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剛才說的話豈不是都被聽了去?
藍小荷退到無路可退,朝青禾投去一個求救的眼神。
青禾尚且鎮定,反問道:「仙師怎會來此?」
柳章掃視二人,眼神看穿一切,道:「你故意引我過來,不就是聽這一段嗎。」
藍小荷眼神在他們倆之間來迴轉,腦子有些不夠用。
青禾笑望著柳章:「仙師不相信?」
江落曾告訴柳章,是魈偷了她的血,才帶魔氣。那是她的一面之詞,真相無人知曉,恐怕只有回到鬼塔才能找到答案。柳章思索片刻,對於青禾的言論,他自有判斷。兩方必定有一方在撒謊。柳章道:「她不是那樣的人。」
青禾聞言一怔,嘴角笑意緩緩裂開,道:「你以為你很了解大王嗎?」
柳章將他的反應收入眼底,料定這是離間計。江落自有驕傲,不會做那樣卑鄙的事。青禾本非善類,他又怎會輕信謠傳,讓江落蒙受不白之冤。柳章轉身上樓,沒有理會,隨口撂下一句:「比你了解得深些。」
這話像把刀子,扎中了青禾。殺人誅心。
他陰暗面容漸漸扭曲,咬牙道:「有件事你還不知道吧。」
藍小荷見勢態不妙,趕緊拉住青禾。卻晚了半步,青禾脫口而出:「楊玉文被大王殺了。」
柳章站在樓梯上的背影頓住。
青禾目光隱含挑釁,一字一頓,道:「挖心而死。」
藍小荷都害怕了,勸阻道:「你別說了。」
柳章沉默良久,既未反駁也沒有質問。他離開閣樓,沒有說一句話。留下原地二人。藍小荷滿臉難以置信。得罪柳章對他們顯然沒有一點好處。如果這件事柳章尚不知情,去找大王鬧事。大王知道他們泄密,肯定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藍小荷驚異道:「你瘋了嗎?」
青禾眼睛怒火中燒,道:「我早就瘋了!」
憑什麼大王只在乎柳章,憑什麼大王從不正眼看他。明明那個晚上大王應該屬於他,卻被柳章奪走。他忠心耿耿,換來的只有漠視和冷遇,憑什麼?
第126章 蟄伏「長安那邊有信嗎?」
屏山縣。
春月,野菜茂盛。村里家家戶戶採擷野菜。
馬嬸包了百來個薺菜包子。孩子們圍著灶台饞得直流口水。抽出一籠,揭了蓋,雪白饃饃被三五隻手瓜分。孩子們急不可耐往嘴裡塞,燙得齜牙咧嘴。馬嬸拿筷子一人手上敲了一下,罵道:「搶什麼搶,鍋里還有呢。把手洗了再吃。」
孩子們忙跑出去洗手。
大女兒雲蟬提著兩個籃子進來,道:「洗乾淨了。」
馬嬸道:「正好。」撿了新一籠的包子,用新鮮荷葉,分裝籃中。她忙不迭安排著,「一籃送去靈官廟,另一籃送到隔壁去。」
鮮食供奉仙人,這是慣例,雲蟬從八歲長到十五歲,已經為母親連續送了七年。可送隔壁。她有些不樂意,撇嘴道:「那兩個人冷冰冰,又凶又古怪。我不想去。」
馬嬸道:「你不去我讓老二去。」
雲蟬連忙奪回,「去就去」。她不想給隔壁送,不代表不想給靈官廟送。那才是正經大事呢。她今日特意換了件新衣裳,豈能因小失大。
雲蟬挎著籃子,走出家門,途徑隔壁院子。
隔壁住著兩個怪人,外地來的。據說是兩兄弟,家中遭難,親人被妖邪殺光了,逃到此處。屏山縣對妖邪仇視異常,普遍具有俠義心腸。村長聽聞他們境遇悽慘,決定收容他們在此避禍。就住在馬嬸隔壁。
那兄弟倆二三十歲,哥哥年富力強,十分能幹,砍柴跳水洗衣做飯一力包幹。弟弟卻是個病秧子,癱在屋裡,來了一個多月沒出過門,不知生得什麼模樣。哥哥有情有義,對弟弟不離不棄。馬嬸熱心腸,瞧他們可憐,常讓孩子送些新鮮瓜果蔬菜之類過去。
