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姜琬瞧著毅王裴豐往後是不打算韜光養晦了,大抵要有一番動作,思忖道:“毅王殿下,在下家中還有些瑣事,就不打擾殿下與齊尚書了,告辭。”
“君逸。”裴豐從馬車裡出來:“本王瞧見你就想起在北境時與君逸你結下的同袍之誼,每每感慨十分,可不知君逸為何總是避著本王呢?”
姜琬心道:你是有真龍天子之志的人,可我只想保住眼前這點小安穩、小榮華,殿下,我不敢上你那條賊船吶。
想當年,顧玠不過因為朝廷旨意和瑱王裴豫扯了點關係,一輩子就那麼毀了,惋不惋惜,可不可悲?
他可不能重蹈顧玠的覆轍。
“這幾日……在下實是忙的分不開身,還望殿下體諒。”
被拂了面子,裴豐的眸色明顯一沉,不耐煩地擺擺手:“去吧,去吧。”
姜琬如得了赦令一般,半步都不敢停留,幾乎是瞬間的功夫就不見了蹤影。
齊可宣瞧著他的背影,低聲道:“殿下,少年人心高氣傲不好降服,看來殿下還需多費幾分心思。”
裴豐點點頭:“進車裡說吧。”
齊可宣哪敢同他坐一匹車駕,連聲推卻,後來不知裴豐在他耳邊說了句什麼話,二人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前後鑽進了馬車裡,相談甚歡。
“齊尚書為何非要本王招攬一干東宮的人?”
齊可宣正色道:“陛下幾乎把這幾屆春闈招攬的拔尖的人都送進了東宮當差,這些人可謂個個都是人中龍鳳,殿下若能收伏几個,於將來大有益處啊。”
“可東宮出身的人,將來能同本王一心嗎?”裴豐心存顧慮。
“殿下難道忘了?”齊可宣捋著鬍鬚,道:“唐太宗時的魏徵,何嘗不是舊太子李建民的人?”
第141章 心累
管仲又何嘗沒有射過齊桓公一箭, 想成大事,何必在乎出身哪裡這種迂腐不知變通的東西。
能做大事的人絕不會愚忠。
裴豐點點頭:“本王方才遠遠聽見他與你起了爭執, 這是為何?”
齊可宣苦著臉道:“殿下還記得今日早朝時姜侍郎上的那份奏摺嗎?”
莫名其妙。
“他自己上的奏摺與你何干?”裴豐不解。
莫非他看錯姜琬這個人了。
齊可宣便把他與姜琬的事情囫圇地說了一遍,大叫冤屈:“也不知他究竟何意?竟對下官存了這麼大的怨念。”
天知地知, 他委實不知姜琬向皇帝寫了份要求增加俸祿的摺子,更不可能背著人把那份奏摺送到御案前,無端被扣了個鍋,他實在是無處撒氣。
裴豐細細想了想齊可宣的話,沉思道:“聽你所說,姜琬言之鑿鑿, 似有證據在手,齊尚書既然沒做過, 卻又為何不同他對質?”
齊可宣攤手道:“下官方才要同他掰扯來著, 可突然就……”
就犯病了。
姜琬那少年還不錯, 緊急關頭, 居然一瞬都不耽擱地給他吃了救命藥,可謂寬厚了。
緩過來之後, 他待要追根問底, 卻被裴豐給截住了。
裴豐擰眉道:“這事聽著有蹊蹺。”
他雖有意招攬姜琬,但並未存了害他的心思,齊可宣亦然, 冷不丁來了這麼一出, 他們也懵到不行。
“戶部近來可有形跡可疑之人?”裴豐再問。
齊可宣搖搖頭:“即便有, 也是陛下和太子的人, 他們視姜琬為一黨,絕無可能……”
說到這裡他眼珠子一轉,恍然道:“莫非陛下要借他人之手對殿下的人來個肅清?”
“他早知你與本王走的近,遲遲不動你的位子,難道是在等合適的人選?”裴豐道。
齊可宣雖說和是自己的人,但他在為朝廷辦事上卻不曾出過半分差錯,主持戶部的這些年裡,樁樁件件,大事小事都打理的對上有利,於下不虧,放眼整個朝廷,還真找不出第二個這般能人來。
難不成皇帝以為姜琬能做到,所以暗中命自己人動了姜琬的奏摺,而後嫁禍給齊可宣?
他自己則坐山觀虎鬥,不,他賭定了姜琬會贏,說不定暗中還會推波助瀾,讓齊可宣敗給姜琬,灰溜溜從戶部滾出去,他則順坡下驢地把戶部尚書換成自己的人,多划算的事兒啊。
齊可宣被他這麼一分析,結結實實地打了個冷顫,剛緩過來的病根差點又冒出頭來。
“殿下說的有道理。”
此時馬車已經停在了王府門前,暮色來臨,天邊遠遠掛著一彎薄薄的冷月,映著星星點點的人家燈火,肅殺而寂寥。
“齊尚書,你不如把這戶部的位子拱手相讓吧?”下車之前,裴豐半開玩笑地道了句。
齊可宣垂頭喪氣地跟著下了馬車:“殿下說的何嘗不是。”
皇帝眼下不過想把戶部尚書的位子倒騰出來,他若不識趣一點兒,後面等著他的還不知是什麼呢。
流放?滅門?
