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古代軍隊沒有手機傳真更沒有微信,被敵方攻擊時,上方的指揮一但來不了,就會陷入一片我是誰我該向哪邊打的混亂中,這時候,人的恐懼心就會被無限放大,失去鬥志,戰場上又沒有人看著,於是有的人就裝死,有的人就會逃跑,然後跑的人會傳染,越跑越多,跑散之後,再想將人組織起來,基本就不可能了。

  所以這就是「擊潰敵軍」的由來。

  這就和拔旗一樣,為什麼看到旗倒了就會軍心混亂呢?

  因為軍隊都是以旗來指揮行軍,大家向哪跑打哪邊看看旗就知道了,一但旗被敵方斬斷,基本就可以準備跑了——指揮都沒了,咱們沒救了。

  王翦攔腰斬斷敵軍後,從容不迫,哪部堵截,哪部圍追,條理分明,他就像一個農夫,趙蔥的大軍,就像他手上的田畝,毫無反抗之力地被劃開分隔,一一吃下。

  趙蔥見兵敗如山倒,總算想起自己的任務,不再與王翦死磕,而是退出井陘,開始南退薄洛河一帶部防。

  這個時候,王翦也未急著追擊,甚至還給了他時間收攏殘兵。

  因為他已經開始招喚其它兩路大軍。

  北邊的兩萬李信精兵嗷嗷叫著從代地開拔,飛快南下,他繞開了王翦與趙軍的戰場,從東邊直撲邯鄲。

  南邊的八萬楊端和部也乘機猛攻趙國的南長城。

  這時,李牧被換的消息已經通傳趙國,南長城趙軍知曉此事後,鬥志全消,楊端和只用了十天不到,就已經攻破了南長城,這裡與邯鄲極近,只有百里之距,一片坦途,三天的時間,八萬大軍就已經至邯鄲城下。

  和王翦死磕的趙蔥聽說邯鄲被圍,一時驚得天塌地陷,整個人都恍惚了,再顧不上防守,立刻糾集大軍,一番鼓勵後,帶軍與王翦去打一場生死之戰。

  王翦這些天大坑早就挖好了,等得就是他自己跳出來。

  他在薄洛河上游定好戰場,一軍詳敗,將趙軍引入河下低地,然後開河。

  薄洛河只是一條中小形河流,王翦只是用取水名引了部分河水,並未引起趙軍探子的注意,而這部分水放下後,整個河岸濕地都提前陷入泥濘之中,沒有陷入的也被分隔在各片高地之中,零落四散。

  這種情況誰來也沒有用,趙蔥大呼三聲蒼天無眼,竟讓暴秦橫行!

  他帶數十衛士殺入秦軍之中,戰至最後,殺數十敵人後,被秦軍梟首。

  副將顏聚自知大勢已去,向秦軍投降。

  十天後,三路秦軍同時在邯鄲城下會師。

  至此,在一年充分準備,一年盡力征戰後,秦滅趙國進入最後階段,趙國大勢已去。

  -

  秦軍來得太突然,尤其是楊端和破南長城,王翦北邊破趙軍,邯鄲諸多貴族本欲東入齊燕,未料李信一軍從東而至,讓他們不得不退回邯鄲。

  看著城牆下隱隱約約的秦軍營帳,邯鄲的城民們恐懼又迷茫。

  時光又仿佛回到當年,二十六年前,長平戰後,趙國邯鄲同樣是被秦國圍困,但那時,有廉頗率十萬趙軍頑強抵抗,有趙相平原君散盡家財於士卒,他甚至將妻妾都編入行伍,邯鄲上下同仇敵愾,秦圍邯鄲兩年而不能入。

  那時嬴異人匆忙拋棄妻子與剛剛出生的嬴政,趙王氣急要將母子殺死,所幸信陵君竊符救趙,讓趙國有機會絕地求生,但現在呢?

  如今廉頗老去,平原君信陵君皆亡,李牧生死不知,國主年幼,奸臣橫行,他們又能指望誰?

  相國郭開本想提議投降,但他發現邯鄲城居民們敵視如仇寇的目光後,敏銳地改變了做法,不但絕口不提投降之事,還日日視察軍務城防,稱已派使者向魏楚求援——齊國是不能指望的,齊王建在秦滅韓後是唯一一個給秦王送禮物慶祝的君主。

  他的行為讓城市勉強安穩下來,但這並沒什麼用,去歲趙國大旱,邯鄲城中根本沒有太多存糧。

  飢餓是最能改變人思想的存在,秦軍圍城,這一圍又是三月。

  城裡的嚴江開始還能吃到上好的餅和沾醬,很快就只能吃到粟米,隨酒肆關門不給吃的,讓他只能去郭開家裡吃白食。

  而漸漸地,郭開家裡也只能喝米粥,邯鄲城本就不怎麼樣的治安開始徹底崩潰。

  在第四個月,也就是秦王政十三年秋,有趙國士卒譁變,打開南城門,放秦軍入城,自趙敬侯遷都邯鄲之日,一百五十二年後,邯鄲城破。

  而這時的邯鄲百姓,已經無力反抗。

  ……

  秦軍入邯鄲,俘獲趙王遷,而郭開則完成了從趙國相國到秦國上卿的華麗轉身——沒辦法,從滅趙之功來算,郭開的功績不在王翦之下。

  得到綬爵的郭開簡單地收拾了行囊,飛快坐上了前去秦國咸陽的車架,沒辦法,趙國百姓恨他入骨,在邯鄲城裡待著,吃個飯都會被人下毒,走在路上都有人放冷箭,睡覺都有人想進來套麻袋,在這地方日子根本不是人過的,還是避之則吉。

  反正去咸陽,秦王也會給他大筆賞金,留在趙國的財寶就先埋著,等回頭局勢平穩了,再回頭來拿不遲。

  他飛快將邯鄲的各種事務移交秦軍,乘車離開,他的車架一路上遭到了邯鄲臣民的碎石襲擊,王翦不得不派人護送他。

  然後,秦軍開始清點戶籍、封鎖王宮府庫,這些都是要上交秦國財政的財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