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陳氏母女從長安來到荊州投奔裴姜姐弟,眼下已悄然過去三個月余,她們母女二人已經完全融入了李府的生活之中。
平時李嫿喜歡跟在裴姜身後在藥鋪忙前忙後,她似乎對學醫也頗感興趣,閒時
更會向孫大夫討教一二。
陳氏則由得閨女,自己則多在院裡,極少出門。
這日,她帶著貼身嬤嬤從角門出了李府,上了馬車,車夫阿鏢是她多年的隨從,此次來荊州,也都是阿鏢護她們母女二人。
馬車在街上穿行,陳氏掀起車簾看向車外,荊州雖比不上長安繁華,可也一派繁榮,假以時日,必定能比得過昔日的長安。
馬車來到城北,拐入一條深巷,停在巷子口一戶人家門外,她下了車,朝四周看了幾眼,徑直走到巷尾,敲響了另外一家的銅鈴。
門「吱呀」被打開,曹五打量了門外婦人幾眼,才道,「請進。」
曹五帶著陳氏主僕穿過迴廊,來到後院,蔣昊之此時正與昨日抵達的弟弟蔣淮升,正在院裡下棋。
「主上,陳氏來了。」曹五低聲說道。
蔣昊之轉頭看了陳氏一眼,臉上掛起笑容,起身迎了過去。
「李夫人好。」蔣昊之此稱呼一出,讓陳氏不由得心中咯噔一下,但臉上擠出笑容道,「沒想到老蔣的嫡子,居然這般有手段。」
蔣昊之沒有接話,轉頭吩咐蔣淮升收起棋盤迴屋,隨後曹五便讓小廝端來熱茶招呼陳氏。
陳氏喝了幾口,便似笑非笑的問道,「蔣郎君,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可否告知一二?」
蔣昊之抬眼看著她,心裡不由得嘆息,祈王一家萬萬沒想到會栽在這個歹毒婦人的手裡,可這婦人背後之人,更為可恨。
「哪有什麼打算,長安淪陷,我這趟是來投奔世子的,可惜被郡主拒絕了,李夫人,你說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啊?」他笑容燦爛,可笑意不達眼底,讓陳氏覺得背後發涼。
她多年前出於私心,與那人達成協議,將祈王一家送上絕路,可那人卻沒有信守承諾,讓她悔恨交加,常年只能躲於長安暗處存活,生怕那人對她下殺手,所以這也是她不敢將裴姜姐弟除掉的原因,她想借裴姜姐弟之手,將那人剷除,以絕後患。
蔣昊之聯繫她的時候,裴姜已經在太原與李燼相認,信中,蔣昊之對她當日所作所為全然知曉,還說要與她合作,共謀大業,此番,她便是得了蔣昊之的情報,提前逃離長安,來荊州投奔裴姜姐弟。
「我哪能有什麼建議,蔣郎君比我謀劃更深遠,我只是想保住閨女性命而已...」陳氏說的謙卑,眼神黯淡,看似毫無鬥志。
蔣昊之冷笑幾聲,將茶盞舉起,看著杯中茶水笑道,「那要不,李夫人將女兒,嫁給在下?」
「什麼?」陳氏猛然抬頭,顯然被他的話嚇到了,可眼前這人眉目清秀,的確一表人才,又有這般謀略,在這戰局之中,的確又有梟雄之姿。
「哈哈哈,說笑說笑,在下心儀的,是姜娘,若日後娶不到,再向嫿姐兒求親才對,長幼有序...」他說的輕描淡寫,可陳氏聽得不由得惱了,自己閨女在他口裡成了替代品,可她卻笑著說道,「原來蔣郎君看中了姜娘,難怪多次以身入局,實屬難得。」
兩隻狐狸你來我往互相奉承了一番,誰也沒撈著好處,蔣昊之便話鋒一轉,「李夫人,若被人發現我與你是舊識,你便說我阿耶曾忠心於你便是,特別是,住在李府隔壁的那對薛姓父子。」
陳氏一聽這個薛字,便打了個哆嗦,當年她也曾向李燼下毒手,可後來發現薛眴暗中保護,而胥五的功夫也了得,所以她才作罷。
她知道薛眴一直懷疑她,更派人查了她許多年,幸好那人為她收尾做得極好,這才沒被發現任何證據,可她對薛眴,很是忌憚。