雲蟬乖巧懂事,對母親的話言聽計從。唯獨給隔壁送東西這件事有些不情願。她覺得那人面相好兇,又冷漠異常。收了東西就一句「多謝」,立即關門,生怕外人偷看。
沒見過這麼高傲的外鄉人。
雲蟬雖長在田野,卻從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那位仙人也曾說過「眾生無高低貴賤之分」。同樣是人,憑什麼他們高高在上。雲蟬心裡膈應,就不太想搭理他們了。
她走到木門外,
隱約聽到裡頭傳來劈柴的動靜。肯定是那位勤勞的哥哥在劈柴,她心想。她猶豫半晌,鼓足勇氣,正準備敲門。
門從裡頭打開。
一個光膀子男人站在門後,手裡提著把斧頭,年紀不到三十。濃眉大眼,身材健壯魁梧。雲蟬的臉唰得一下通紅。男人審視著她。雲蟬眼神飄向別處,舉起右手的籃子,道:「我娘讓我給、給你們的。」
男人接過那籃包子,道:「多謝。」
關上門。反應和從前一樣,這個人就不會說別的話。雲蟬站在門外發呆。
屋裡傳來一個年輕男人的聲音,似乎是那個病秧子弟弟,問道:「出太陽了嗎?」
光膀子男人答道:「沒有。」
屋裡再無聲息,兄弟倆說話沒頭沒尾,也不出門,處處透著古怪。雲蟬覺著莫名其妙,這不關她的事。她提著籃子轉身離開。
趙志雄聽到腳步聲遠去,提著籃子回屋,試了下包子,沒有毒。
屋裡空間狹小,東西兩面挨牆擺著兩張木板床,中間一張桌子,擺著水壺和茶杯。牆角對著些雜物,滿滿當當。
窗戶被黑紙蒙住,不透光。楊玉文躺在陰影中。他穿著件布衣,面無血色,皮膚許久不見光而白得像紙。那張床裝不下他。他個高腿長,頭枕著自己的手臂。腳架在床欄上。楊玉文望著趙志雄手裡的籃子,問道:「那是什麼?」
趙志雄拿盤子裝了四個,端給他,道:「芥菜包子。」
楊玉文拿了只,端詳片刻,「芥菜是什麼?」
趙志雄道:「一種野菜。」
窩在這鬼地方,天天蘿蔔白菜,嘴巴淡出鳥。他許久未沾葷腥。雖然沒吃過薺菜,但這包子熱騰騰軟乎乎,看著挺有食慾。楊玉文咬了一口。有股澀味,和泥巴味。感覺像吃草,他扭頭吐了,把包子隔空扔回籃子裡。
「難吃。」楊玉文評價道。
趙志雄沒說什麼,把盤子端走了。
在城裡的話,還有辦法弄點東西。可村里與世隔絕,能吃的就那幾樣。眼下他們走投無路,不得不將就些。趙志雄倒是不計較口腹之慾。有什麼吃什麼。薺菜包子沒有毒,可以果腹。
趙志雄吃了四個。他一聲不吭,楊玉文自顧躺著。趙志雄吃完後出去劈柴。
外頭響起木頭裂開的動靜。
楊玉文掐著太陽穴,有點煩,道:「你他媽的能不能消停會。」
不是劈柴就是磨刀,一早上沒安靜過。這院子小得要命,一舉一動,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楊玉文精神狀態堪憂,總想找個由頭髮火。但趙志雄就跟塊石頭一樣無動於衷。趙志雄必須貼身保護他,不能離開太遠。
兩人同處一室,楊玉文又時常沖他發脾氣。他只好在院子裡待著。
趙志雄打井水洗了臉,衝掉身上的木屑和汗,套上衣裳。
半晌過去,屋裡的又道:「把包子拿過來。」
趙志雄便進去了,端起那碟他不吃的包子,放到床前小桌邊。
楊玉文只吃包子皮不吃餡兒。
「長安那邊有信嗎?」
「秦愫稱帝。」趙志雄道。簡明扼要,就四個字概括局勢。
楊玉文舔了舔後槽牙,到現在都還不怎麼相信,道:「她被人奪舍了嗎?」
趙志雄道:「據我們的線報,她才是秦家幕後的掌權人。」
