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首的自然是太子楊遂,縱然如今惠國公府不如從前,但只要皇后不倒,他永遠是正宮嫡出。

  何況他從出生起就被封為了太子,這麼多年被奉承下來,早已習慣了高高在上。

  四皇子楊適跟在他身後,明明兩人年歲、身量都相仿,但站在楊遂身邊,莫名就矮了一頭似的。

  再後面跟著七皇子楊巡,他年紀還小,才十四歲,出身也不高,逢年過節才能見到皇帝一面,此時小心翼翼地跟在兩個兄長後面,大氣都不敢出。

  主子只有三個,後面跟著太監宮女卻是呼啦啦一大堆,徐肅年自然不會注意不到那邊的動靜。但他是臣子,並不想和皇子們牽扯太多,於是假裝沒看見,想直接略過去。

  沒想到太子眼尖,一眼就瞧見了他,「肅年!」

  徐肅年心裡嘆了一聲,然後被迫停下步子。

  他轉身朝幾位皇子走去,「太子殿下。」

  朝太子行過禮,又轉身向四皇子和七皇子行禮,但還沒開口,就被太子抬手扶了起來,「肅年,你我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

  徐肅年也不和他客氣,謝了一聲就直起了身。

  太子看他過來的方向,又看向他手裡捧著的聖旨,說:「肅年剛從洛州回來,還沒歇一歇,看來是又領了差事了。」

  太子地位不穩,想要尋求盟友也是情理之中,徐肅年既是內戚,又得皇帝寵信,若能得他支持,自然能省不少的事兒。

  徐肅年對他的態度並不

  意外,微微笑了笑,說:「今日進宮,並不是來談公事的。」

  雖然和徐肅年是表親,但是太子這些年還是和朱家走得更近一些,徐肅年雖然是丹寧長公主的兒子,可他的父親只是一介文臣,靠著尚公主才拿到了爵位,實在是不夠瞧的。

  只是沒想到徐肅年竟一路高升,直升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

  在他任大理寺卿之前,朝廷主管刑獄的三法司一向是默認刑部為首,任何案件都要覆核刑部,大理寺只是處理官場一些雜事的。

  但這兩年崇安帝逐漸地將覆核案件的權力交給了徐肅年,大理寺卿看著只是個四品官,實際手中的權力已經要壓過正二品的刑部尚書了,刑部衙門也逐漸被邊緣化。

  而從前的刑部尚書就姓朱,正是太子的小舅舅。

  一個年紀輕輕的表弟,上位架空了自己的親舅舅。

  太子先前對徐肅年是警惕和厭煩,如今時過境遷,他反而要巴結徐肅年了。

  太子心裡不舒服,可是面上並未表現出來,聽到徐肅年這冷淡的回話也沒有生氣,反而故意作出一腳好奇的樣子,問道:「不是公事,難道還是為了私事不成?」

  身後的四皇子原本是一句話都沒說的,聽到這話也不由得插了一句,打趣道:「肅年表哥年歲比我大,可我早已定了親,下個月就要成親了,表哥的婚事還沒有影子。今日表哥說是為了私事,難不成是父皇給表哥賜了婚?」

  徐肅年並不是愛與人提起自己私事的性子,但此時此刻卻沒有遮掩,而是恰到好處地露出一分不好意思來。

  太子見此也有些好奇,「難不成真是賜婚?是哪家的小娘子,這麼有福氣?」

  徐肅年對著太子微微一笑,然後淡定地回答道:「蒙兩位殿下關切,的確是陛下賜了婚。妻家正是燕國公府的盛三娘子。」

  「燕國公府?」四皇子先出聲,語氣有些疑惑地問,「只聽說盛家先前的兩位娘子都不是俗人,夫家亦是百里挑一,原來他家還有位三娘子嗎?」

  徐肅年很會裝,一副不知內情的語氣,回答道:「臣對燕國公府也並不了解,承蒙陛下賜婚,才知盛家三娘子是誰。」

  太子聽到這話的臉色卻很是難看,險些沒在外人面前斂住神色。

  直到徐肅年奇怪地看向他時,他才輕咳一聲斂了眉目,回答道:「原來如此,這麼好的一樁親事,孤要先恭喜表弟了。」

  徐肅年只當什麼都不知道,微微拱手,應道:「謝殿下。臣還要回府稟報母親,便先行告退了。」

  太子原本叫住他,就是想和他多說幾句話,或是乾脆把他叫到東宮去,好好地攀一攀關係,可在聽到皇上將盛三娘子許給徐肅年之後,瞬間沒了這份心情。

  盛家這位三娘子一向低調,甚至楊適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個人,那父皇是怎麼知道的?

