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景琮給了劉盡忠一個“你自己體會”地眼神,嚇得劉盡忠不敢再說什麼,連忙退出了養心殿。

  劉盡忠親自去了一趟翊坤宮,把景琮的話轉告給蘇皎兮。

  蘇皎兮聽了後,表面上倒是沒有什麼反應,不過心裡卻有些不知所措。說實話,皇上真的很令人難以捉摸,她完全不知道皇上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討皇上歡心。她對皇上了解地太少了。

  既然皇上不喜歡她送吃食去養心殿,那她以後就不送了。至於怎麼討皇上開心,她還是再想想吧。

  其實,討好景琮很簡單,那就是不要有事沒事地去打擾他,更不要去煩他,尤其是在他忙著朝政的時候。

  或許是因為景琮為了鄉試一事大發雷霆,後宮的嬪妃們這段時間變得非常安分,都老老實實地呆在自己的宮裡,沒去搬弄是非,也沒有作妖陷害別人,後宮一片安寧。

  幾天後,鄉試重考,這次嚴兵把守,絕不會在出現上次徇私舞弊的情況。

  在重考鄉試期間,景琮還換上了便裝去了考場。

  負責監考鄉試的大臣們,見皇上都來巡視了,一個個嚇得不敢馬虎大意。

  要知道之前負責鄉試的監考和巡視的大臣們,被貶官的貶官,被流放的流放。雖然他們沒有參與徇私舞弊,但是他們失職了。

  現在負責監考和巡視的大臣們可不敢有一絲地疏忽,不然他們的下場也會一樣。

  鄉試重考五天後才結束,不過這次重考的鄉試的錄取人數增加了一百人,比之前規定的多了一百人,這也算是朝廷對考生們的補償。

  因為之前的徇私舞弊,讓這次閱卷的官員們打起十二分精神,也不敢有任何的馬虎,每次批閱完都會仔仔細細地檢查好幾遍。景琮這次依舊參與了閱卷,而且是從頭參與到結束。

  半個月後,重考鄉試的成績公布,依舊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考中的人將繼續參加兩個月後的會試,沒有考中的人只能等三年後再戰。

  這時,全國各地的考中舉人的考生們紛紛從家鄉出發,趕往京城準備參加會試。

  在會試開始前,宮裡發生了一件喜事,德嬪生下了一對雙生子女兒。這可是大周有史以來,第一對雙生子公主,把太后高興壞了。

  太后親自給這對雙生子公主取名為景珊、景瑚。

  德嬪生下雙生子公主後,就直接晉升為德妃,羨煞後宮其他妃嬪。她們嫉妒也奈何不了德妃,誰叫德妃是太后的親侄女。

  就在雙生子公主滿月後沒多久,一直在暢春園養胎待產的梁婕妤早產了,生下了一名皇子,但是由於她在生產的時候難產,剛生下皇子沒多久就去世了。

  梁婕妤生下的六皇子,被太后安排給德妃撫養,取名為景昐。

  作者有話要說:  德妃是後宮最大的贏家,一路躺贏。而且她被太后保護得很好,沒有被任何人陷害過。

  明天早上的更新不能在六點準時更新了,我會爭取在九點前更新。

  話說很多地方下雪了,小可愛們注意保暖啊,千萬不要凍著了。

  第134章

  會試開考期間, 京城是非常地熱鬧, 畢竟齊聚了全國各地的舉人。

  今年全國各地有將近一萬個舉人參加會試,但是會試只錄取一百人,競爭是十分地激烈又殘酷。

  會試和鄉試的流程差不多,考五門,一門考一天,早上進考場,晚上出考場。

  來京城會試的考生們被考場的環境和設施震撼到了,沒想到京城的會試考試設計的這麼人性, 完全是為考生考慮。

  關於科舉考試的考場環境的改革,景琮早就下旨令全國各地修改,但是很多偏遠的地方暫時還沒有能力改變,所以還維持著原樣, 條件非常地艱苦。

  今年的會試因為鄉試重考推後一個多月,導致在夏天酷熱期間開考。為了讓考生們不受天氣炎熱的影響考試,每個考場都會放冰塊降溫。

  大部分的考生家裡沒有條件用冰塊降溫的, 所以他們在考試的時候享受到冰塊降溫,也算是人生一個“奢侈”的體驗。

  會試考試期間, 景琮也換了便裝去考場巡視。

  五天後,會試結束,成績也是在半個月公布。

  會試閱卷期間, 成千上萬的考生們依舊停留在京城等待成績公布。

  在這個半個月期間,考生們的心情是緊張、期待、不安、焦急。

  狀元閣是所有考生們經常去的地方,尤其是聽說皇上曾今蒞臨狀元閣, 鼓舞參加今年科舉的書生們一事。

  那些見過皇上的文人學子們,可以拿這件事情吹噓一輩子。

  景琮這次自然也是親自參加閱卷,發現這次科舉考試出了不少人才。

  在考生們期盼中,會試的成績終於公布了,有人考中狂喜,有人落榜傷心欲絕。

  會試考中的人稱為“貢士”,又或者稱為“中式進士”。這些“中式進士“將會繼續參加半個月後的殿試,到時候就能見到皇上。

  沒有考中貢士的舉人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三年後再戰會試,第二個選擇就是回去做官,舉人是可以做官的。

  殿試的錄取人數只有二十人,競爭要比鄉試和會試更加激烈和殘酷。

  半個月後,殿試在保和殿的大殿裡舉行。不過,在考試前要進行一系列的禮儀,比如說祭拜大聖人孔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