這很離譜,秦家手裡握著十萬兵馬。秦太尉膝下三個兒子,掌權的竟然是她女兒。他冒著誅九族的罪名控制長安,竟然是為了扶持女兒當皇帝。聽起來匪夷所思。
外頭都在傳,秦愫是秦太尉的提線傀儡。她一直在給柳家戴孝,打著迎太子的名號,控制著宮裡的禁軍。對外彈壓京官,籠絡人心。沒人想到她會稱帝。名不正言不順。
「她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楊玉文尤其懷疑。
「不知道。」趙志雄道。
秦愫在楊玉文腦中的形象,十分割裂。
先是個庸俗膚淺為了追男人名譽掃地的蠢貨,現在又忽然成了篡國攬政的武則天。人家武則天還耕耘了幾十年才當上皇帝。她調子一下起那麼高,一步跨上天,登高跌重,物極必反。不怕掉下來摔死嗎?這完全不合理。
她真想當皇帝,應該從太子下手。多生孩子,鞏固地位。等太子登基,她再趁機干政。幹個幾十年,人脈勢力都有了,會穩妥很多。她成親第一天就造反,這個操作屬實迷惑,不合情理。她的底氣是什麼呢?十萬兵馬嗎?
十萬兵馬可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也擋不住十八路諸侯。她這個皇帝最多當半年就會被踹下去。這也是楊玉文想不通的一點,她如此聲勢浩大,賭上全族性命,完全不考慮後果,只為了過一下當皇帝的癮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8_b/bjZdH.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藍小荷退到無路可退,朝青禾投去一個求救的眼神。
青禾尚且鎮定,反問道:「仙師怎會來此?」
柳章掃視二人,眼神看穿一切,道:「你故意引我過來,不就是聽這一段嗎。」
藍小荷眼神在他們倆之間來迴轉,腦子有些不夠用。
青禾笑望著柳章:「仙師不相信?」
江落曾告訴柳章,是魈偷了她的血,才帶魔氣。那是她的一面之詞,真相無人知曉,恐怕只有回到鬼塔才能找到答案。柳章思索片刻,對於青禾的言論,他自有判斷。兩方必定有一方在撒謊。柳章道:「她不是那樣的人。」
青禾聞言一怔,嘴角笑意緩緩裂開,道:「你以為你很了解大王嗎?」
柳章將他的反應收入眼底,料定這是離間計。江落自有驕傲,不會做那樣卑鄙的事。青禾本非善類,他又怎會輕信謠傳,讓江落蒙受不白之冤。柳章轉身上樓,沒有理會,隨口撂下一句:「比你了解得深些。」
這話像把刀子,扎中了青禾。殺人誅心。
他陰暗面容漸漸扭曲,咬牙道:「有件事你還不知道吧。」
藍小荷見勢態不妙,趕緊拉住青禾。卻晚了半步,青禾脫口而出:「楊玉文被大王殺了。」
柳章站在樓梯上的背影頓住。
青禾目光隱含挑釁,一字一頓,道:「挖心而死。」
藍小荷都害怕了,勸阻道:「你別說了。」
柳章沉默良久,既未反駁也沒有質問。他離開閣樓,沒有說一句話。留下原地二人。藍小荷滿臉難以置信。得罪柳章對他們顯然沒有一點好處。如果這件事柳章尚不知情,去找大王鬧事。大王知道他們泄密,肯定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藍小荷驚異道:「你瘋了嗎?」
青禾眼睛怒火中燒,道:「我早就瘋了!」
憑什麼大王只在乎柳章,憑什麼大王從不正眼看他。明明那個晚上大王應該屬於他,卻被柳章奪走。他忠心耿耿,換來的只有漠視和冷遇,憑什麼?
