肥而起爭端,倒不用擔心他們隨地便溺污染水源。

  陛下乖巧地應了一聲,飛到阿江肩膀上,蹭了蹭他脖頸,又咬了他耳垂。

  「別鬧~」嚴江伸手輕崩了它一下,「你在咸陽盯著一些,把滅螺之事,列入吏治考評,如此一來,滅螺賞金必不少,知否?」

  陛下當然點頭,但又歪了下頭,並不行動。

  嚴江低頭親了它一口。

  陛下還是歪頭不動。

  嚴江又親了一口。

  不動。

  嚴江把它抱在懷裡又親了一口,並且指尖摸向那塊螺肉。

  陛下立刻乖巧地表示放心吧,如此紙茶收入極高,朝廷將以高價收螺,並且未防做假,所收之螺皆運入咸陽受查,必不給它反覆之機。

  嚴江這才滿意,猛親了它好幾口,這在才抱著它滾到榻上,和它講起今天白日所遇到的風俗奇事,山川地理,人文景觀。

  說到深夜才睡。

  陛下看著阿江有些疲憊的睡顏,出門飛了一圈,把阿江講的事情和地理結合起來,這些事情對他治理天下非常有益處。

  飛回來後,它立在榻邊,突然就想到那些阿江提意收來的釘螺。

  不如,以此給阿江建一座館螺宮,以示後人他之治疫之能?

  不錯,就如此行之!

  ---

  十四年,嚴子由武關出秦,見江有螺,精巧可愛。帝知之,以重金求螺,南郡庶民日夜入水尋之,死者數矣,人說「車船南來嚴子笑,無人知是金螺來」,兩者情比螺堅,秦螺閣亦為後世名閣之首——《秦朝那些事兒,野史分析》

  第106章 吃藥

  次日, 嚴江與南郡郡守騰告辭,準備離開去魏國浪一浪。

  但郡守騰並不想這位秦國上卿離開, 反覆挽留,說是希望晚上商議滅疫細則, 並且約他吃了夕食。

  嚴江推遲不過,同意了。

  秦時還是一日兩餐, 夕食在下午,郡守親自去尋了一頭老死的黃牛,取了最肥美之處,食廚師烹之,親自給嚴江端了上來。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嚴江不由得提高了警惕。

  南郡喜食米飯, 郡守又以鮮美羊肉相佐, 嚴江吃得很淡定, 但真讓他驚了一下的事情是,郡守上的酒, 是葡萄酒。

  問及郡守, 才知道在秦國南郡迅速推廣的, 除了辣椒, 還有葡萄。

  「國中酒稅十倍於他國,群聚有罪, 如今是以葡萄為釀, 世人皆稱嚴子善行也。」郡守騰如是說, 並且解釋了下原因。

  秦國的酒稅是按奢侈品收稅的,十文成本的酒,要賣一百一十文以上,其中一百文都給朝廷交稅,差不多就是把二鍋頭賣成五糧液的價格,對於庶民來說,可能一輩子都吃不起一壺。

  秦國普通人想喝酒,那只有小鄉里每年祭祀土地神靈時,咬咬牙才能買一點低劣祭酒,平日根本買不起酒,而自己用糧食私釀,少了釀不出,多了又心疼。

  可能有人會奇怪,釀多了不能私下悄悄換糧嗎?

  當然可以,只是要小心被人舉報了,一但被舉報,那就偷稅的大罪,輕則去縣城修城牆,重則直接去長城修城牆。

  所以當知道葡萄可以自釀酒時,這東西便以一種瘟疫般的速度蔓延開來——只要不廢糧食,什麼都好說,再加上南郡雨水甚多,葡萄只需壓上一根枝條便能插活,如此一來,當然就廣受歡迎了。

  沒想到自己給秦人帶來的改變這麼大,嚴江一時沒忍住,面露喜色。

  然後便聽郡守騰道:「次卿明鑑,此為老夫連夜所寫治疫策書,請看有保不妥。」

  嚴江驚訝道:「如此之快?」

  他接過紙卷,打開一看。

  除去簡單的文言,策書中提出釘螺之中有凶蟲,觸之染疫,如今郡令願以重金收之,眾鄉民可以螺換金,以及提意以箸(筷子)抓螺以免染疫,並且在南郡提出哪鄉的螺最多,當地秦吏的考評就是優。

  還提及了尋到螺後收以煮之,殺之凶蟲。

  並且,他提出先廣發文書《良吏與惡吏》,來告訴南郡官吏,什麼是秦法之下的好吏,並且將殺螺之事例入其中,成為考評的要素。然後再一套《治罪令》,來告訴他們做不好,將會按什麼程度治罪。接下來,就可以派出大量人手,下去微服打扮,看他們做得好不好。

  最重要的是,南郡如今還是楚風楚俗,楚國一直不留餘力想要策反,完全可以雙管齊下,讓南郡之民沉迷殺螺,無人接應楚國勢力。

  如此一來,就可以打著「清除楚國勢力」的目的,讓南郡豪強接受殺螺之事——做得好不好,代表著你是不是楚國的探子。

  嚴江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位郡守真有點毒辣啊,明明是想用殺螺之事清除楚國在南郡的勢力,卻生生被他說反過來了。

  但他心中也明白,以郡守騰的心機實力,做這個完全能做好,對下層可以打一個為民治疫的大義幌子,對上層就是穩定統治的政治正確,難怪秦王會將他放在這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