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龐處長忙說:「我回去了解一下情況,看看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是有心,我一定嚴肅處理他,要是無心,我讓他寫一份檢討,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錯誤。」
秦今朝不用想,就知道問出來的結果肯定是無心的,龐處長這就是想要保下孫興明的意思了,便也給他這個面子,說:「你的人,你自己看著管。」而後又半開玩笑地說,「再一不可再二,你是他的領導,如果下次再出現問題,我就只好找你了。」
龐處長忙站起來,擦了擦腦門上不存在的汗,說:「我一定管好他。」
【📢作者有話說】
收尾了,大概還有一兩章就完結了。
第105章
晚上, 秦今朝和顏丹霞兩口子吃完晚飯,秦今朝到樓上臥室的衣櫃裡去收拾明天去燕市出差需要帶的衣物,顏丹霞就在旁邊幫忙, 她能將衣服疊成正正方方的, 疊放在提包里, 十分節省空間。
這次到燕市去出差,是為著「管控一體化項目」,是入選「七五」項目後, 項目組和計劃委員會的第一次見面,需要匯報下對於這個項目的長期計劃, 短期目標,以及時間節點等,以便於計劃委員會對項目的追蹤、考核以及提供相應的幫助。
祝煥之教授作為項目組的組長,將匯報的機會讓給了秦今朝。
秦今朝自己選好了做匯報當天要穿的衣服, 顏丹霞幫他放在最上面, 又將給秦志遠和崔勝芳帶的禮物放到另外一個提包里,又檢查一遍, 才拉好拉鏈。
匯報很順利,受到計劃委員會成員們的一致讚賞。
祝煥之教授望著比自己高出一個頭, 年輕、朝氣蓬勃,充滿著幹勁兒的秦今朝,欣慰地笑了,說:「你可以出師,真正獨當一面了。」
秦今朝忙說:「還不行,也就是您在我身邊, 我才能底氣十足, 您得繼續保著我才行。」
他的表情像個撒嬌要糖吃的孩子, 祝煥之一時間忘了他已經是個二千多人大廠的實際掌權者,哈哈笑著說:「好好,我保著你!」
秦今朝趁機說:「老師,你和農業大學的魯懷教授是不是認識?我想去拜訪下他,您幫我引薦下唄。」
祝煥之:「引薦倒是沒問題,你找他做什麼?」
秦今朝:「還是為著海州廠多條腿走路問題,他是農業方面的專家,海州廠的產品本就是作用於農業上的,我想著和他聊聊,是不是能有些新的思路。」
祝煥之點點頭,說:「你的想法很好。」他看向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目光中充滿了欣慰和驕傲。
這樣的弟子,便是一輩子為他保駕護航又如何,他心甘情願。
隔天,秦今朝便出發去了農業大學。祝煥之本來要跟著一起過來,親自給兩人做介紹的,但秦今朝覺得這樣有種送小孩子上學的感覺,讓人覺得不靠譜,就沒讓祝煥之跟來。
農業大學位於燕市的西邊,距離燕市動物園也就四五站公交車的距離,不遠處,就是首都圖書館,不過此時已經成了工地,據說準備在原址上重新修建。
秦今朝上小學的時候,首都圖書館還在營業中,那時候他沒少坐著公交車過來看書,可惜後來,圖書館被迫關閉,直到前些年才開始重新營業。
農業大學校園很大,秦今朝從門口進去,邊開車,邊問路,大概開了七八分鐘,才終於找到魯懷教授所在的辦公室。
辦公室里只有一個人,正在擺弄著窗台上一字排開在曬太陽的綠色幼苗,頭髮花白,臉色黝黑,生著皺紋,猛然看上去,像是課本插畫裡面的農民伯伯。
魯懷教授今年五十多歲,跟常四海、祝煥之教授他們年紀差不多,都是五十多歲,但這位老人家看上去卻比這兩人大了一大截。
秦今朝只聽過他的名字,還是頭一次見到真人,雖然辦公室只有他一個人,但怕認錯,也沒敢貿然稱呼他,只是笑著說:「您好,我叫秦今朝,是祝煥之教授的弟子。」
