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鐸得了足足三萬兩的錢銀,又知道李絡年沒死,肯定是不敢造次的,所以便按信里說的,將這些產業全數賣與雁來堂。

  他將此事與阿耶說後,柳耀宗連連搖頭嘆息,還以為潑天的富貴要輪到他們了,沒想到是李絡年的計策,不得不佩服這小子。

  柳氏是個心思壞的,她吩咐掌柜將不賺錢的買賣和那些地段差的鋪子,全部列出清單,這些便是給李燼的了。

  至於那些賺錢的,她早就偷偷過到柳鐸名下了。

  三日後,裴姜姐弟如願拿到了李家三分一的家業,便也二話不說,從李家搬了出去,回到了雁雨樓。

  柳氏聽著那些掌柜匯報完畢後,長舒一口氣,「終於打發這個瘟神了,當日就該把他也給殺了,還白白便宜了他這些錢財。」

  一旁張嬤嬤附和道,「夫人說的是,這燼哥兒得虧有他阿姊裴氏替他謀劃,不然哪有這個本事,才進來李府短短時日,就能分走三分一家業。」

  「罷了,都是些不賺錢的營生,還有些地段奇差的鋪子,隨便他折騰去。」

  她話音剛落,便看到兄嫂何氏進來。

  「大嫂,這些日子辛苦你來幫忙了。」柳氏親自給何氏倒了杯茶,笑眯眯的說道。

  「都是一家人,何況你洛年又沒出事,我們也就是略盡綿力罷了。」何氏抿了口茶,淡淡的說道。

  「什麼洛年沒出事?」柳氏一臉疑惑看著她。

  第70章 :長安告急

  裴姜與崔雲舟在太原已有將近一年,巧奪李家家業後,檯面上所有的產業都被雁來堂收歸,實則都是雁來堂替李燼在打理罷了,崔雲舟也只是象徵式收取一成利潤。

  此時的太原雖非絕對安穩,但相較於局勢動盪的關中而言,仍算一方可供喘息之地。

  裴姜以商賈之女的身份落腳,借著雁來堂的關係,經營一家醫館,行醫濟世,暗中積攢人脈。

  二人雖身處偏遠之地,卻不曾放鬆對長安的關注。

  某日夜半,崔雲舟臉色陰沉,步履匆匆。他來到裴姜院裡,一見面便道:「長安出事了。」

  裴姜放下手中藥碗,抬眸望向他,眉頭微皺:「什麼消息?」

  崔雲舟沉聲道:「安祿山突然自洛陽起兵,號稱清君側,實際上是直指長安!他在洛陽駐兵已久,朝廷早有防備,卻未曾想到他竟會選在此刻動手。如今潼關守將高仙芝被調離,城防空虛,若潼關失守,長安危矣。」

  裴姜聞言,心頭微震。安祿山在洛陽一年多,暗地裡積蓄實力,而今驟然反叛,恐怕是籌謀已久。

  她思索片刻,語氣凝重:「消息可確鑿?」

  崔雲舟點頭:「這是太原都督府剛收到的軍報,恐怕不日便會傳遍天下。」

  幾日後,長安傳來更確切的消息——安祿山大軍勢如破竹,唐軍節節敗退,潼關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長安城內已有震動,被禁足的太子終於可以參加朝會,可與朝中大臣意見不合,局勢愈發混亂。

  城中百姓對局勢尚未有太多察覺,但太原軍中已有所戒備,各大世家與地方勢力開始暗中調動,商賈圈子裡更是風聲鶴唳,已有傳言稱太原或許也難保太平。

  裴姜在醫館聽到了不少百姓的議論,有人擔憂戰火會蔓延至河東,有人卻說聖人必然能平定叛亂,無需驚慌。

  而崔雲舟得到的消息是太原軍方已開始暗中籌措糧草,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變局。

  裴姜聽著這些消息,心底生出隱憂:「若安祿山真能攻破潼關,那長安……恐怕撐不過幾日。」

  崔雲舟沉默片刻,終於道:「如今的太原尚且安穩,但若長安陷落,整個天下都會變成戰場。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裴姜看向他,心中已有決斷:「你想做什麼?」

  崔雲舟緩緩道:「太原雖非長安,但卻是兵家要地,若安祿山要奪天下,絕不會放過這裡。我已打探到,有人想趁亂控制太原,屆時這裡會成為戰場,我們若繼續待在此地,便如待宰之魚。」

  裴姜眉心微蹙:「你的意思是……提前離開?」

  ——局勢未明,前路未定。太原固然尚可容身,但隨著戰亂逼近,他們終究不能置身事外。

  夜色沉沉,太原城外的寒風呼嘯,街頭的商賈行色匆匆,軍士巡邏的步伐更加頻繁了幾分。

  自從安祿山反叛的消息傳來,城中的氛圍便愈發緊張,官府加強了巡查,生怕城內有人暗通叛軍。

  而在這亂局之中,裴姜與崔雲舟卻在悄然布局。

  裴姜坐在書案前,指尖輕輕摩挲著茶盞,心思卻飄向遠方。她的身旁,年僅十三歲的李燼正伏案而坐,認真研讀兵書。弟弟的臉龐仍帶著幾分少年的稚嫩,但眼中卻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長安的消息如何?」她抬眸望向崔雲舟。

