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想讓國君上勾,最簡單的莫過於求仙,此法從古至今屢試不爽,從秦皇到漢武,從唐宗到宋祖,就沒一個不入坑的,自己從西方歸來,就披個西王母的馬甲好了,徐福都能借長生樹的名義,騙走五艘在船百噸食糧加六千人東渡,他用西王母的不死藥騙一點錢鐵糧還不容易麼?

  當然,騙人總要有一個憑證,畢竟他現在不能直接到秦王面前——等等,好像有點不對。

  嚴江抱著摔暈的陛下,一邊走回家一邊認真思考。

  就他前此日子在李信和郡守那了解的消息,現在還不是秦王政做主的時間。

  如今是秦王政八年,從他十四歲繼位到現在,軍國大權都在太后趙姬和相國呂不韋的手裡,要他二十二歲,也就是明年四月在雍都加冠,才能拿回大位,合理親政。

  但現在秦國的上層還是混亂的,秦王政只控制住了咸陽宮內的一些軍隊,國內的將領雖然承認他是正統,可調兵卻要通過相國呂不韋,最麻煩的是,秦國的上層,還有另外一個麻煩人物——嫪毐。

  可能就像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秦王政的生命歷程幾乎就是按這一條大任前提來的,他出生時,父親異人正在趙國當質子,大商人呂不韋在這位落魄王侯的身上做了一次名揚千古的投資,長平之戰時,在他的竭力幫助下,異人逃出趙都,成為了秦王,呂不韋則成了大秦相國,然而這次投資的背景板是把趙姬與出生不久的秦王政丟在了趙國,一丟就是十年。

  那時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兒郎,趙國舉國縞素,家家帶孝,嬴政的童年著實不好過,把「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一條經歷個乾淨,直到異人登基,他才被接回秦國,在父親異人死後,嬴政繼位,事情卻遠未結束,十四歲的他還有三座大山,弟弟長安君、呂不韋、嫪毐。

  前些日子,勢力最大的長安君謀反伏誅,第二大山嫪毐便已經按捺不住,做為一個大器男人,嫪毐在男寵界可以說是傳奇中的頂峰,他的服務讓嬴政之母趙太后極為滿意,不但為他生兩個兒子,還占據了秦五分之一的富饒國土做為封國,稅收皆為豢養私兵所用,最重要的是,這位男寵想要殺掉嬴政,自己稱王——而這,已經得到趙太后的支持。

  那麼,目標就很明顯了。

  與其去坑羽翼未豐的秦王政,嫪毐明顯是個更好的目標,他如今在秦國的舊都雍都做起事準備,離隴西非常近,再者,他家財豐饒,錢糧無數,坑一把正好給即將來隴西的罪民一點糧食,反正明年秦王加冠時就把他收拾了,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理清思路時,嚴江已經回到了碓里,這塊新村燈火通明,不能停歇的高爐如怪獸一般吞噬著炭火與鐵礦,來來往往的軍漢赤著上身,滿身大汗地將滾燙的鑄件放入火窯,旁邊還有村民踩著踏碓,奮力舂米。

  他用一塊鹽換取了一袋未舂的麥子,上邊還有新鮮的麥穗。

  數了數,一隻麥穗上只結了九、十來顆麥粒。

  也就是說,這時的農人種一顆種子只能收十顆種子。

  把昏迷的陛下放在榻上蓋好,他從背包里翻出摺疊鏟,從一截鏟杆里拿出小刀,將麥穗把細小的乾癟的麥粒摘下,再用挑選飽滿的麥粒,以膠水將麥粒一粒粒粘上,很快,一條飽滿的麥穗便出現在指尖。

  這不算完,他翻出藥包,找到了一個還剩下幾滴殘液的空瓶——不行,風油精揮發的極快,還是等用時再抹吧。

  第一階段完成。

  然後再來個輔助,正好,過中東時帶了一點石棉布,墊在手掌上隔熱,用棉球沾上酒精,再從打火棒上刮點鎂粉,應該就夠了。

  那麼,就要開始做秀了。

  先睡吧。

  他躺在榻上,抱緊的愛鳥,陷入夢鄉。

  -

  隨著陳氏一族的到來,屯留的罪民也開始多了起來,他們大部分被打發去了邊地開荒,但他們很快就會回到附近,賣身為隸臣妾,嚴江想要收納這些罪民入碓里居住,被郡守斷然拒絕。

  「先前那陳氏略通文墨,我才留將給你,可你亦知鐵器之事何等重要,豈能任由這些來路不明的罪民打探。」李郡守冷冷道。

  更重的是,碓里的鐵器已經被嫪毐注意到,如今正努力向隴西派出探子,這種關鍵時刻,他絕不能節外生枝。

  「那能否給他們分發些糧食,度過冬日,以待開荒?」嚴江退而求其次。

  「你一里正,理會這些作什,專心冶鐵,自有你功績可得!」李郡守不悅道。

  「便無他法可想麼?」嚴江惋惜無比,「冬日將至,我聞郡中還有軍糧……」

  「放肆,那豈是你可染指之物。」郡守動了真怒。

  「郡守勿怒,江有一物可換糧草,絕不讓您擔上干係。」嚴江半跪於地,在郡守驚疑的目光中,虔誠地拿出一塊絲絹,緩緩攤開。

  「嘶!」郡守倒吸了一口冷氣,有些驚疑地拿起那顆麥穗,幾乎止不住雙手的顫抖。

  他為政隴西多年,久經農事,但卻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飽滿沉重的麥穗,細細一數,竟然有四十多麥粒,天可憐見,若是隴西能得此糧,又哪需擔心饑荒無糧,甚至有此神物,大秦軍士的數量可以翻上一番——他甚至沒有遲疑,小心地捏了一粒麥子,放入嘴中,用殘缺無幾的牙齒細細咀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