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不可否認,她被虞九舟的美□□惑了。
細細想來,那天兩人在書房裡說的話,虞九舟說的是,如果一定要一個孩子,那就會選擇跟她生,並沒有說喜歡她。
只能說,虞九舟不討厭她,那不能證明是喜歡。
不過,遲晚捫心自問,自己對虞九舟是什麼感情?
動心了嗎?好像有點兒。
如果只有一點點的話,那虞九舟說得沒有一點兒問題,侍寢是駙馬的責任。
伺候長公主裡面,本來就包含侍寢這一項。
無論她有沒有做好準備,身為駙馬,只要公主想,她就得侍寢,當然,公主不想的話,駙馬就得老老實實地自己待著。
遲晚回到屋子裡,坐在了躺椅上,閉眼搖晃著,腦海里混亂無比。
人家說愛情苦,可她還沒有嘗到愛情呢,光嘗到苦了。
遲晚心裡無奈,罷了,是她生出了不該有的想法,按照原計劃,等虞九舟上位她就該離開了。
虞九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一個孩子,對她來說,無法接受跟別人要孩子,只能接受跟她。
這怎麼不算一種偏愛?
遲晚苦笑了一聲,「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一詩,卻是道出了此次事件的苦楚,她們曾經雖算不上愛情,但是至少是友情吧,結果現在什麼都不是了。
「薄情薄倖,哼。」
遲晚輕哼一聲,決定化悲憤為力量,趕緊把書給寫完,這樣也算了了她一樁事。
天工開物,本草綱目,百科全書。
前面兩個如名字,記錄原本的內容,後面的百科全書跟大家熟知的百科全書不一樣。
遲晚看過百科全書,把能用上的內容寫上了。
哲學,經濟,軍事,地理風貌,教育,法學,文學,醫術,技術等。
遲晚會把自己記得的內容,且可以用在這個時代的東西,都寫在裡面。
哲學就寫,孔子,老子,寫別的她也不敢呀,在這個時代估計要被打成鬼怪一類了。
可是在裡面添加一些個人理解是可以的,比如被曲解的孔孟之道,重新用符號分一下,重新解讀。
重新解讀聖人之言,肯定會引起很大的輿論,所以還需要備註資料,比如大周之前有許多書籍,其實可以找到相關解讀的,備註哪本書是這樣解讀的,證明其中的權威性。
經濟學說的是怎麼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同時,生產力能跟得上,不造成通貨膨脹等。
軍事就是治軍理論,在見過皇城司,五軍營之後,再結合她所知道的,歷朝歷代的情況,寫下了關於軍事方面的內容。
地理風貌就是畫下大周地圖,大周地圖跟她印象中的地圖一樣,比例都是一樣的,所以她可以直接畫,參考了這個世界的風俗,各地情況也一樣,省下了她好多勘察的功夫。
還有剩下的那些,教育之類的,她都會結合大周的實際情況來寫。
遲晚的腦子裡面記著許多書本的內容,可不能直接搬,需要結合大周現在的情況。
況且,過目不忘這件事,以前讀過沒有徹底記住的內容,有了幾乎過目不忘的能力,沒有複習一遍,記得的內容依然是之前記得的那些。
最後穿越前一兩個月看的書籍內容,她是都知道的。
畢竟她上輩子的記憶力也不差,只要是近日看過的內容,大多都能記得個一段時間,只是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忘記了。
這就像小時候背課文,當時記得很清楚,一年兩年過去了,自然就記不得了。
她是來到這個世界後才覺醒的這項能力,上輩子看過的很多書籍,自然也不會像存檔一樣,全部存在了腦海里。
遲晚必須得加入自己的想法,至於結合大周的情況,那也是必需的。
能用的書籍才是好書籍,寫出來了不能用可不行,到時候寫得太過,被當成了妖書也不是不可能。
遲晚端坐在桌邊,比起虞九舟用的低矮案桌,她更喜歡高的書桌,坐在椅子上,用她新做的鉛筆寫字。
她的毛筆字寫得不錯,可是鉛筆寫字更快,主要是可以毛躁地寫,把內容給寫下來,塗改方便,後面再用毛筆謄抄一遍就好了。
遲晚沉浸在寫書裡面,心情平靜許多。