  就算他惦記徐肅年這個外甥,想給他賜婚,可這滿長安城難道還缺出身高貴的女郎嗎?

  實在不行,他的二妹也是豆蔻年華尚未指婚,為何偏偏要把盛三娘子許給他。

  難道是那日母后特意召了徐肅年入宮的事,被父皇察覺了,他知道了他們的心思,所以特意將盛喬早早許了出去。

  他的確有想要拉攏燕國公府的意思,可歸根結底只是想要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父皇卻偏要生生斷了這條路,難不成是真的有廢太子之心嗎?

  太子拳頭緊握,一口牙都要咬碎了,可是面對著楊適和一幫下人,他並不想表現出來,於是在徐肅年提出告辭之後,寬和地朝他笑了笑,「快回去罷,這等喜事,的確應當早點告知丹寧姑姑。」

  四皇子楊適站在太子身邊,聽到他這話,微微側目看了他一眼。

  雖然太子並未表現出什麼特別的情緒,但楊適如何不了解他?

  能讓太子這般反應了,看來東宮也是早早覬覦燕國公府。

  他想爭儲,自然不會不關注燕國公府,盛懷義這個寶貝女兒他自然也知道,甚至也起過心思。

  父皇子息不多,還活著的,成年的只有他和太子,他母家身份不低,但相較於權傾朝野的惠國公府來說,還是低了不少。因此父皇這兩年明里暗裡地都在扶植他。

  楊適並不傻,知道父皇如此並不是想要改立他做太子,只是想要打壓太子,從而穩固自己的位置。

  對於崇安帝而言,他與其說是兒子,更像是一枚棋子。

  不過這棋子他做的是心甘情願,畢竟贏棋之後,實打實的好處是落在他的手裡。

  可他近些年雖然在朝中有了些位置,但說到底並不是太子,不能像他一樣張揚,否則下一個被打壓的就成了他了。

  因此他並不能像太子一樣,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

  他想拉攏燕國公府,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娶了那位盛三娘。可他早有婚約,且這婚約是父皇訂的。

  妻族是無根無基的,父皇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希望他成為第二個太子。

  他想討得父皇歡心和信重,就不能有任何違逆父皇的意思。

  因此他是不可能明面上求皇帝賜婚的,何況燕國公府還在私底下與徐肅年先訂了婚,甚至連聘禮都下了。

  幸而還未真正成婚,一切還都有轉圜的餘地,於是他叫人暗暗地去調查這位小娘子的日常喜好,不料喜好沒差到,反而得知了另一件事——

  這位盛小娘子仿佛不在家中。

  雖然最後也沒查到他去了哪,可是他知道,前一陣燕國公是去了一趟洛州的,再之後就又有了盛娘子的消息。

  想必這段日子,那位盛三娘子八成就在洛州。

  更巧的是,徐肅年也是剛從洛州回來。

  他們兩個會不會提前有了什麼交集呢?

  楊適不能確定,畢竟這一切都是猜測,並無證據。只是方才他聽到徐肅年的那番話之後,心裡的猜測才終於落了地。

  徐肅年並不是個情緒外露的人,也一向不與他們皇子相交,方才卻一反常態地說出了賜婚的事,定然有原因。

  一定是他知道了太子私下的動作,這才故意說出賜婚的事。

  或許太子真的會由此斷了對盛家小娘子的心思,可是有了燕國公府這個岳家的徐肅年,他卻是絕不能放過的。

  若是真的讓徐肅年站到太子的那個陣營里去,屆時太子結局如何,倒還真有點說不定了。

  楊遂直到回宮之後,仍在苦思冥想。

  看徐肅年那個樣子,應當對他那位未婚妻還是很有情意的,否則也不必做出今日的態度。

  或許那位盛三娘子,會是其中關鍵。

  -

  賜婚的聖旨傳到燕國公府的時候,盛喬正在睡覺,琉璃急急忙忙闖進門,「小娘子!宮裡有大太監過來傳旨,國公和夫人請您過去接旨。」

  又有旨意?

  上次盛喬還有些激動,以為是賜婚的聖旨,最後卻是給二叔的封賞。這還沒過去多久,難道二叔又立大功了嗎?

  盛喬匆匆換了一身衣裳,等到中庭時,全家人已經到齊了。

  和上次一樣,盛喬拎著裙擺就要跪到三哥三嫂的旁邊,低調地跪下便是了。

  不料站在階上的慶和卻在這時笑著開口,「是三娘子來了罷。」

  原本盛懷義也不知聖旨為何,但見慶和如此態度嗎,瞬間便明白了。

  「三娘。」當著外人的面,盛懷義並未喚盛喬的閨名,只是朝她招了招手,「過來,到阿爹這兒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