「曉得,蔣君怎麼不索性將那對父子除掉?」她還是急了,想借刀殺人的心思難掩於心。
「那可使不得,世子身邊能人太少了,薛謀士這等人才,難得,他那個獨子薛柏又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將來可是大有作為的,我是個愛才之人,怎麼能隨便將人除掉,何況這樣,豈不是對世子和姜娘不敬?」他說得言辭懇切,可陳氏看來,他就是在說屁話。
「既然如此,那便依蔣君的意思吧,我先回了。」陳氏起身便打算離開,畢竟離府不宜太久。
「李夫人,莫怪我不提醒你,你與其擔心薛眴,不然擔心那位雁來堂的東家。」
「崔雲舟?」陳氏疑惑道,她倒見過這人幾回,清清冷冷,每回來府里都與裴姜密謀許久,一看就覺得二人有問題,畢竟再清冷的眉目間,總是藏不住情意。
「崔雲山!」蔣昊之抿了抿嘴,笑了起來。
「什麼?」陳氏心中一顫,她印象中,這崔雲山不是死了嗎,這裡頭還有她的謀劃。
「送客。」蔣昊之擺了擺手,示意曹五送客。
陳氏出了府門,剛上馬車,身旁的丹嬤嬤便低聲道,「夫人,那崔雲山不是死了嗎,怎麼就...」
「回李府。」陳氏搖了搖頭,示意她別問,可心裡卻震驚萬分,若崔雲山沒死,那她多番的謀劃,說不定被雁來堂記錄在案,那裴姜姐弟,是否已經知曉當日祈王府血案,自己有參與其中!
......
李府書房。
李燼此時正與阿酒在下棋,二人相處下來如今感情極好,雖然各有心思,但畢竟少年心性,依舊將對方當作親兄弟般。
「表哥,你那個姨娘,不是好人。」阿酒悠悠道,並沒抬眼看李燼。
「哦?表弟可知內情?」他們已經各自碰了身份,阿酒更表明心跡,說願意擁護他奪帝位,自己只想做個閒散王爺。
「父皇當年,與她似乎有舊...」阿酒此言一出,李燼不由得頓了頓,可隨即卻搖頭道,「這麼久的事情,真相早葬身火海,若要深究,阿姊也不會讓她們母女進府,我不便多言。」
第77章 :所謂情義
崔雲舟喝著杯中的苦丁茶,桌上放著兩份情報,一份是關於陳氏與蔣昊之見面的情報,另外一份,則是關於西北出現一隊起義軍的消息。
他不意外陳氏與蔣狗勾結,因為雁來堂早有對陳氏的調查報告,當年祈王府血案,這人便有參與其中,變相讓祈王一家遇難。
只不過他並沒有將這事告訴裴姜姐弟,他想讓他們自己揭穿此人面目,若不能正確辨別身邊人的真情假意,日後怎能謀大業。
而那支起義軍,則讓他很是疑惑,長安淪陷後,西涼王重兵鎮守西北,並未起兵討伐安祿山,西北地區因此湧現了許多百姓組建的義軍,更多是為了反朝廷重稅,可這支起義軍據說已經占領了幾個縣,西涼王居然無動於衷沒有派兵平亂,很是奇怪。
龍二敲門進來,手裡拿著崔府別院寄來的家書。
自從長安被攻陷,別院的氣氛便很是緊張,幸好安慶繡乃安祿山養女,此番燕軍攻破長安,別院並未受波及,反而被燕軍保護了起來。
崔雲舟許久不曾歸家,崔佟夫婦也並未寫信問候以及催促他返家,感情之淡薄,讓崔雲舟不免唏噓。
自從阿兄死後,父母便意志消沉,眼裡更沒有他人,打擊極大。
可崔雲舟深知,阿兄並沒死,只是躲在暗處謀劃,可一晃過去快兩年,雁來堂居然還沒能查到阿兄下落,讓他越發覺得此事不簡單。
他手指輕敲在案上,看著那封家書,冷笑一聲。
龍二在一旁低聲問道,「主上,可是長安有變數?」
「沒有,有大嫂在,燕帝將崔家視為上賓,安全得很。」他將家書隨手放在一旁,看著那兩份情報陷入沉思。
龍二不便打擾,剛準備退下,便被崔雲舟喊住,「陳氏,帶來的那個馬夫,派人盯著。」
「屬下領命。」龍二頓了頓,隨後應道。
......