第126章 蟄伏「長安那邊有信嗎?」
屏山縣。
春月,野菜茂盛。村里家家戶戶採擷野菜。
馬嬸包了百來個薺菜包子。孩子們圍著灶台饞得直流口水。抽出一籠,揭了蓋,雪白饃饃被三五隻手瓜分。孩子們急不可耐往嘴裡塞,燙得齜牙咧嘴。馬嬸拿筷子一人手上敲了一下,罵道:「搶什麼搶,鍋里還有呢。把手洗了再吃。」
孩子們忙跑出去洗手。
大女兒雲蟬提著兩個籃子進來,道:「洗乾淨了。」
馬嬸道:「正好。」撿了新一籠的包子,用新鮮荷葉,分裝籃中。她忙不迭安排著,「一籃送去靈官廟,另一籃送到隔壁去。」
鮮食供奉仙人,這是慣例,雲蟬從八歲長到十五歲,已經為母親連續送了七年。可送隔壁。她有些不樂意,撇嘴道:「那兩個人冷冰冰,又凶又古怪。我不想去。」
馬嬸道:「你不去我讓老二去。」
雲蟬連忙奪回,「去就去」。她不想給隔壁送,不代表不想給靈官廟送。那才是正經大事呢。她今日特意換了件新衣裳,豈能因小失大。
雲蟬挎著籃子,走出家門,途徑隔壁院子。
隔壁住著兩個怪人,外地來的。據說是兩兄弟,家中遭難,親人被妖邪殺光了,逃到此處。屏山縣對妖邪仇視異常,普遍具有俠義心腸。村長聽聞他們境遇悽慘,決定收容他們在此避禍。就住在馬嬸隔壁。
那兄弟倆二三十歲,哥哥年富力強,十分能幹,砍柴跳水洗衣做飯一力包幹。弟弟卻是個病秧子,癱在屋裡,來了一個多月沒出過門,不知生得什麼模樣。哥哥有情有義,對弟弟不離不棄。馬嬸熱心腸,瞧他們可憐,常讓孩子送些新鮮瓜果蔬菜之類過去。
雲蟬乖巧懂事,對母親的話言聽計從。唯獨給隔壁送東西這件事有些不情願。她覺得那人面相好兇,又冷漠異常。收了東西就一句「多謝」,立即關門,生怕外人偷看。
沒見過這麼高傲的外鄉人。
雲蟬雖長在田野,卻從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那位仙人也曾說過「眾生無高低貴賤之分」。同樣是人,憑什麼他們高高在上。雲蟬心裡膈應,就不太想搭理他們了。
她走到木門外,
隱約聽到裡頭傳來劈柴的動靜。肯定是那位勤勞的哥哥在劈柴,她心想。她猶豫半晌,鼓足勇氣,正準備敲門。
門從裡頭打開。
一個光膀子男人站在門後,手裡提著把斧頭,年紀不到三十。濃眉大眼,身材健壯魁梧。雲蟬的臉唰得一下通紅。男人審視著她。雲蟬眼神飄向別處,舉起右手的籃子,道:「我娘讓我給、給你們的。」
男人接過那籃包子,道:「多謝。」
關上門。反應和從前一樣,這個人就不會說別的話。雲蟬站在門外發呆。
屋裡傳來一個年輕男人的聲音,似乎是那個病秧子弟弟,問道:「出太陽了嗎?」
光膀子男人答道:「沒有。」
屋裡再無聲息,兄弟倆說話沒頭沒尾,也不出門,處處透著古怪。雲蟬覺著莫名其妙,這不關她的事。她提著籃子轉身離開。
趙志雄聽到腳步聲遠去,提著籃子回屋,試了下包子,沒有毒。
屋裡空間狹小,東西兩面挨牆擺著兩張木板床,中間一張桌子,擺著水壺和茶杯。牆角對著些雜物,滿滿當當。
窗戶被黑紙蒙住,不透光。楊玉文躺在陰影中。他穿著件布衣,面無血色,皮膚許久不見光而白得像紙。那張床裝不下他。他個高腿長,頭枕著自己的手臂。腳架在床欄上。楊玉文望著趙志雄手裡的籃子,問道:「那是什麼?」
趙志雄拿盤子裝了四個,端給他,道:「芥菜包子。」