都有可能。
就憑這些年和他同毅王裴豐來往過密這一條,就足以送他一家老小十幾口上斷頭台了。
裴豐進到府里,褪了披風,笑道:“你若能把人收為己用,戶部還在咱們手裡。”
“君逸。”裴豐從馬車裡出來:“本王瞧見你就想起在北境時與君逸你結下的同袍之誼,每每感慨十分,可不知君逸為何總是避著本王呢?”
姜琬心道:你是有真龍天子之志的人,可我只想保住眼前這點小安穩、小榮華,殿下,我不敢上你那條賊船吶。
想當年,顧玠不過因為朝廷旨意和瑱王裴豫扯了點關係,一輩子就那麼毀了,惋不惋惜,可不可悲?
他可不能重蹈顧玠的覆轍。
“這幾日……在下實是忙的分不開身,還望殿下體諒。”
被拂了面子,裴豐的眸色明顯一沉,不耐煩地擺擺手:“去吧,去吧。”
姜琬如得了赦令一般,半步都不敢停留,幾乎是瞬間的功夫就不見了蹤影。
齊可宣瞧著他的背影,低聲道:“殿下,少年人心高氣傲不好降服,看來殿下還需多費幾分心思。”
裴豐點點頭:“進車裡說吧。”
齊可宣哪敢同他坐一匹車駕,連聲推卻,後來不知裴豐在他耳邊說了句什麼話,二人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前後鑽進了馬車裡,相談甚歡。
“齊尚書為何非要本王招攬一干東宮的人?”
齊可宣正色道:“陛下幾乎把這幾屆春闈招攬的拔尖的人都送進了東宮當差,這些人可謂個個都是人中龍鳳,殿下若能收伏几個,於將來大有益處啊。”
“可東宮出身的人,將來能同本王一心嗎?”裴豐心存顧慮。
“殿下難道忘了?”齊可宣捋著鬍鬚,道:“唐太宗時的魏徵,何嘗不是舊太子李建民的人?”
第141章 心累
管仲又何嘗沒有射過齊桓公一箭, 想成大事,何必在乎出身哪裡這種迂腐不知變通的東西。
能做大事的人絕不會愚忠。
裴豐點點頭:“本王方才遠遠聽見他與你起了爭執, 這是為何?”
齊可宣苦著臉道:“殿下還記得今日早朝時姜侍郎上的那份奏摺嗎?”
莫名其妙。
“他自己上的奏摺與你何干?”裴豐不解。
莫非他看錯姜琬這個人了。
齊可宣便把他與姜琬的事情囫圇地說了一遍,大叫冤屈:“也不知他究竟何意?竟對下官存了這麼大的怨念。”
天知地知, 他委實不知姜琬向皇帝寫了份要求增加俸祿的摺子,更不可能背著人把那份奏摺送到御案前,無端被扣了個鍋,他實在是無處撒氣。
裴豐細細想了想齊可宣的話,沉思道:“聽你所說,姜琬言之鑿鑿, 似有證據在手,齊尚書既然沒做過, 卻又為何不同他對質?”
齊可宣攤手道:“下官方才要同他掰扯來著, 可突然就……”
就犯病了。
姜琬那少年還不錯, 緊急關頭, 居然一瞬都不耽擱地給他吃了救命藥,可謂寬厚了。
緩過來之後, 他待要追根問底, 卻被裴豐給截住了。
裴豐擰眉道:“這事聽著有蹊蹺。”
他雖有意招攬姜琬,但並未存了害他的心思,齊可宣亦然, 冷不丁來了這麼一出, 他們也懵到不行。
“戶部近來可有形跡可疑之人?”裴豐再問。
齊可宣搖搖頭:“即便有, 也是陛下和太子的人, 他們視姜琬為一黨,絕無可能……”
說到這裡他眼珠子一轉,恍然道:“莫非陛下要借他人之手對殿下的人來個肅清?”
“他早知你與本王走的近,遲遲不動你的位子,難道是在等合適的人選?”裴豐道。
齊可宣雖說和是自己的人,但他在為朝廷辦事上卻不曾出過半分差錯,主持戶部的這些年裡,樁樁件件,大事小事都打理的對上有利,於下不虧,放眼整個朝廷,還真找不出第二個這般能人來。
難不成皇帝以為姜琬能做到,所以暗中命自己人動了姜琬的奏摺,而後嫁禍給齊可宣?
他自己則坐山觀虎鬥,不,他賭定了姜琬會贏,說不定暗中還會推波助瀾,讓齊可宣敗給姜琬,灰溜溜從戶部滾出去,他則順坡下驢地把戶部尚書換成自己的人,多划算的事兒啊。
齊可宣被他這麼一分析,結結實實地打了個冷顫,剛緩過來的病根差點又冒出頭來。
“殿下說的有道理。”
此時馬車已經停在了王府門前,暮色來臨,天邊遠遠掛著一彎薄薄的冷月,映著星星點點的人家燈火,肅殺而寂寥。
“齊尚書,你不如把這戶部的位子拱手相讓吧?”下車之前,裴豐半開玩笑地道了句。
齊可宣垂頭喪氣地跟著下了馬車:“殿下說的何嘗不是。”
皇帝眼下不過想把戶部尚書的位子倒騰出來,他若不識趣一點兒,後面等著他的還不知是什麼呢。
流放?滅門?
都有可能。
就憑這些年和他同毅王裴豐來往過密這一條,就足以送他一家老小十幾口上斷頭台了。
裴豐進到府里,褪了披風,笑道:“你若能把人收為己用,戶部還在咱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