李府。
裴姜正和妹妹李嫿在院裡聊天,她最近沒怎麼去藥鋪,孫大夫收了個徒弟小七,很是能幹,分擔了許多工作。
李嫿聽從阿娘的吩咐,極力討好裴姜姐弟,僅僅數日,便自覺和裴姜感情極好。
「大姊,咱家眼下除了藥鋪的買賣,還做些什麼營生啊?」她似乎問得隨意,可裴姜按下眼中神色,低頭喝了口茶。
「亂世里做買賣不容易,李家除了藥鋪,還有兩間櫃坊,但是買賣做得小,討生活而已。」她知道李嫿是替陳氏在了解,其實若派人在城裡仔細打聽,便
能知道李家檯面上做的買賣,的確不大,只是小商賈而已。
「難怪家中下人不多,阿娘也說像咱家這樣過日子,定是不容易的,大姊,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李嫿說的誠懇,裴姜看著倒覺得心裡有些暖,姨娘雖說是個心機重的,可妹妹卻很是天真善良,實屬難得。
李嫿只比李燼小几個月,今年剛滿十三歲,還是天真爛漫的性情,她覺得裴姜很厲害,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娘子,操持這李家的生計,先是在長安,後來又在太原,如今來到荊州,無論在何地,都能為家人遮風擋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u.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平時李嫿喜歡跟在裴姜身後在藥鋪忙前忙後,她似乎對學醫也頗感興趣,閒時
更會向孫大夫討教一二。
陳氏則由得閨女,自己則多在院裡,極少出門。
這日,她帶著貼身嬤嬤從角門出了李府,上了馬車,車夫阿鏢是她多年的隨從,此次來荊州,也都是阿鏢護她們母女二人。
馬車在街上穿行,陳氏掀起車簾看向車外,荊州雖比不上長安繁華,可也一派繁榮,假以時日,必定能比得過昔日的長安。
馬車來到城北,拐入一條深巷,停在巷子口一戶人家門外,她下了車,朝四周看了幾眼,徑直走到巷尾,敲響了另外一家的銅鈴。
門「吱呀」被打開,曹五打量了門外婦人幾眼,才道,「請進。」
曹五帶著陳氏主僕穿過迴廊,來到後院,蔣昊之此時正與昨日抵達的弟弟蔣淮升,正在院裡下棋。
「主上,陳氏來了。」曹五低聲說道。
蔣昊之轉頭看了陳氏一眼,臉上掛起笑容,起身迎了過去。
「李夫人好。」蔣昊之此稱呼一出,讓陳氏不由得心中咯噔一下,但臉上擠出笑容道,「沒想到老蔣的嫡子,居然這般有手段。」
蔣昊之沒有接話,轉頭吩咐蔣淮升收起棋盤迴屋,隨後曹五便讓小廝端來熱茶招呼陳氏。
陳氏喝了幾口,便似笑非笑的問道,「蔣郎君,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可否告知一二?」
蔣昊之抬眼看著她,心裡不由得嘆息,祈王一家萬萬沒想到會栽在這個歹毒婦人的手裡,可這婦人背後之人,更為可恨。
「哪有什麼打算,長安淪陷,我這趟是來投奔世子的,可惜被郡主拒絕了,李夫人,你說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啊?」他笑容燦爛,可笑意不達眼底,讓陳氏覺得背後發涼。