她算是想明白了,圓房……哦,侍寢這件事,要麼她一開始就不答應,既然答應了,再拒絕就要把兩人的關係弄僵了。
遲晚覺得還是順其自然吧,暫時只能當作事情沒有發生過,她還是要陪虞九舟去玄陽寺的。
她在這邊平靜下來,虞九舟那邊卻久久平靜不下來。
兩人相處的時間也挺長的了,平日裡面遲晚從沒有表現出現在的模樣,一言不發的就離開了書房,看起來很不開心。
以前她是假裝生氣,今天她是真的生氣了。
所以她讓夏去過去看了一眼,哪知夏去過來道:「殿下,駙馬在寫書,一動不動的,用一支奇怪的筆寫了許久。」
鉛筆?她知道鉛筆,遲晚獻寶似的拿給她看過。
想到遲晚好看的笑臉,她手中的毛筆弄髒了宣紙都不知道。
夏去想要提醒,就聽虞九舟道:「駙馬用飯了嗎?」
「還沒有。」
「讓廚房燉了湯給駙馬送過去。」
聽到她的吩咐,夏去一愣,「殿下不去?」
「孤為何要去。」
遲晚性格好,等她從玄陽寺回來,再稍微哄一下就好了。
也怪她,可能是距離祈福的日子越來越近,她晚上做夢,夢到了在玄陽寺發生的事情,本來就說不通的事情就越發的明朗起來,她更加確定了,玄陽寺刺殺不僅是大周內部做的,還有外族的參與。
這性質就不一樣了,大周內部爭鬥,那是大周的事情,有外族參與,說明外族要不老實了。
虞九舟想到,聖元二十八年底,到聖元二十九年初,越國來犯,很難不讓虞九舟聯想到,玄陽寺刺殺跟越國有關。
東海倭寇橫行,寧國部落在冬天快來臨的時候,每年都會來犯,主要是搶奪周邊村落,以及防禦不嚴的縣城,搶完東西就離開,絕不多留。
寧國越是這樣,虞九舟就越覺得,寧國所圖不小,他們攻占大周之心不死,必須防備著,加大防禦力度。
南越也經常找碴,趁聖元帝病重,且不信任滿朝文武,不願意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把兵權交出去,南越看準了這點兒,派出了二十萬軍隊來打。
南越那邊只有十萬軍隊,畢竟北寧才是大周的心腹大患,南越甚至不如倭寇給大周帶來的威脅大,誰能想到南越會派二十萬軍隊來打。
當時朝廷沒做準備,南邊要不是地形險峻,恐怕堅持不到朝廷的援軍過去。
南越的人向來喜歡使用陰謀詭計,下毒蠱蟲防不勝防,上輩子她帶的那些禁軍,大半沒有戰力,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如果真的跟她想的一樣的話,那此次玄陽寺祈福就太危險了。
可她這個長公主不到,就引不出幕後之人,這一次,她要在南越沒有出兵之前,就粉碎他們的陰謀。
虞九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多危險,所以她絕不能讓遲晚跟自己一起冒險。
而且,她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既然敢去,她就想到了怎麼全身而退,再加上一個遲晚,她擔心不小心傷到遲晚。
可遲晚不知道啊,現在估計正在生悶氣呢。
哪知夏去說,遲晚就是在寫書,這讓虞九舟摸不准,她到底有沒有生氣。
生氣了也好,生氣了就不會跟她一起去玄陽寺了。
旁邊站著的夏去正在跟春歸蛐蛐,「殿下怎麼了?跟駙馬吵架了?」
「別胡說,小心被罰。」春歸也很無奈,這次去玄陽寺,殿下不讓她跟去,夏去也就是兩邊傳話的,也不讓跟著。
不讓她們跟著,也不讓駙馬跟著,春歸總覺得不對勁。
難不成殿下有什麼謀劃?不對呀,殿下有什麼謀劃,才該帶上她們才對。
除非……玄陽寺祈福這件事很危險。
春歸想明白了,殿下不帶上駙馬就算了,連她們都不帶上,此次還不是一般的危險。
不是說駙馬不重要,而是她們這些人,從小到大就跟著公主,從未跟公主分開過,再加上最近局勢緊張,長公主殿下做出這個決定,她並不是很意外。
外面刺殺駙馬多次,本質上,他們是找不到機會刺殺殿下,去玄陽寺祈福就是很好的機會,山上寺廟,不是在京都,到處都有金吾衛巡邏。
而且殿下只帶兩千禁軍,難道是請君入甕?
若是如此,玄陽寺祈福一定很危險,那可能將是刺殺的唯一一次機會。
刺殺駙馬又是訓練有素的刺客,又是動用軍隊,那刺殺長公主殿下呢?
