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片刻,終於開口:「母親說的不錯,我的確心悅她。」
終於聽見他親口承認,王老太君只覺得頭腦昏眩。
急喘幾下,咬牙切齒:「她是什麼身份,你是什麼身份?一個,商賈出身的低賤女子,配得上我鎮北侯府的門楣嗎?!你尚未婚娶,若是房中有這麼個女人,將來如何議親?你將謝氏,將王氏,將祖祠里那塊丹書鐵券都置於何地?!」
「她是你庶長兄要認的義女,是你的子侄輩!你想幹什麼?你這是色令智昏!」
謝硯深冷視她,沉聲:「母親,慎言。」
王老太君幾乎要氣得發笑:「慎言?你鬼迷心竅,如今竟然敢掉過頭教訓起我了?!」
「逆子!跪下!」
謝硯深從椅上起身,向前幾步,撩袍跪地,向她俯身深拜。
而後面無表情,站起身。
王老太君不是第一次見他忤逆,心口隱約發疼:「你!」
「我讓你跪下!」
謝硯深直視她,冷道:「我走後,母親必定設法將她逐出府去,對否?」
王老太君眯起眼:「你待如何?春分花會,她已經相看了人選,便是我不逐她,她也要走。」
「你想留她做妾?我告訴你,想都別——」
謝硯深面容沉靜:「我不會留她做妾。」
驟然被打斷,王老太君怒氣一滯。
謝硯深接著道:「母親若想不起波折,在我回京之前,留她在府中。陛下遣我回邊,但事情不大,最多半年,我便會回來。」
王老太君剛消下去的火氣又漲起來了:「什麼意思?你到底想幹什麼?」
「待我回京,會親辦她的婚事。」他目中沉暗,說道。
王老太君眉心一皺:「你,親辦她的婚事?」
「是,」謝硯深抬眼,「我不會納她為妾,也不會收她做通房,如今時局不穩,她仇家追入京城,若出府必死無疑。我領兵歸來後,會一手操辦她的婚事,為她……尋覓佳婿。」
「……為何?」王老太君眼中全是疑雲,「你……」
他斂眸,片刻,幽然緩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念在心中,輾轉反側,母親處處阻我,此念反長,何時能消?」
王老太君眼中閃動,張了張口,一時無言。
親手毀去執念,倒像是他的行事作風。
她的兒子她清楚,為帥者總有傲氣,她若是再繼續阻撓,他反生逆心。
而且,謝硯深絕不是隨口說空話的人,從來都是極重承諾,他既然說不會留玉憐脂做妾,那就是不會。
且他說的也不無道理,她要是在他走後強行扭送走玉憐脂,他心裡反而一直念念不忘。
王老太君沉著臉,又問:「但她若是已經選定了人,非要走,難不成我還要攔著?」
謝硯深:「上回京郊刺殺,背後主謀大理寺尚未查出,她此時婚嫁出府等同涉險,兄長最近身體漸好,知道京郊之事後,已經勸過她了。」
「從北境回來之後,我會同兄長一齊商議,定下她的婚事。」
字句沉穩有力,似乎並無異常。
「……既然如此,那便隨你吧。」沉默許久,王老太君擺了擺手,還是鬆了口。
謝硯深:「多謝母親。」
末了,又道:「陛下恩典,辰月十五夜,宮中舉宴餞行,母親是否前去?」
王老太君:「天家恩旨,哪有不去的?你也去準備吧。」
「是,兒子告退。」
第72章 宮宴
主院。
正門的熱鬧收了, 玉憐脂沒有回珠玉院,謝硯深跟著王老太君去了潤安堂,她知會了忠伯, 到主院來等。
過了半個時辰,房門處才有了動靜。
謝硯深從門外進來,神色如常。
玉憐脂站起來, 眼神首先定在他臉上,沒看到什麼傷痕,心下鬆了些。
「太夫人說什麼了?有沒有說你回北境之後,府里會有什麼安排?」她快步走過去, 皺著細眉, 整個人有些忐忑。
剛到近前, 肩被男人摟住。
「別急。」謝硯深知道她不安, 半環著她, 將她帶到羅漢榻上坐下。
握緊她冰涼的雙手,緩聲道:「我同母親說,待我走後,留你在府中,她同意了。」
玉憐脂不由驚訝:「太夫人素來不喜歡我,她怎麼會同意。」
「你同她說了什麼?」
他唇角有隱約弧度, 壓下首貼在她耳畔,輕聲密言。