她多年前出於私心,與那人達成協議,將祈王一家送上絕路,可那人卻沒有信守承諾,讓她悔恨交加,常年只能躲於長安暗處存活,生怕那人對她下殺手,所以這也是她不敢將裴姜姐弟除掉的原因,她想借裴姜姐弟之手,將那人剷除,以絕後患。
蔣昊之聯繫她的時候,裴姜已經在太原與李燼相認,信中,蔣昊之對她當日所作所為全然知曉,還說要與她合作,共謀大業,此番,她便是得了蔣昊之的情報,提前逃離長安,來荊州投奔裴姜姐弟。
「我哪能有什麼建議,蔣郎君比我謀劃更深遠,我只是想保住閨女性命而已...」陳氏說的謙卑,眼神黯淡,看似毫無鬥志。
蔣昊之冷笑幾聲,將茶盞舉起,看著杯中茶水笑道,「那要不,李夫人將女兒,嫁給在下?」
「什麼?」陳氏猛然抬頭,顯然被他的話嚇到了,可眼前這人眉目清秀,的確一表人才,又有這般謀略,在這戰局之中,的確又有梟雄之姿。
「哈哈哈,說笑說笑,在下心儀的,是姜娘,若日後娶不到,再向嫿姐兒求親才對,長幼有序...」他說的輕描淡寫,可陳氏聽得不由得惱了,自己閨女在他口裡成了替代品,可她卻笑著說道,「原來蔣郎君看中了姜娘,難怪多次以身入局,實屬難得。」
兩隻狐狸你來我往互相奉承了一番,誰也沒撈著好處,蔣昊之便話鋒一轉,「李夫人,若被人發現我與你是舊識,你便說我阿耶曾忠心於你便是,特別是,住在李府隔壁的那對薛姓父子。」
陳氏一聽這個薛字,便打了個哆嗦,當年她也曾向李燼下毒手,可後來發現薛眴暗中保護,而胥五的功夫也了得,所以她才作罷。
她知道薛眴一直懷疑她,更派人查了她許多年,幸好那人為她收尾做得極好,這才沒被發現任何證據,可她對薛眴,很是忌憚。
「曉得,蔣君怎麼不索性將那對父子除掉?」她還是急了,想借刀殺人的心思難掩於心。
「那可使不得,世子身邊能人太少了,薛謀士這等人才,難得,他那個獨子薛柏又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將來可是大有作為的,我是個愛才之人,怎麼能隨便將人除掉,何況這樣,豈不是對世子和姜娘不敬?」他說得言辭懇切,可陳氏看來,他就是在說屁話。
「既然如此,那便依蔣君的意思吧,我先回了。」陳氏起身便打算離開,畢竟離府不宜太久。
「李夫人,莫怪我不提醒你,你與其擔心薛眴,不然擔心那位雁來堂的東家。」
「崔雲舟?」陳氏疑惑道,她倒見過這人幾回,清清冷冷,每回來府里都與裴姜密謀許久,一看就覺得二人有問題,畢竟再清冷的眉目間,總是藏不住情意。
「崔雲山!」蔣昊之抿了抿嘴,笑了起來。
「什麼?」陳氏心中一顫,她印象中,這崔雲山不是死了嗎,這裡頭還有她的謀劃。
「送客。」蔣昊之擺了擺手,示意曹五送客。
陳氏出了府門,剛上馬車,身旁的丹嬤嬤便低聲道,「夫人,那崔雲山不是死了嗎,怎麼就...」
「回李府。」陳氏搖了搖頭,示意她別問,可心裡卻震驚萬分,若崔雲山沒死,那她多番的謀劃,說不定被雁來堂記錄在案,那裴姜姐弟,是否已經知曉當日祈王府血案,自己有參與其中!
......