駙馬運送軍餉的時候,遭遇的刺殺程度,絕對能擊垮兩千禁軍了,所以春歸感覺出來,殿下是想以身犯險。
細細想來,那天兩人在書房裡說的話,虞九舟說的是,如果一定要一個孩子,那就會選擇跟她生,並沒有說喜歡她。
只能說,虞九舟不討厭她,那不能證明是喜歡。
不過,遲晚捫心自問,自己對虞九舟是什麼感情?
動心了嗎?好像有點兒。
如果只有一點點的話,那虞九舟說得沒有一點兒問題,侍寢是駙馬的責任。
伺候長公主裡面,本來就包含侍寢這一項。
無論她有沒有做好準備,身為駙馬,只要公主想,她就得侍寢,當然,公主不想的話,駙馬就得老老實實地自己待著。
遲晚回到屋子裡,坐在了躺椅上,閉眼搖晃著,腦海里混亂無比。
人家說愛情苦,可她還沒有嘗到愛情呢,光嘗到苦了。
遲晚心裡無奈,罷了,是她生出了不該有的想法,按照原計劃,等虞九舟上位她就該離開了。
虞九舟可能只是單純想要一個孩子,對她來說,無法接受跟別人要孩子,只能接受跟她。
這怎麼不算一種偏愛?
遲晚苦笑了一聲,「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一詩,卻是道出了此次事件的苦楚,她們曾經雖算不上愛情,但是至少是友情吧,結果現在什麼都不是了。
「薄情薄倖,哼。」
遲晚輕哼一聲,決定化悲憤為力量,趕緊把書給寫完,這樣也算了了她一樁事。
天工開物,本草綱目,百科全書。
前面兩個如名字,記錄原本的內容,後面的百科全書跟大家熟知的百科全書不一樣。
遲晚看過百科全書,把能用上的內容寫上了。
哲學,經濟,軍事,地理風貌,教育,法學,文學,醫術,技術等。
遲晚會把自己記得的內容,且可以用在這個時代的東西,都寫在裡面。
哲學就寫,孔子,老子,寫別的她也不敢呀,在這個時代估計要被打成鬼怪一類了。
可是在裡面添加一些個人理解是可以的,比如被曲解的孔孟之道,重新用符號分一下,重新解讀。
重新解讀聖人之言,肯定會引起很大的輿論,所以還需要備註資料,比如大周之前有許多書籍,其實可以找到相關解讀的,備註哪本書是這樣解讀的,證明其中的權威性。
經濟學說的是怎麼發展經濟,發展經濟的同時,生產力能跟得上,不造成通貨膨脹等。
軍事就是治軍理論,在見過皇城司,五軍營之後,再結合她所知道的,歷朝歷代的情況,寫下了關於軍事方面的內容。
地理風貌就是畫下大周地圖,大周地圖跟她印象中的地圖一樣,比例都是一樣的,所以她可以直接畫,參考了這個世界的風俗,各地情況也一樣,省下了她好多勘察的功夫。
還有剩下的那些,教育之類的,她都會結合大周的實際情況來寫。
遲晚的腦子裡面記著許多書本的內容,可不能直接搬,需要結合大周現在的情況。
況且,過目不忘這件事,以前讀過沒有徹底記住的內容,有了幾乎過目不忘的能力,沒有複習一遍,記得的內容依然是之前記得的那些。
最後穿越前一兩個月看的書籍內容,她是都知道的。
畢竟她上輩子的記憶力也不差,只要是近日看過的內容,大多都能記得個一段時間,只是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忘記了。
這就像小時候背課文,當時記得很清楚,一年兩年過去了,自然就記不得了。
她是來到這個世界後才覺醒的這項能力,上輩子看過的很多書籍,自然也不會像存檔一樣,全部存在了腦海里。
遲晚必須得加入自己的想法,至於結合大周的情況,那也是必需的。
能用的書籍才是好書籍,寫出來了不能用可不行,到時候寫得太過,被當成了妖書也不是不可能。
遲晚端坐在桌邊,比起虞九舟用的低矮案桌,她更喜歡高的書桌,坐在椅子上,用她新做的鉛筆寫字。
她的毛筆字寫得不錯,可是鉛筆寫字更快,主要是可以毛躁地寫,把內容給寫下來,塗改方便,後面再用毛筆謄抄一遍就好了。
遲晚沉浸在寫書裡面,心情平靜許多。
她算是想明白了,圓房……哦,侍寢這件事,要麼她一開始就不答應,既然答應了,再拒絕就要把兩人的關係弄僵了。
遲晚覺得還是順其自然吧,暫時只能當作事情沒有發生過,她還是要陪虞九舟去玄陽寺的。
她在這邊平靜下來,虞九舟那邊卻久久平靜不下來。