楊玉文拿了只,端詳片刻,「芥菜是什麼?」
趙志雄道:「一種野菜。」
窩在這鬼地方,天天蘿蔔白菜,嘴巴淡出鳥。他許久未沾葷腥。雖然沒吃過薺菜,但這包子熱騰騰軟乎乎,看著挺有食慾。楊玉文咬了一口。有股澀味,和泥巴味。感覺像吃草,他扭頭吐了,把包子隔空扔回籃子裡。
「難吃。」楊玉文評價道。
趙志雄沒說什麼,把盤子端走了。
在城裡的話,還有辦法弄點東西。可村里與世隔絕,能吃的就那幾樣。眼下他們走投無路,不得不將就些。趙志雄倒是不計較口腹之慾。有什麼吃什麼。薺菜包子沒有毒,可以果腹。
趙志雄吃了四個。他一聲不吭,楊玉文自顧躺著。趙志雄吃完後出去劈柴。
外頭響起木頭裂開的動靜。
楊玉文掐著太陽穴,有點煩,道:「你他媽的能不能消停會。」
不是劈柴就是磨刀,一早上沒安靜過。這院子小得要命,一舉一動,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楊玉文精神狀態堪憂,總想找個由頭髮火。但趙志雄就跟塊石頭一樣無動於衷。趙志雄必須貼身保護他,不能離開太遠。
兩人同處一室,楊玉文又時常沖他發脾氣。他只好在院子裡待著。
趙志雄打井水洗了臉,衝掉身上的木屑和汗,套上衣裳。
半晌過去,屋裡的又道:「把包子拿過來。」
趙志雄便進去了,端起那碟他不吃的包子,放到床前小桌邊。
楊玉文只吃包子皮不吃餡兒。
「長安那邊有信嗎?」
「秦愫稱帝。」趙志雄道。簡明扼要,就四個字概括局勢。
楊玉文舔了舔後槽牙,到現在都還不怎麼相信,道:「她被人奪舍了嗎?」
趙志雄道:「據我們的線報,她才是秦家幕後的掌權人。」
這很離譜,秦家手裡握著十萬兵馬。秦太尉膝下三個兒子,掌權的竟然是她女兒。他冒著誅九族的罪名控制長安,竟然是為了扶持女兒當皇帝。聽起來匪夷所思。
外頭都在傳,秦愫是秦太尉的提線傀儡。她一直在給柳家戴孝,打著迎太子的名號,控制著宮裡的禁軍。對外彈壓京官,籠絡人心。沒人想到她會稱帝。名不正言不順。
「她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楊玉文尤其懷疑。
「不知道。」趙志雄道。
秦愫在楊玉文腦中的形象,十分割裂。
先是個庸俗膚淺為了追男人名譽掃地的蠢貨,現在又忽然成了篡國攬政的武則天。人家武則天還耕耘了幾十年才當上皇帝。她調子一下起那麼高,一步跨上天,登高跌重,物極必反。不怕掉下來摔死嗎?這完全不合理。
她真想當皇帝,應該從太子下手。多生孩子,鞏固地位。等太子登基,她再趁機干政。幹個幾十年,人脈勢力都有了,會穩妥很多。她成親第一天就造反,這個操作屬實迷惑,不合情理。她的底氣是什麼呢?十萬兵馬嗎?
十萬兵馬可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也擋不住十八路諸侯。她這個皇帝最多當半年就會被踹下去。這也是楊玉文想不通的一點,她如此聲勢浩大,賭上全族性命,完全不考慮後果,只為了過一下當皇帝的癮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8_b/bjZdH.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