李府書房。
李燼此時正與阿酒在下棋,二人相處下來如今感情極好,雖然各有心思,但畢竟少年心性,依舊將對方當作親兄弟般。
「表哥,你那個姨娘,不是好人。」阿酒悠悠道,並沒抬眼看李燼。
「哦?表弟可知內情?」他們已經各自碰了身份,阿酒更表明心跡,說願意擁護他奪帝位,自己只想做個閒散王爺。
「父皇當年,與她似乎有舊...」阿酒此言一出,李燼不由得頓了頓,可隨即卻搖頭道,「這麼久的事情,真相早葬身火海,若要深究,阿姊也不會讓她們母女進府,我不便多言。」
第77章 :所謂情義
崔雲舟喝著杯中的苦丁茶,桌上放著兩份情報,一份是關於陳氏與蔣昊之見面的情報,另外一份,則是關於西北出現一隊起義軍的消息。
他不意外陳氏與蔣狗勾結,因為雁來堂早有對陳氏的調查報告,當年祈王府血案,這人便有參與其中,變相讓祈王一家遇難。
只不過他並沒有將這事告訴裴姜姐弟,他想讓他們自己揭穿此人面目,若不能正確辨別身邊人的真情假意,日後怎能謀大業。
而那支起義軍,則讓他很是疑惑,長安淪陷後,西涼王重兵鎮守西北,並未起兵討伐安祿山,西北地區因此湧現了許多百姓組建的義軍,更多是為了反朝廷重稅,可這支起義軍據說已經占領了幾個縣,西涼王居然無動於衷沒有派兵平亂,很是奇怪。
龍二敲門進來,手裡拿著崔府別院寄來的家書。
自從長安被攻陷,別院的氣氛便很是緊張,幸好安慶繡乃安祿山養女,此番燕軍攻破長安,別院並未受波及,反而被燕軍保護了起來。
崔雲舟許久不曾歸家,崔佟夫婦也並未寫信問候以及催促他返家,感情之淡薄,讓崔雲舟不免唏噓。
自從阿兄死後,父母便意志消沉,眼裡更沒有他人,打擊極大。
可崔雲舟深知,阿兄並沒死,只是躲在暗處謀劃,可一晃過去快兩年,雁來堂居然還沒能查到阿兄下落,讓他越發覺得此事不簡單。
他手指輕敲在案上,看著那封家書,冷笑一聲。
龍二在一旁低聲問道,「主上,可是長安有變數?」
「沒有,有大嫂在,燕帝將崔家視為上賓,安全得很。」他將家書隨手放在一旁,看著那兩份情報陷入沉思。
龍二不便打擾,剛準備退下,便被崔雲舟喊住,「陳氏,帶來的那個馬夫,派人盯著。」
「屬下領命。」龍二頓了頓,隨後應道。
......
李府。
裴姜正和妹妹李嫿在院裡聊天,她最近沒怎麼去藥鋪,孫大夫收了個徒弟小七,很是能幹,分擔了許多工作。
李嫿聽從阿娘的吩咐,極力討好裴姜姐弟,僅僅數日,便自覺和裴姜感情極好。
「大姊,咱家眼下除了藥鋪的買賣,還做些什麼營生啊?」她似乎問得隨意,可裴姜按下眼中神色,低頭喝了口茶。
「亂世里做買賣不容易,李家除了藥鋪,還有兩間櫃坊,但是買賣做得小,討生活而已。」她知道李嫿是替陳氏在了解,其實若派人在城裡仔細打聽,便
能知道李家檯面上做的買賣,的確不大,只是小商賈而已。
「難怪家中下人不多,阿娘也說像咱家這樣過日子,定是不容易的,大姊,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李嫿說的誠懇,裴姜看著倒覺得心裡有些暖,姨娘雖說是個心機重的,可妹妹卻很是天真善良,實屬難得。
李嫿只比李燼小几個月,今年剛滿十三歲,還是天真爛漫的性情,她覺得裴姜很厲害,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娘子,操持這李家的生計,先是在長安,後來又在太原,如今來到荊州,無論在何地,都能為家人遮風擋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u.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