他說話間,懷裡的人剛開始臉色驟然慘白, 而後漸漸放鬆,最後一下笑出來,眉間憂愁散去。
「你居然敢哄太夫人,」她嗔笑瞪他, 「還尋覓佳婿,你要給我尋誰?」
謝硯深抱緊她,下頜抵在她發上,不說話。
「快說,不准裝啞巴。」玉憐脂抬頭,輕戳他喉間。
甲尖刮過去,喉結隨之動了動。
他復又低下頭,細細吻她柔軟的側頰:「尋我。」
溫存良久,他的神色開始漸漸帶上些凝重。
隨即捧住她的臉,盯著她,正色道:「憐娘,母親喜怒無常,極易反覆,此計或許只能保你三兩月,若是之後安平伯府中人前來,母親聽了旁人言語,大概還是會起對你不利的心思。」
玉憐脂立時又憂慮起來:「什麼?那,那我怎麼辦?」
「回西院,」謝硯深沉聲,「回你濱叔的身邊。」
她眼中微閃:「……濱叔?」
謝硯深頷首:「對。兄長的病情已經能控制住了,不再染人,他與母親一向面和心不和,母親為人驕傲,又猜忌於他,不會和他透露半點我與你的事情。兄長重舊情,也看重你,追殺你的人還沒有抓住,他憂心你安危,一定不會鬆口、讓母親將你送出府的。」
謝濱病時,玉憐脂問候的書信從來沒絕過,他病好些的這段時日,但凡能去看他,玉憐脂都帶著藥膳過去。
再加上有玉逢羲的情誼,就算面對的是王老太君,謝濱也絕對會力保她留在府中。
這樣的安排,的確是最好的了。
玉憐脂垂下眼,細聲:「好,我知道了。」
「我不在時,若有人為難你,不要硬碰硬,萬事安危最要緊,」謝硯深眉宇沉暗,
「不是要你忍下委屈,發生什麼都記下來,我回來後,自然會清算。」
一聽到「不在」,她抬頭看他一眼,低下頭時,眼淚又開始掉了。
「別哭。」他抹去她的淚水,「又不是不回來了,我給你留了一隻信鴿,放在忠伯那裡,有什麼都可以寫信同我說,不要一個人悶著。」
「喬誠也留給你,一定要按時喝藥,養好身子。」
他鮮少有這樣反覆又綿長的叮囑。
——實在是擔憂極了她。
但越說,她反而越是委屈。
最後,咬著唇埋入他懷裡,小聲啜泣,依依不捨。
「聽話。」拿著巾帕給她擦淚。
--
十五月圓,大殿聲樂歌舞繞樑入雲,金輝流彩滿目,宮婢垂首快步,手捧器皿來去。
杯盤碗樽奢貴耀目,金玉銀瑙,象牙翠石,盤中佳肴色香俱全,舉杯暢飲宮廷酒,抬眼望去,滿殿舞姬揮袖翻袂,踏雲擊淵。
居中高座之上,平武帝舉起九龍玉樽,揚聲:「眾愛卿,今日宴,是為赴北境諸將餞行,也是為貴妃祈福,不必拘束。」
群臣舉杯謝恩,座次以官位排序,恭賀秦貴妃有孕之喜。
龍椅兩側,皇后鳳座於左,秦貴妃桌案略偏,如常陪侍平武帝身旁,不時撫摸已經鼓起來的腹部。
平武帝對她笑言頗多,明顯的偏愛,她桌上的菜餚與任皇后幾乎別無二致。
方才,任皇后獨自入宴,而秦貴妃卻是與御輦一同來的,平武帝扶著她入座。
下首,承王、睿王兩位封親王位的皇子坐得最近,看見諸般情狀,臉色已然大不相同。
承王悶下一杯酒,眼中冰寒,而睿王則是掩蓋不住的喜色。
任皇后坐在鳳座上,不見悲喜,平武帝許多年來都冷落她,她早習以為常。
她是正宮皇后,只要鳳位穩當,皇帝的歡心在誰身上,她都不在乎。
後宮裡的女人就像雨後的竹,不停地長,砍了,第二天還會再有,她只警惕恃寵爭權之人。
冰冷的眼神輕飄飄划過右側嬌笑著的秦貴妃,而後向下移,最後定在一道身著繡金鮮綠宮裙的人影上。
女人面容清秀,眼角已經生了細紋,五官中一個翹鼻生的極好,美中不足的是,額角一道拇指長的舊疤。
淑妃坐在僅次於上座的位置,四妃之中,秦貴妃正在平武帝身旁,賢妃難產早逝,德妃未立,她如今是後宮中位份排列第三的人。
膝下皇子雖夭折,但她待遇比以往更好。
平武帝每每看見她的額角,賞賜都會如水一般從建章宮流到錦安宮。
此時,淑妃端坐在座上,面色不知為何有些僵硬。<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e.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終於聽見他親口承認,王老太君只覺得頭腦昏眩。