  崔雲舟站在窗前,望著外頭漸漸沉入黑暗的街道,語氣低沉:「安祿山的軍隊已經出潼關了。」

  裴姜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頓。

  潼關,乃長安東面的屏障,一旦失守,長安便再無險可守。

  「消息屬實?」

  「軍中傳來的戰報,太原都督府的人已經收到,甚至開始調派軍隊,但朝廷上下依舊混亂。」崔雲舟回頭看向她,「太原不會永遠安穩,我們必須儘快做決斷。」

  裴姜沉思片刻,緩緩道:「太原軍權掌握在朝廷手裡,即便此刻城中戒備森嚴,真正忠於朝廷的又有幾人?若安祿山的兵鋒直指太原,這裡的將領怕是也會觀望。」

  「你是說……策反?」崔雲舟若有所思。

  「我們不能明著動手,但可以暗中滲透。」裴姜輕輕合上書卷,目光如水般沉靜,「此刻的太原軍中有不少邊軍舊將,其中有許多人家眷都在長安,若能讓他們明白安祿山的威脅,便可趁機收攏。」

  崔雲舟點頭,隨即又道:「但太原始終是聖人的地盤,我們遲早會引起注意。哪怕能拉攏部分軍隊,也不足以與真正的權臣對抗。」

  「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太久。」裴姜看向窗外,眼神透著果斷,「荊襄才是我們真正的立足之地。」

  ——太原只是暫時的藏身之地,他們真正的棋局,才剛剛開始。

  ........

  入冬時分,裴姜與崔雲舟一行人悄然離開太原,一路向南。

  薛眴父子也正式加入了擁護李燼的隊伍之中,局勢動盪,一行人卻滿懷激動的心情。

  他們並未大張旗鼓,而是化整為零,以商隊的名義分批出發,帶著用現銀兌換的大批飛錢、珍貴的藥材、糧食,以及數十名精銳護衛,一路南下,直奔荊襄。

  荊州,長江北岸的重鎮,素有「南北咽喉」之稱。這裡不僅是軍事要地,也是商貿繁榮之地,商賈雲集,富庶無比。

  此刻的荊襄雖未直接捲入戰火,但唐軍、地方節度使、地方豪族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暗潮湧動。

  未到荊州,裴姜便讓希羅和薛眴父子先行一步,以商賈身份置辦產業,在城中開設錢莊與藥鋪,一方面擴大財力,一方面暗中聯絡地方士紳與軍中將領。

  與此同時,崔雲舟也打算藉機接觸那些被朝廷遺棄的舊部,尤其是流亡至此的將領與兵士。

  荊襄地區地處長江流域,糧食、藥材、布匹、鐵器等物資流通極為關鍵。

  裴姜利用商隊的名義,大量收購糧食和武器,囤積軍資,同時在長江沿岸設立船隊,掌控水運。

  這不僅讓她的商隊迅速崛起,也使得她在地方士紳中擁有了話語權。

  第69章 :損失慘重

  何氏也有點驚訝,隨即說道,「鐸兒說收到了洛年的親筆信,說這事是他謀劃奪家主之位設的局,還給了鐸兒不少錢銀謝他幫忙...」

  柳氏眨了眨眼,她先是歡喜,兒子沒事,隨後又覺得不妙,那豈不是平白便宜了李燼!

  可她始終還是開心的,李洛年既然安然無恙,那必定很快就會回家,至於夫君,罷了,還是兒子重要些。

  裴姜姐弟眼下住在雁雨樓,崔雲舟吩咐下人收拾好院子給他們姐弟二人,又貼心的將盤下的商鋪和買賣列好清單,交給裴姜過目。

  裴姜拿著一本本帳冊,嘴角憋不住笑意,「多虧小叔幫忙,才能如此順利盤下李家如此多的產業。」

  「就這些足夠了?」崔雲舟似笑非笑看著她。

  「當然不是,會有人將剩下的拱手送來,咱們拭目以待。」她故意賣關子,可崔雲舟一下便猜到,那人應該是蔣昊之。

  不過他無所謂,反正蔣君難得信守承諾一回,且看看他如何表演便是。

  ......

  李絡年被關在這地方已經不知道過了多久,這日曹五提著一壺酒來到。

  「你不是說幾日後便讓我離開,這都過了多久了,起碼一個多月了!」李絡年憤怒地說道。

  曹五將酒壺放在桌上,給自己倒了杯酒,抿了一口,笑著說道,「李公子記性挺好的嘛,這是在下不對,外頭事情棘手耽誤了,明日,明日便能讓大公子離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u.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