那人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來,說:「你就是秦今朝啊,你好,我是魯懷。」
還真是魯懷教授,秦今朝不由得心中升起一絲敬意,這樣的外貌,一看就是風吹日曬,常年在田間地頭搞實驗的結果。
秦今朝伸出雙手,跟他握手,說:「魯教授,久仰大名,我是慕名而來。」
魯懷教授爽朗地笑了兩聲,說:「我也是久仰你的大名,海州廠最年輕的副廠長,你們廠生產的雄獅牌尿素化肥,可是我們搞農業的好朋友啊!昨天接到祝教授的電話,我就在等著你來了。實不相瞞,自從知道你跟祝教授的關係,就想著能跟你見一面,不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沒想到,你先來找我了。」
魯懷教授的性格和他的外貌一般,樸實無華,說話也很實在。
秦今朝露出驚訝的表情,問:「看來,我和魯教授想到一起去了。您想見我也是因為化肥的事情?」
魯懷教授裂開嘴笑,「看來你找我也是這事,正好,正好!」
秦今朝也大笑起來。
魯懷站起來給秦今朝沏茶,說:「給你嘗嘗我珍藏的綠茶了,一般人我可捨不得。」
不大一會兒,茶香撲鼻,兩人就著茶香氣,說起了正事兒。
「……我一直關注著國內、國際關於化工、肥料的期刊,也對國內的化肥行業有一定的了解。自二戰後,尿素再沒有過較大的改良,在農業生產中,還是一直利用單一的氮元素,作為肥料的來源,但是同一塊地,反覆施用氮肥後,所產生的肥力會越來越低,我想著,如果能夠改善這種情況,發明一種新型肥料,無論對於海州廠還是農業,都是個巨大的突破利好。」
秦今朝說話的時候,魯懷教授不停在點頭,等話音一落,他伸出手指來,有些激動地點著秦今朝,笑著說:「要不是跟你不認識,我都懷疑之前我跟你聊過這些,你呀,是說到我的心縫裡了,最近一年,我一直在琢磨這事兒,莊稼要想長得好,種子、土地缺一不可,我們解決了種子的問題,肥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他說著,手在凳子邊上摸索著,不一會兒,不知道從哪裡摸出個兩紮長的菸袋鍋子來,尾端繫著個粗布荷包。他將荷包接下來,抻開口,將菸袋鍋子頂端的銅製煙鍋伸進去,挖了一鍋子的煙沫出來,而後劃跟火柴給自己點上,美滋滋地抽上一口。
秦今朝看得有些發愣,懷疑如果此時面前有鋪炕,魯教授肯定會將腿盤起來。
煙味很沖,秦今朝有些不適應地咳嗽了一聲。
魯教授這才後知後覺地問:「嗆到了吧?這是我自己種的菸葉,叫大葉黃,沖得很,不過抽著過癮。」
瞧著魯教授豎起大拇指,想要按滅煙鍋子,秦今朝忙阻止,說:「我就剛剛冷不丁聞到不適應,這會兒沒事了,您抽吧。」
對於菸癮大的人來說,抽上一袋煙可以緩解疲勞,讓思路清晰起來,有助於兩人的談話。
魯教授就又抽了兩口煙,說:「我想著,要是能有一款長效的,複合型的肥料就好了。可以減少施肥量,提高畝產量。」
複合型肥料?秦今朝頓覺腦中一亮,說:「這倒是個思路!」
魯教授:「我做過一個實驗,如果氮肥的利用率比現在提高1%,則可以增產糧食大概130-150噸之間!」
秦今朝暗暗驚訝,一是驚訝於這個巨大的數字變化,二是驚訝於魯教授已經做到這一步。他心中湧起驚喜,這次收穫太大了!
自己想要進行的尿素改革,才只是一個想法,而魯教授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思路!
如果能夠實現尿素的更新換代,不光能讓海州廠立足更穩,甚至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更能夠推動國家農業的發展!