急喘幾下,咬牙切齒:「她是什麼身份,你是什麼身份?一個,商賈出身的低賤女子,配得上我鎮北侯府的門楣嗎?!你尚未婚娶,若是房中有這麼個女人,將來如何議親?你將謝氏,將王氏,將祖祠里那塊丹書鐵券都置於何地?!」
「她是你庶長兄要認的義女,是你的子侄輩!你想幹什麼?你這是色令智昏!」
謝硯深冷視她,沉聲:「母親,慎言。」
王老太君幾乎要氣得發笑:「慎言?你鬼迷心竅,如今竟然敢掉過頭教訓起我了?!」
「逆子!跪下!」
謝硯深從椅上起身,向前幾步,撩袍跪地,向她俯身深拜。
而後面無表情,站起身。
王老太君不是第一次見他忤逆,心口隱約發疼:「你!」
「我讓你跪下!」
謝硯深直視她,冷道:「我走後,母親必定設法將她逐出府去,對否?」
王老太君眯起眼:「你待如何?春分花會,她已經相看了人選,便是我不逐她,她也要走。」
「你想留她做妾?我告訴你,想都別——」
謝硯深面容沉靜:「我不會留她做妾。」
驟然被打斷,王老太君怒氣一滯。
謝硯深接著道:「母親若想不起波折,在我回京之前,留她在府中。陛下遣我回邊,但事情不大,最多半年,我便會回來。」
王老太君剛消下去的火氣又漲起來了:「什麼意思?你到底想幹什麼?」
「待我回京,會親辦她的婚事。」他目中沉暗,說道。
王老太君眉心一皺:「你,親辦她的婚事?」
「是,」謝硯深抬眼,「我不會納她為妾,也不會收她做通房,如今時局不穩,她仇家追入京城,若出府必死無疑。我領兵歸來後,會一手操辦她的婚事,為她……尋覓佳婿。」
「……為何?」王老太君眼中全是疑雲,「你……」
他斂眸,片刻,幽然緩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念在心中,輾轉反側,母親處處阻我,此念反長,何時能消?」
王老太君眼中閃動,張了張口,一時無言。
親手毀去執念,倒像是他的行事作風。
她的兒子她清楚,為帥者總有傲氣,她若是再繼續阻撓,他反生逆心。
而且,謝硯深絕不是隨口說空話的人,從來都是極重承諾,他既然說不會留玉憐脂做妾,那就是不會。
且他說的也不無道理,她要是在他走後強行扭送走玉憐脂,他心裡反而一直念念不忘。
王老太君沉著臉,又問:「但她若是已經選定了人,非要走,難不成我還要攔著?」
謝硯深:「上回京郊刺殺,背後主謀大理寺尚未查出,她此時婚嫁出府等同涉險,兄長最近身體漸好,知道京郊之事後,已經勸過她了。」
「從北境回來之後,我會同兄長一齊商議,定下她的婚事。」
字句沉穩有力,似乎並無異常。
「……既然如此,那便隨你吧。」沉默許久,王老太君擺了擺手,還是鬆了口。
謝硯深:「多謝母親。」
末了,又道:「陛下恩典,辰月十五夜,宮中舉宴餞行,母親是否前去?」
王老太君:「天家恩旨,哪有不去的?你也去準備吧。」
「是,兒子告退。」
第72章 宮宴
主院。
正門的熱鬧收了, 玉憐脂沒有回珠玉院,謝硯深跟著王老太君去了潤安堂,她知會了忠伯, 到主院來等。
過了半個時辰,房門處才有了動靜。
謝硯深從門外進來,神色如常。
玉憐脂站起來, 眼神首先定在他臉上,沒看到什麼傷痕,心下鬆了些。
「太夫人說什麼了?有沒有說你回北境之後,府里會有什麼安排?」她快步走過去, 皺著細眉, 整個人有些忐忑。
剛到近前, 肩被男人摟住。
「別急。」謝硯深知道她不安, 半環著她, 將她帶到羅漢榻上坐下。
握緊她冰涼的雙手,緩聲道:「我同母親說,待我走後,留你在府中,她同意了。」
玉憐脂不由驚訝:「太夫人素來不喜歡我,她怎麼會同意。」
「你同她說了什麼?」
他唇角有隱約弧度, 壓下首貼在她耳畔,輕聲密言。
他說話間,懷裡的人剛開始臉色驟然慘白, 而後漸漸放鬆,最後一下笑出來,眉間憂愁散去。
