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尚書過譽了。”姜琬最怵這樣的官場老油條,又不得不同他周旋,只好道:“往後還要向各位多多請教,各位多擔待在下。”

  齊可宣笑的更開了:“姜侍郎謙虛啊,以後本官這裡的人,還請姜侍郎多多提攜才是。”

  一番寒暄過後,姜琬才走到侍郎的桌子上,坐下,熟悉環境。

  戶部的大小官員濟濟一堂,平均年紀偏大,都肅著一張刻板的臉,同他打招呼也是板正板正的,不苟言笑的那款人。

  姜琬一一和他們說過話,低頭翻開案上的文件——

  戶部果然是朝廷管錢的機關,一本本,一張張的全是與財政有關的,清清楚楚地記著朝廷這裡收上來的銀子,那裡撥付出去的銀子,清晰而繁瑣,任重而道遠。

  齊可宣只命人拿了眼下在處理的奏本讓他看,並沒給姜琬委派什麼活兒,幾日下來倒是輕鬆的緊,不費什麼腦子。

  到了第七日,姜琬一早來點卯,卻聽同僚抱怨他來的早了,說是戶部尚書齊可宣去今日不來,大家難地空閒出來,該在家多睡一會兒才是。

  “齊尚書為何不來?”姜琬拉著一名姓侯的主事問。

  侯主事告訴他:今兒毅王殿下晚些要進京,齊尚書便服出城接人去了。

  姜琬哦了聲,謝了他,不動聲色地繼續看各處轉給戶部的奏本。

  戶部果然是毅王的地盤,只是這戶部尚書齊可宣竟不背著皇帝敢出城迎接裴豐,這膽子誰給他的。

  想的多了,他在心裡打了個哆嗦,悄聲問侯主事:“齊尚書去迎接毅王殿下,陛下知道嗎?”

  侯主事咳了聲,小心翼翼地道:“這咱哪裡知道。”

  齊可宣這些年就這麼明目張胆地和毅王裴豐私交甚厚,皇帝什麼時候過問過。

  “那是。”姜琬附和他道:“咱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過了晌午,有人來報說毅王殿下已經在城門外了,皇帝率領文武百官數百個人登上正元門迎接,命他們放下手裡的活兒,一道去路旁跪候。

  “唉……這麼冷的天……”消息一傳進來,像炸了窩一樣,有說皇帝此舉太隆重的,也有說毅王怕要功高震主的……還有抱怨天氣的,三三兩兩的扎堆嘀咕起來,一時間,平時嚴肅的戶部也怪熱鬧的。

  姜琬什麼都沒說,跟著一眾人出了戶部,到京城的大街上依次站著,準備迎接毅王裴豐回京。

  這次,皇帝提出了他最大的一輛御輦,臣子們瞧著,可能是要毅王同他坐一輛車進城之意,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也隆重的很,大抵要把姿態做足之意,剩下的,就看裴豐識不識這個抬舉了。

  正值隆冬,天是晴天,空氣卻的刺骨,百官們穿著日常的官服,連披風都沒有,站了不到半個時辰,人人凍的嘴皮發紫,年老體弱的甚至都忍不住在原地打起轉來,半分都端不住往常的風度了。

  姜琬還好,穿過來這些年習過武,也算是打過仗的,身子骨鍛鍊的還算硬實,這點風寒奈何不了他。

  皇帝身邊的大太監丁隨站在正元門上扯著嗓子喊了一聲:“毅王殿下大捷歸來,萬歲命百官出迎——”

  還好不是跪迎。

  姜琬鬆了口氣,但見先是以武將為首的隊伍接連出了正元門,然後文官依官職大小先後往門外面走,等他們出了正元門,抬頭一望,便見著黃帶冠的皇帝一身玄色龍袍立玉正元門之上,風姿凜然地俯視著下方,那威儀,足以讓人緊張的忘了寒冷。

  不多久,遠遠的瞧見鷹旗幟獵獵,純血的西域寶馬上坐著一個金線繡著四爪龍子戎裝的男子,他奔至遙遙瞧見皇帝之處,翻身下了馬,跪地道:“裴豐不負皇兄之命,獲勝歸來,特此交還兵符。”

  說完,解下身上的佩劍連同兵符一併交給前頭迎接的太監。

  皇帝在正元門上看了,眸中露出一絲欣慰:“毅王皇弟力戰疆場,守護社稷,此等豐功偉績,朕言說不盡。”

  說完虛的,緊跟著道:“請毅王皇弟上鑾駕,與朕一同進城入宮。”

  “陛下,臣弟不敢。”毅王在路上千想萬想,萬萬沒想到皇帝會用這麼浩大的聲勢來接他,一時有些愣怔:“守護社稷乃臣弟之責,即便戰死疆場臣弟也毫無怨言。”

  “皇弟怎麼能說這等不吉利之話,若沒十足的把握,朕怎敢派皇弟親征。”皇帝從正元門上下來,彎腰挽住裴豐的手臂,扶他起來:“朕想好了,你回來之後,朕在京中的世家中為你擇一門親事,以後,你就與朕一同看著小輩們長大,再也不要操勞打仗的事兒了。”

  毅王裴豐年過三旬,還在單身俱樂部里混著,無牽無掛的,說幹什麼就能行動,著實讓人不放心。

  第136章 風聲起

  毅王謝過皇帝:“皇兄說的是, 臣弟真讓皇兄操心了。”

  心中卻冷笑道:不過為了牽制於我, 竟想出這等主意來,何等卑鄙。

  隨皇帝進了城門, 裴豐目光掃過百官, 看到姜琬時, 略略頓了下,眼角上挑,不怒也不喜,平靜如水。

  姜琬被他的目光看的如渾身墜入冰窟之中, 木然立在那兒,任憑耳邊寒風喧囂。

  為了慶賀毅王大捷歸來, 皇帝在宮中大宴三日,文武百官一律不得缺席,都要去陪酒,以示隆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