秦今朝:「魯教授,我們海州廠準備成立一個尿素改革小組,誠摯邀請您參加進來,並且擔任農業技術顧問!」
魯教授將菸袋鍋子往桌子邊上一放,答應說:「成,既然咱們目標一致,就合作,一起搞研發!」
返回海州廠的路上,秦今朝心裡頭盤算著,海州廠多條腿走路的格局基本上已經形成。
第一就是搞好海州廠的本職任務,也就是合成氨和尿素的生產,繼續在技術改革和改進裝置等下功夫;
第二就是和祝煥之教授等合作的「管控一體化」項目,這是個需要長期研發、細化的項目,待等完成後,必然像全國的化工企業,甚至是其他生產類型企業推廣,也是為海州廠謀求的一條生路。
第三就是拓展生產業務,搞「化肥、化工」一體化,比如開辦雙氧水廠,這是一次嘗試,後期如果效益良好,還會繼續引進化工行業其他生產設備。
第四就是研發新型複合化肥產品。
目前,這四項主要工作都在同時進行中,有短期內就能看到效果的,也有幾年之後才能出成果的,但不管是那種,都是未來的海州廠懶以生存的關鍵。
他呼出口氣,有了這幾條腿,有了他給奠定下來的基礎,即便是不久的將來,他調離海州廠,只要按照他的思路繼續發展下去,海州廠就能繼續保持著現在的輝煌,且越來越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i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秦今朝不用想,就知道問出來的結果肯定是無心的,龐處長這就是想要保下孫興明的意思了,便也給他這個面子,說:「你的人,你自己看著管。」而後又半開玩笑地說,「再一不可再二,你是他的領導,如果下次再出現問題,我就只好找你了。」
龐處長忙站起來,擦了擦腦門上不存在的汗,說:「我一定管好他。」
【📢作者有話說】
收尾了,大概還有一兩章就完結了。
第105章
晚上, 秦今朝和顏丹霞兩口子吃完晚飯,秦今朝到樓上臥室的衣櫃裡去收拾明天去燕市出差需要帶的衣物,顏丹霞就在旁邊幫忙, 她能將衣服疊成正正方方的, 疊放在提包里, 十分節省空間。
這次到燕市去出差,是為著「管控一體化項目」,是入選「七五」項目後, 項目組和計劃委員會的第一次見面,需要匯報下對於這個項目的長期計劃, 短期目標,以及時間節點等,以便於計劃委員會對項目的追蹤、考核以及提供相應的幫助。
祝煥之教授作為項目組的組長,將匯報的機會讓給了秦今朝。
秦今朝自己選好了做匯報當天要穿的衣服, 顏丹霞幫他放在最上面, 又將給秦志遠和崔勝芳帶的禮物放到另外一個提包里,又檢查一遍, 才拉好拉鏈。
匯報很順利,受到計劃委員會成員們的一致讚賞。
祝煥之教授望著比自己高出一個頭, 年輕、朝氣蓬勃,充滿著幹勁兒的秦今朝,欣慰地笑了,說:「你可以出師,真正獨當一面了。」
秦今朝忙說:「還不行,也就是您在我身邊, 我才能底氣十足, 您得繼續保著我才行。」
他的表情像個撒嬌要糖吃的孩子, 祝煥之一時間忘了他已經是個二千多人大廠的實際掌權者,哈哈笑著說:「好好,我保著你!」
秦今朝趁機說:「老師,你和農業大學的魯懷教授是不是認識?我想去拜訪下他,您幫我引薦下唄。」
祝煥之:「引薦倒是沒問題,你找他做什麼?」
秦今朝:「還是為著海州廠多條腿走路問題,他是農業方面的專家,海州廠的產品本就是作用於農業上的,我想著和他聊聊,是不是能有些新的思路。」
祝煥之點點頭,說:「你的想法很好。」他看向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目光中充滿了欣慰和驕傲。
這樣的弟子,便是一輩子為他保駕護航又如何,他心甘情願。
隔天,秦今朝便出發去了農業大學。祝煥之本來要跟著一起過來,親自給兩人做介紹的,但秦今朝覺得這樣有種送小孩子上學的感覺,讓人覺得不靠譜,就沒讓祝煥之跟來。
農業大學位於燕市的西邊,距離燕市動物園也就四五站公交車的距離,不遠處,就是首都圖書館,不過此時已經成了工地,據說準備在原址上重新修建。
秦今朝上小學的時候,首都圖書館還在營業中,那時候他沒少坐著公交車過來看書,可惜後來,圖書館被迫關閉,直到前些年才開始重新營業。
農業大學校園很大,秦今朝從門口進去,邊開車,邊問路,大概開了七八分鐘,才終於找到魯懷教授所在的辦公室。
辦公室里只有一個人,正在擺弄著窗台上一字排開在曬太陽的綠色幼苗,頭髮花白,臉色黝黑,生著皺紋,猛然看上去,像是課本插畫裡面的農民伯伯。
魯懷教授今年五十多歲,跟常四海、祝煥之教授他們年紀差不多,都是五十多歲,但這位老人家看上去卻比這兩人大了一大截。
秦今朝只聽過他的名字,還是頭一次見到真人,雖然辦公室只有他一個人,但怕認錯,也沒敢貿然稱呼他,只是笑著說:「您好,我叫秦今朝,是祝煥之教授的弟子。」
那人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來,說:「你就是秦今朝啊,你好,我是魯懷。」