「你居然敢哄太夫人,」她嗔笑瞪他, 「還尋覓佳婿,你要給我尋誰?」
謝硯深抱緊她,下頜抵在她發上,不說話。
「快說,不准裝啞巴。」玉憐脂抬頭,輕戳他喉間。
甲尖刮過去,喉結隨之動了動。
他復又低下頭,細細吻她柔軟的側頰:「尋我。」
溫存良久,他的神色開始漸漸帶上些凝重。
隨即捧住她的臉,盯著她,正色道:「憐娘,母親喜怒無常,極易反覆,此計或許只能保你三兩月,若是之後安平伯府中人前來,母親聽了旁人言語,大概還是會起對你不利的心思。」
玉憐脂立時又憂慮起來:「什麼?那,那我怎麼辦?」
「回西院,」謝硯深沉聲,「回你濱叔的身邊。」
她眼中微閃:「……濱叔?」
謝硯深頷首:「對。兄長的病情已經能控制住了,不再染人,他與母親一向面和心不和,母親為人驕傲,又猜忌於他,不會和他透露半點我與你的事情。兄長重舊情,也看重你,追殺你的人還沒有抓住,他憂心你安危,一定不會鬆口、讓母親將你送出府的。」
謝濱病時,玉憐脂問候的書信從來沒絕過,他病好些的這段時日,但凡能去看他,玉憐脂都帶著藥膳過去。
再加上有玉逢羲的情誼,就算面對的是王老太君,謝濱也絕對會力保她留在府中。
這樣的安排,的確是最好的了。
玉憐脂垂下眼,細聲:「好,我知道了。」
「我不在時,若有人為難你,不要硬碰硬,萬事安危最要緊,」謝硯深眉宇沉暗,
「不是要你忍下委屈,發生什麼都記下來,我回來後,自然會清算。」
一聽到「不在」,她抬頭看他一眼,低下頭時,眼淚又開始掉了。
「別哭。」他抹去她的淚水,「又不是不回來了,我給你留了一隻信鴿,放在忠伯那裡,有什麼都可以寫信同我說,不要一個人悶著。」
「喬誠也留給你,一定要按時喝藥,養好身子。」
他鮮少有這樣反覆又綿長的叮囑。
——實在是擔憂極了她。
但越說,她反而越是委屈。
最後,咬著唇埋入他懷裡,小聲啜泣,依依不捨。
「聽話。」拿著巾帕給她擦淚。
--
十五月圓,大殿聲樂歌舞繞樑入雲,金輝流彩滿目,宮婢垂首快步,手捧器皿來去。
杯盤碗樽奢貴耀目,金玉銀瑙,象牙翠石,盤中佳肴色香俱全,舉杯暢飲宮廷酒,抬眼望去,滿殿舞姬揮袖翻袂,踏雲擊淵。
居中高座之上,平武帝舉起九龍玉樽,揚聲:「眾愛卿,今日宴,是為赴北境諸將餞行,也是為貴妃祈福,不必拘束。」
群臣舉杯謝恩,座次以官位排序,恭賀秦貴妃有孕之喜。
龍椅兩側,皇后鳳座於左,秦貴妃桌案略偏,如常陪侍平武帝身旁,不時撫摸已經鼓起來的腹部。
平武帝對她笑言頗多,明顯的偏愛,她桌上的菜餚與任皇后幾乎別無二致。
方才,任皇后獨自入宴,而秦貴妃卻是與御輦一同來的,平武帝扶著她入座。
下首,承王、睿王兩位封親王位的皇子坐得最近,看見諸般情狀,臉色已然大不相同。
承王悶下一杯酒,眼中冰寒,而睿王則是掩蓋不住的喜色。
任皇后坐在鳳座上,不見悲喜,平武帝許多年來都冷落她,她早習以為常。
她是正宮皇后,只要鳳位穩當,皇帝的歡心在誰身上,她都不在乎。
後宮裡的女人就像雨後的竹,不停地長,砍了,第二天還會再有,她只警惕恃寵爭權之人。
冰冷的眼神輕飄飄划過右側嬌笑著的秦貴妃,而後向下移,最後定在一道身著繡金鮮綠宮裙的人影上。
女人面容清秀,眼角已經生了細紋,五官中一個翹鼻生的極好,美中不足的是,額角一道拇指長的舊疤。
淑妃坐在僅次於上座的位置,四妃之中,秦貴妃正在平武帝身旁,賢妃難產早逝,德妃未立,她如今是後宮中位份排列第三的人。
膝下皇子雖夭折,但她待遇比以往更好。
平武帝每每看見她的額角,賞賜都會如水一般從建章宮流到錦安宮。
此時,淑妃端坐在座上,面色不知為何有些僵硬。<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e.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