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黎明剛至,秦王一如往常地早起,接受朝會。

  會畢時,秦王卻突然道:「寡人親政,觀禮朝奉諸國,可有西羌?」

  階下的相國呂不韋一愣,隨即起身恭敬道:「西羌並非大秦屬國,並無朝奉觀禮之資。」

  西羌是西邊小國的統稱,秦人雖然是靠滅這些小國起家,但本身卻是看不上這些貧瘠之地,一心嚮往中原富庶,奈何趙國不識抬舉,就堵著秦國東進之路死磕,那就只能不好意思地滅掉它了。

  秦王淡淡道:「即如此,傳孤制,隴西李崇西出狄道,令西羌各獻牛馬,前來雍都朝賀。」

  「諾。」呂不韋並未反對,只當是秦王大了,想籠絡隴西李氏,聯絡關係,向西羌要牛馬估計只是個幌子。

  至於那些小國的意見,呵,那是什麼東西。

  如若不滿,便來試試強秦之名是否屬實好了。

  第20章 負劍

  二月初時,嚴江見隴西的兵馬有些調動,不少換了新裝備的軍隊西出狄道,那架勢堪稱趾高氣揚。

  出兵時嚴江沒有去詢問,畢竟軍隊調動是國之大事,他身份畢竟是西歸而來,一個不好套個刺探軍情就很麻煩。

  二月的土地已經開始解凍,屯留的罪民們齊心協力之下,已經建立了三個聚集點,開墾出三千多頃土地,這些土地屬於秦國,罪民們則需要為國家傭耕,而等到有軍人為國功時,這些土地就會作為獎勵,賞賜給立功的將士。

  在秦國,參軍是非常榮耀的事情,不但在軍中可以吃到糧食,而且可以分到自己的土地,但若是土地維持不好,比如某一年沒有按規定耕種,產出的糧食不夠,秦國便會將土地收回,重新分發給其它人。

  嚴江對動兵感到煩惱的事情就是這半個月,碓里的高爐沒有給他再多打一件農具,按李郡守的說法,便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現在正打仗呢,你要給我來事,就別怪我不客氣。

  好在秦國在重農耕這件事上做的真心優秀,雖然沒給農具,但其它的糧食種子真心不缺,該給便給,出的幾乎都是從軍糧中挑出的優秀種子,為春耕的準備作足了,還專門選了十幾位農事官前來相助。

  面對這些精於種植的農事官,嚴江大喜過望,在月中的一天抽出空來,將大部分種子留下那麼十幾顆,其它都交給他們種植。

  然後被農事官們怒噴了——這些種子他們別說見過了,聽都沒聽過!

  強令他種植的嚴江也很無奈啊,他從絲綢路上一路帶來了甘蔗、棉花、胡豆、蒜、蔥、香菜、黃瓜、豌豆、空心菜、茄子、菠菜、扁豆、萵筍、胡蘿蔔、南瓜 、花菜、洋蔥、葡萄、西瓜、草莓、芝麻、石榴。

  天可憐見,他能把這些找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以前他只懂得吃,而要把種子和果實聯繫起來真不是人能幹的事情。

  他回到家拿筆記本翻看了一下,裡邊記錄著少量的種子播種時間,大量的東西在西方還屬於野菜,根本沒有多少人工種植,都是在野外挖取食用。

  他反正一路上遇到過的蔬菜種子能帶的都帶回來了,但最多的還是甘蔗棉花和苜蓿,尤其是甘蔗和棉花,這玩意在印度半島的南方野生生長,棉花是作為觀賞植物的。

  但南亞半島這時可還沒有開發啊,還是九十多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呢,就算他自信穿越過更危險的亞馬遜叢林,但也是和攝製組團隊一起過的啊,不但有GPS定位還隨時有直升機待命救援,更有各種專業設備,而當時的他只有一隻晚上能用的貓頭鷹和白天能用的老虎。

  為此他仗著聽過一點後世佛法故事,就硬著頭皮用那半罐水的佛法去和阿育王聊了來世輪迴眾生皆苦,說了菩提非樹明鏡非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心動,被帝須高僧讚揚佛法精通,這才能找到人手幫忙收集,而且他走之前答應阿育王帶高僧和佛骨去東方傳教,但轉頭他就過河拆橋,拿到種子就跑了不說,還拐走了人家一頭小戰象。

  可憐的阿象和花花總是起衝突,只能送給北方守軍了。

  這些種子要種壞了,估計想再回去拿種子就只能吃烏茲刀,對了身上的烏茲刀也是阿育王賜的,還有他的親筆銘文,要是過個兩千年,怕不是能上國家寶藏哦。

  想想就挺可怕的,什麼阿育王之刀,阿爾沙克之弓,狄奧多圖斯之令……

  「要不要再去找秦王要一個王負劍呢?」嚴江有點心動地問貓頭鷹陛下。

  陛下看著他,神情少有地迷茫了一下。

  嚴江輕笑出聲,抱著陛下又吸了兩口,這時候荊軻還沒刺秦呢,想太多。

  ……

  嚴江的淡定只持續了半個時辰,便聽到牛馬之聲,抱著陛下出門一看,便見大軍歸來,他們竟然不到半月便回了隴西,那架勢堪稱非常的意氣風發了,隨隊而來的還有大批牛馬,皆是健壯威武的牲口。

  嚴江對牲口十二分心動,數了一數,牛馬都有千頭,要是能分給隴西墾荒,那簡直是一夜暴富啊!

  於是他立刻去找了李崇郡守,連陛下都來不及放回房,在肩膀上跟著一起去了。

  然後被痛罵一頓。

  「此乃貢品,將於雍都在典祭祀宗廟,這些東西你都敢想,簡直是膽大妄為!」自從嚴江站了嫪毐,李崇對他就百般不順眼,冷漠道,「速速去煉你的人丹,別無中生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