還真是魯懷教授,秦今朝不由得心中升起一絲敬意,這樣的外貌,一看就是風吹日曬,常年在田間地頭搞實驗的結果。
秦今朝伸出雙手,跟他握手,說:「魯教授,久仰大名,我是慕名而來。」
魯懷教授爽朗地笑了兩聲,說:「我也是久仰你的大名,海州廠最年輕的副廠長,你們廠生產的雄獅牌尿素化肥,可是我們搞農業的好朋友啊!昨天接到祝教授的電話,我就在等著你來了。實不相瞞,自從知道你跟祝教授的關係,就想著能跟你見一面,不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沒想到,你先來找我了。」
魯懷教授的性格和他的外貌一般,樸實無華,說話也很實在。
秦今朝露出驚訝的表情,問:「看來,我和魯教授想到一起去了。您想見我也是因為化肥的事情?」
魯懷教授裂開嘴笑,「看來你找我也是這事,正好,正好!」
秦今朝也大笑起來。
魯懷站起來給秦今朝沏茶,說:「給你嘗嘗我珍藏的綠茶了,一般人我可捨不得。」
不大一會兒,茶香撲鼻,兩人就著茶香氣,說起了正事兒。
「……我一直關注著國內、國際關於化工、肥料的期刊,也對國內的化肥行業有一定的了解。自二戰後,尿素再沒有過較大的改良,在農業生產中,還是一直利用單一的氮元素,作為肥料的來源,但是同一塊地,反覆施用氮肥後,所產生的肥力會越來越低,我想著,如果能夠改善這種情況,發明一種新型肥料,無論對於海州廠還是農業,都是個巨大的突破利好。」
秦今朝說話的時候,魯懷教授不停在點頭,等話音一落,他伸出手指來,有些激動地點著秦今朝,笑著說:「要不是跟你不認識,我都懷疑之前我跟你聊過這些,你呀,是說到我的心縫裡了,最近一年,我一直在琢磨這事兒,莊稼要想長得好,種子、土地缺一不可,我們解決了種子的問題,肥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他說著,手在凳子邊上摸索著,不一會兒,不知道從哪裡摸出個兩紮長的菸袋鍋子來,尾端繫著個粗布荷包。他將荷包接下來,抻開口,將菸袋鍋子頂端的銅製煙鍋伸進去,挖了一鍋子的煙沫出來,而後劃跟火柴給自己點上,美滋滋地抽上一口。
秦今朝看得有些發愣,懷疑如果此時面前有鋪炕,魯教授肯定會將腿盤起來。
煙味很沖,秦今朝有些不適應地咳嗽了一聲。
魯教授這才後知後覺地問:「嗆到了吧?這是我自己種的菸葉,叫大葉黃,沖得很,不過抽著過癮。」
瞧著魯教授豎起大拇指,想要按滅煙鍋子,秦今朝忙阻止,說:「我就剛剛冷不丁聞到不適應,這會兒沒事了,您抽吧。」
對於菸癮大的人來說,抽上一袋煙可以緩解疲勞,讓思路清晰起來,有助於兩人的談話。
魯教授就又抽了兩口煙,說:「我想著,要是能有一款長效的,複合型的肥料就好了。可以減少施肥量,提高畝產量。」
複合型肥料?秦今朝頓覺腦中一亮,說:「這倒是個思路!」
魯教授:「我做過一個實驗,如果氮肥的利用率比現在提高1%,則可以增產糧食大概130-150噸之間!」
秦今朝暗暗驚訝,一是驚訝於這個巨大的數字變化,二是驚訝於魯教授已經做到這一步。他心中湧起驚喜,這次收穫太大了!
自己想要進行的尿素改革,才只是一個想法,而魯教授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思路!
如果能夠實現尿素的更新換代,不光能讓海州廠立足更穩,甚至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更能夠推動國家農業的發展!
秦今朝:「魯教授,我們海州廠準備成立一個尿素改革小組,誠摯邀請您參加進來,並且擔任農業技術顧問!」
魯教授將菸袋鍋子往桌子邊上一放,答應說:「成,既然咱們目標一致,就合作,一起搞研發!」
返回海州廠的路上,秦今朝心裡頭盤算著,海州廠多條腿走路的格局基本上已經形成。
第一就是搞好海州廠的本職任務,也就是合成氨和尿素的生產,繼續在技術改革和改進裝置等下功夫;
第二就是和祝煥之教授等合作的「管控一體化」項目,這是個需要長期研發、細化的項目,待等完成後,必然像全國的化工企業,甚至是其他生產類型企業推廣,也是為海州廠謀求的一條生路。
第三就是拓展生產業務,搞「化肥、化工」一體化,比如開辦雙氧水廠,這是一次嘗試,後期如果效益良好,還會繼續引進化工行業其他生產設備。
第四就是研發新型複合化肥產品。
目前,這四項主要工作都在同時進行中,有短期內就能看到效果的,也有幾年之後才能出成果的,但不管是那種,都是未來的海州廠懶以生存的關鍵。
他呼出口氣,有了這幾條腿,有了他給奠定下來的基礎,即便是不久的將來,他調離海州廠,只要按照他的思路繼續發展下去,海州廠就能繼續保持著現在的輝煌,且越來越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i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