兩人相處的時間也挺長的了,平日裡面遲晚從沒有表現出現在的模樣,一言不發的就離開了書房,看起來很不開心。
以前她是假裝生氣,今天她是真的生氣了。
所以她讓夏去過去看了一眼,哪知夏去過來道:「殿下,駙馬在寫書,一動不動的,用一支奇怪的筆寫了許久。」
鉛筆?她知道鉛筆,遲晚獻寶似的拿給她看過。
想到遲晚好看的笑臉,她手中的毛筆弄髒了宣紙都不知道。
夏去想要提醒,就聽虞九舟道:「駙馬用飯了嗎?」
「還沒有。」
「讓廚房燉了湯給駙馬送過去。」
聽到她的吩咐,夏去一愣,「殿下不去?」
「孤為何要去。」
遲晚性格好,等她從玄陽寺回來,再稍微哄一下就好了。
也怪她,可能是距離祈福的日子越來越近,她晚上做夢,夢到了在玄陽寺發生的事情,本來就說不通的事情就越發的明朗起來,她更加確定了,玄陽寺刺殺不僅是大周內部做的,還有外族的參與。
這性質就不一樣了,大周內部爭鬥,那是大周的事情,有外族參與,說明外族要不老實了。
虞九舟想到,聖元二十八年底,到聖元二十九年初,越國來犯,很難不讓虞九舟聯想到,玄陽寺刺殺跟越國有關。
東海倭寇橫行,寧國部落在冬天快來臨的時候,每年都會來犯,主要是搶奪周邊村落,以及防禦不嚴的縣城,搶完東西就離開,絕不多留。
寧國越是這樣,虞九舟就越覺得,寧國所圖不小,他們攻占大周之心不死,必須防備著,加大防禦力度。
南越也經常找碴,趁聖元帝病重,且不信任滿朝文武,不願意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把兵權交出去,南越看準了這點兒,派出了二十萬軍隊來打。
南越那邊只有十萬軍隊,畢竟北寧才是大周的心腹大患,南越甚至不如倭寇給大周帶來的威脅大,誰能想到南越會派二十萬軍隊來打。
當時朝廷沒做準備,南邊要不是地形險峻,恐怕堅持不到朝廷的援軍過去。
南越的人向來喜歡使用陰謀詭計,下毒蠱蟲防不勝防,上輩子她帶的那些禁軍,大半沒有戰力,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如果真的跟她想的一樣的話,那此次玄陽寺祈福就太危險了。
可她這個長公主不到,就引不出幕後之人,這一次,她要在南越沒有出兵之前,就粉碎他們的陰謀。
虞九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多危險,所以她絕不能讓遲晚跟自己一起冒險。
而且,她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既然敢去,她就想到了怎麼全身而退,再加上一個遲晚,她擔心不小心傷到遲晚。
可遲晚不知道啊,現在估計正在生悶氣呢。
哪知夏去說,遲晚就是在寫書,這讓虞九舟摸不准,她到底有沒有生氣。
生氣了也好,生氣了就不會跟她一起去玄陽寺了。
旁邊站著的夏去正在跟春歸蛐蛐,「殿下怎麼了?跟駙馬吵架了?」
「別胡說,小心被罰。」春歸也很無奈,這次去玄陽寺,殿下不讓她跟去,夏去也就是兩邊傳話的,也不讓跟著。
不讓她們跟著,也不讓駙馬跟著,春歸總覺得不對勁。
難不成殿下有什麼謀劃?不對呀,殿下有什麼謀劃,才該帶上她們才對。
除非……玄陽寺祈福這件事很危險。
春歸想明白了,殿下不帶上駙馬就算了,連她們都不帶上,此次還不是一般的危險。
不是說駙馬不重要,而是她們這些人,從小到大就跟著公主,從未跟公主分開過,再加上最近局勢緊張,長公主殿下做出這個決定,她並不是很意外。
外面刺殺駙馬多次,本質上,他們是找不到機會刺殺殿下,去玄陽寺祈福就是很好的機會,山上寺廟,不是在京都,到處都有金吾衛巡邏。
而且殿下只帶兩千禁軍,難道是請君入甕?
若是如此,玄陽寺祈福一定很危險,那可能將是刺殺的唯一一次機會。
刺殺駙馬又是訓練有素的刺客,又是動用軍隊,那刺殺長公主殿下呢?
駙馬運送軍餉的時候,遭遇的刺殺程度,絕對能擊垮兩千禁軍了,所以春歸感覺出來,殿下是想以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